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百年来,密码学都是一门"秘密的科学".如今,它在通信信道、数据库和软件的保护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除了它在公钥系统中的作用以外,也日益显露其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在网络时代,密码学与计算机犯罪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既为黑客提供"后门",又为计算机鉴识提供了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且危害特别严重。为了同这种犯罪作斗争,西方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1973年瑞士通过的世界上第一部保护计算机的法律,就涉及计算机犯罪问题。美国自1978年佛罗里达州制定计算机犯罪法以来,到1984年已有44个州相继制定了这方面的法律,同年8月通过的《伪造存取手段及计算矾诈骗与滥用法》,对联邦刑法典作了修改。1985年12月2日,加拿大通过刑法修正案,将非法使用计算机和损坏数据的行为规定为犯罪。1986年,德国将计算机犯罪的7个新条目列入刑法典。198…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构建网络文明,传播积极、先进的网络文化,使网络道德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心理是由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本文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提出了青少年犯罪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变态心理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犯罪行为人的精神异常。变态心理犯罪没有明确的动机或其动机十分荒谬,其犯罪行为依心理变态的不同表现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变态人格和性变态者的犯罪行为较为复杂、隐秘,而精神病患者与智能缺陷患者的犯罪行为却较为简单、突然。基于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危害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预防这种犯罪行为的立足点就是减少变态心理的发生和对业已发生的变态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构成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其产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诱因.应当注重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的综合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犯罪人还是被害人都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它们是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犯罪被害人存在被害性,有其被害性的心理表现。因此,重视对犯罪主体的心理研究,加强对犯罪被害人心理的探讨并提出有效对策,是预防或减少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当今威胁社会秩序的主要犯罪行为之一,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犯罪特点,并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的犯罪行为方式经常、反复、呈稳定状态出现的时候,便构成了一个群体的人格特征。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心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这种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犯罪的内在规律,而且,流动人口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研究流动人口犯罪心理特征更可以探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从多方面努力来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犯罪已成为当前需要予以重视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政府的扶助是重中之重,各部门齐抓共管、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有效预防的必需。  相似文献   

11.
日本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的重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2000年前后进入计算机网络犯罪高发期,现已进入发案率相对稳定的平稳期。其基于组织保障、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步发展的理念,采取的建立警察与计算机开发企业信息通报机制,研发网络不良信息监控系统,在警察机关设立专门应对网络犯罪部门并组建高技术人才队伍,完善重点打击领域法律法规等对策措施,在预防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现在正处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由多发向高发的过度阶段,日本的上述经验,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一体化网络防范体系,实现低位稳定网络犯罪发案率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精神压力增大,致使人格障碍者日益增多,人格障碍犯罪所占犯罪比例也逐年增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有效预防人格障碍犯罪,可以根据人格障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规律和特点,从完善相关立法、健全服务网络、加强舆论引导、关注重点人群四个方面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李坤沅 《工会论坛》2008,14(3):137-138
目前国内外法律专家对计算机犯罪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广义说、狭义说和折衷说三种。虽然这些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笔者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归纳。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所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通过分析计算机犯罪的定义、现状、特点,进而探讨控制计算机犯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死灰复燃,日益猖獗。毒祸不除,国无宁日。为解决毒品犯罪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加强预防。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预防毒品犯罪,这些方法包括宣传教育、禁种、禁吸、戒毒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预防犯罪研究的深入,加害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的规律被应用到预防犯罪研究中,开辟了从被害人角度研究预防犯罪的新途径,即被害预防。被害预防的主旨是克服被害人自身存在的不良状态,增强抗御犯罪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它关系到潜在被害人切身利益,是潜在被害人的自我防范活动,可根据本人条件因时因地灵活进行,不需要国家和社会投资,具有经济价值。被害预防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各类被害的具体举措上,本体论述较少,某些观点还存有较大分歧。本文拟对被害预防的概念、特征和普通刑事犯罪被害预防的一般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犯罪从无到有,而且愈演愈烈。传统的侦查策略和手段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要求,新形势下,针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必须开拓新思路。从计算机犯罪的现状出发,对计算机犯罪的相关法律、计算机犯罪的常见手段、特点,以及相应的侦查策略作了探讨,希望能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得计算机应用的负面效应──计算机犯罪现象也日渐突出。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犯罪的现状、形式及手段,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阐明了对付计算机犯罪的对策,重点强调了公安机关的人员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攻击和破坏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它具有作案手段智能化高、隐蔽性强,作案风险小而获益大,侵害的目标较集中,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司法部门该如何应对,是一个既紧迫又需长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尤其网络犯罪。以其高智能化、破坏大、作案迅速、取证难等与传统犯罪形成巨大的差异,对于现行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传统刑法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导致立法和理论略显滞后而与时代不合拍。文中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对现行的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