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隔山 《党课》2012,(15):118-120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作为文房四宝之~的砚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一方古砚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苏东坡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藏砚大家,他与文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多为砚台。欧阳修、黄庭坚、袁枚、纪昀都曾亲自雕刻砚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砚台由纯粹的实用书写工具逐步成为文人的案头清供。唐宋时期,一方砚台往往价值万金。著名古玩收藏家赵汝真曾经记述:“在唐宋之时,千百金之砚,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正思州石砚,又称"思州砚",因砚材产于古思州治地(今岑巩县思阳镇)而得名。砚内含有天然的金星矿石,故又称"金星石砚",是岑巩县的特产。据传,上古帝喾时期季仲所用的"蛮溪砚",东晋王羲之所用的"蛮溪石砚",唐宋时期的"黑端""珙璧"等都产自岑巩县,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高校思政课的重要部署中,我们党始终把历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课程有“联共(布)党史”“世界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和“党的建设”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课程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课程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相似文献   

4.
边修 《江淮》2005,(10)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作为几千年 来中华文字、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实用工 具,由于它们对于人类生活是如此重要,而在实践中它们 又总是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笔、墨、纸、砚被人 们合在一起誉称为“文房四宝”。 而说到中国的文房四宝,就不能不说到安徽。因为安 徽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正是文房四宝中的佼佼者 和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或时期内,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不同的特点。夏代,相传有“序”,“校”、“学”、“库”、“瞽宗”等多种教育机构。西周时期,据《周礼》和《学记》中记载:“乡有库”、“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求实》2005,(7)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享有“书乡”、“茶乡”美誉。婺源县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县级第一馆”。傩舞、徽剧、茶道、抬阁、地戏等民俗文化绚丽多彩。 婺源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活立木蓄积量8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先后建立自然保护区191个,面积达65万亩,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6000余株。 婺源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众多。有茶、林、水、文化与生态旅游四大资源优势。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  相似文献   

7.
国和 《先锋队》2011,(21):54-55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于身外之物非常淡薄,惟独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青石砚毛泽东爱用毛笔,终身以砚为伴。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是他读私塾时所用。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建国之始,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有齐白石亲手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相似文献   

8.
郭庆晨 《党课》2012,(3):72-73
“守白”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里的“虚室生白”,意为保持空明的,已幢。后来,“守白”就引申为咯守清白、保持清廉,并成为中国官场上久谈不衰的话题,当然也是官场上一直都解决不好的难题。宋代爱国英雄岳飞砚上的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像玉石一样洁白、坚硬,决不能被玷污。据说此砚后来辗转传到另—位爱国英雄文天祥手里,  相似文献   

9.
一近代中国政党的发展,经历了“创立与早期活动”、“政党勃兴与分化组合”、“联合与分裂”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早期活动时期,时间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这一时期大体可分为改良与革命两派,双方为实现其主张,各自组织了许多“会”与“社”。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公开组织的政团和“会”、“社”不下668个,其中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团体性质的有85个,如强学会、保国会、保皇会、预备立宪公会、政闻社、宪友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06,(10):53-53
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有三次,即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国乃伦理社会,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德”、“札”遂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石。“德”、“礼”不仅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依据,而且法律的内容也大多关乎“德”、“礼”。“德”、“礼”的这种主导地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一定的阶段性。这种“德”、“礼”主导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仍然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着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勤 《新视野》2003,(6):63-66
文章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背景,从总结历史、分析现实、预见未来的角度,把百年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分作相互关联的4个时期,即“创业——泛精神时期”、“封闭——泛政治时期”、“开放——泛利益时期”和“法治——公共管理雏形期”。分期综合研究的结果的表明: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依靠单项文明成熟和分期累进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外事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的承认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提高”.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代表了我党对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总体估价.以此结论为指导。十一届立中全会以来已我国学术界陆续开展了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外关系的研究.其中,中美关系解冻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调整对外关系的先声,自然成为学者们首先关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围绕这一事件的历史动因、具体进程以及影响,研究者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拟就近十几年来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综述性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张洪涛 《党史纵横》2010,(9):48-51,44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  相似文献   

15.
文房四宝     
我国素称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这四宝是书法家的携身之珍,也是人们的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它渊源流长,通贯古今,有着悠久的历史。据  相似文献   

16.
周树辉 《湘潮》2021,(4):43-45
毛泽东在回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时曾说:“中国党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会议。一次是1935年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识,2007年3月24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交流了看法。专家们认为,要用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眼光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地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民主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相对于民主革命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最新成果。这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朱炎 《前线》2011,(1):23-24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新的时期和使命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1927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中共中央也从上海西迁武汉,从而揭开了中国大革命史上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月—1927年8月,或称“武汉大革命时期”)的新篇章。武汉大革命时期既是中国大革命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20.
目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税制改革大的思路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贾康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税制改革有十大内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