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三次最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不断开创 中国现代史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首先,对五四运动要放入20世纪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大视野来认识。20世纪是中国由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代文明走向近代文明的转折点。经过1840年鸦片  相似文献   

2.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我国近代史上与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并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它虽然已过去了20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已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党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干部,甚至不少普通群众,也都能自如地运用这句话来观察入和事,作出判断,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彻底完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已经过时了。恰恰相反,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讨论只是迈出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需要的不断地思想解放进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同时至少在两个子模式——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上展示了她的特色与独特魅力;中国模式是一种发展中的模式,需要不断改进,是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的汲取、总结和累积;思想解放运动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国模式的形成过程与思想解放深刻关联,五次典型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表述当前的思想解放 对于十七大开始的思想解放,不少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或“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认为,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凡是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产生的,突破主要的思想障碍,树立新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十七大前后,中国又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又到了一个拐点。经过了第二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5.
孙海涛  郭友琪 《学理论》2011,(10):50-53
延安整风运动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二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两次伟大飞跃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解决时代课题、国际背景变化、确立领导核心、打破精神枷锁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伟大飞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现代以来,经历了数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就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言,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相似文献   

7.
中 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 ,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 ,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 ,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看 ,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五四运动 ,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 ,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 ,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最后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党的十五大为标志…  相似文献   

8.
邱淅闻 《学理论》2010,(23):171-172
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近代史发生深远影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倡导文学革命,最早提倡白话文。白话文的倡行为思想解放提供了最方便、最锐利的工具,而思想解放真正的核心内容是人自身的解放,也是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不寻常的,历史的百年风云,使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掀起了中国三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篇章,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其中,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马克思主义也永远是舶来品。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是重大政治问题,又是理想生活问题。它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是一种与思想活动、生活行动和社会运动相互贯通的总体性和长期性过程。解放思想作为思想意识的形态,说明它不等于但又依存于、倾向于思想解放,它和思想解放融合在主体的生活世界之中。这是基于哲学世界观的认识维度。解放思想作为生活意识的形态,就是主体直面生活的开放态度、是主体从容生活作为发展意识的形态,说明它是推进全社会更彻底的思想解放、更协调的科学发展的社会精神气质。这是基于哲学发展观的建构维度。  相似文献   

11.
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刘苗芳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从党的建设角度讲,它又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同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党的建设新途径的成功范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借鉴延...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于营造全社会思想解放的氛围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笔者以为,领导干部在思想解放中应立足于“三个解放”。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08,(3):63-63
《中国改革》第2期刊登编辑部文章说,时下思想界提及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思想解放。已经有媒体在发问“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否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4.
汪玉凯 《理论参考》2008,(12):21-23
思想解放为政府改革开辟道路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30年也许只能算得上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有着13亿人口、30年计划经济经历的大国——中国来说,这“弹指一挥间”的改革,又是多么的壮观、宏伟。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是延安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延安思想解放运动在现代中国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继承了五四运动的传统 ,又为“文化大革命”运动后 ,从“凡是”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启示和经验。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与延安解放思想的传统 ,对于执政党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现代以来,经历了数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就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言,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一、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的界定这里应明确几个概念。一曰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就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主题为破除两个凡是的迷信而言,回首当年,应以1977年5月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有成绩的,从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在我们所跨出的每一步中,都可以听到有份量的理论声音.但是,这些年来,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相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集中表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青年价值观演变的轨迹 (一)经验描述 第一阶段:人生价值大反思(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思想领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两个“凡是”的束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刚从“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氛围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这包括对红卫兵运动的反思、知识价值的反思、爱情的反思、家庭婚姻的反思、心灵伤痕的反思,最后以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每推进一步,都伴随着冲破旧的观念、理论禁区的思想解放进程;每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会成为改革开放强大的精神动力。突破之一: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我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据此,我们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地位至少有三大方面:首先,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思想解放。小平南方谈话拨乱反正,其思想解放的力度、广度、深度,直到今天都还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二,南方谈话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