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中,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作为首都的天然属性。科技创新中心则属于城市的战略布局,有“三城一区”作为平台和抓手,目标明确。而文化中心是一个城市的追求品位和高度。相对而言,如何建设文化中心,需要大智慧和更多的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我们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首都城市管理好,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承担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一战略定位要求城市管理工作按照更高的标准发展。2014  相似文献   

3.
<正>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在北京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在政协组织的协商议政活动中,政协委员都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为政府工作献计献策。2014年,北京市政协针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召开主席会、政协常委会和议政会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商议政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北京视察时,对北京的城市功能做了定位,提出北京要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他在肯定了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进行品牌文化的扩散与传播.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文化有高认知度。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中,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自此之后,文化中心建设就一直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再次围绕文化中心建设展开热议,提出很多颇具价值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2014年是首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15,(10):10-12
<正>编制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今年北京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曾表示,加快建立健全特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必须始终坚持的改革红线。目前,北京已经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而如何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也成为北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作出指示,要求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大型首都城市,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目前,北京市城市管理面临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不断研究和探讨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努力开创北京市城市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准确定义了北京城市的功能属性,充分说明了北京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30)
正从缓解压力到释放动能,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必将以北京的发展为引领,推动城市协调发展,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归宿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这也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终极追求。国庆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为《总体规划》)。"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方 《北京观察》2015,(11):24-25
首都功能定位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清晰明确,成为共识.然而,具体到"文化中心"的建设,建哪些与建在哪儿,怎么建与谁来建?尚需认真规划,分层分步组织实施.特别是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当务之急,更要拿捏好"疏"和"复"的关系,改变"重经轻文"、"重建轻复"、"重扩轻退"、"重新轻遗"、"重显轻隐"的偏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以来,北京市立足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城市发展目标,努力提升本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的标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林佑辉 《北京观察》2015,(10):20-23
<正>北京历史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价值文化、方法文化和艺术文化,是一座充满了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宝库;是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建设人文北京的底色和基石。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即是中央和全国人民赋予北京的重要职责。2012年1月,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作出关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建议。自那个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  相似文献   

16.
按照城市运行状态,城市管理可大致分为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两种形式。北京承担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功能,需要承办大型国际事件。这些事件对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为更加科学精细地提高北京城市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效率与治理效能,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提出构建“场馆—事件—策略”三位一体的事件应急管理框架和“时空—主体—信息”三位一体的事件协同优化机制,以两个“三位一体”拓展新时期北京面向大型国际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更好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观察走进北京市西城区,一种庄严感油然而生。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走进西城区的践行"红墙意识"、深化"两学一做"展示厅,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四个意识"相融的"红墙意识"沉入心底。2017年6月19日,市委书记蔡奇在参加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要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9.
崔晨 《北京观察》2015,(1):26-29
<正>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现实需要,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积极稳步加以推进。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强调,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使北京成为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城市。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考察调研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坚  相似文献   

20.
<正>把首都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北京市自己的任务,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跳出北京看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才能全面实现和实施这一宏大的任务和战略构想。2014年,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为首都北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下,传统产业得以"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得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