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命题:从资本支配劳动走向劳动支配资本──劳本主义论纲唐丰义中国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提出并需认真研究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议题。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权益,是其中最基本、最重大的战略命题之一。命题的提出及其主旨劳动和资...  相似文献   

2.
本刊95年第8期发表了唐丰义先生谈《劳本主义:经济改革的战略命题》一文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为此,本期又发表这篇文章,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讨和争呜。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变革的转折期,在世纪末前后能否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顺利完成改革大业,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著名经济学家唐丰义先生的力作:当前,政府职能改革是关键作了颇有见地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抓大放小”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最热的话题,也是企业改革的新举措。对于中小型企业怎么改?如何放?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养琰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市场化、民营化、资本化、股份化”的大思路。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走出自我圈子,寻找新的生存之路和发展空间?作者吕福新提出了《改革:需要自己救自己》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所研究生对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著名命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时间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晚,是否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命题相矛盾有三种看法:1.有矛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尚未产生。论据:(1)一八四八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但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而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劳动力”写成“劳动”,把“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写成“劳动价格”。因而就不能区分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得不出必要劳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科学结论;(2)剩余价值理论相对成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一八六七年问世的《资本论》。这样,就形成两个难题:如果坚持“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话,就得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归于《资本论》;如果坚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的话,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可以不要剩余价值理论这块基石。  相似文献   

6.
《科学人生观》上册课文中提出了“劳动是立身的基石”。这个命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教师在实验班讲到这个命题时,却遇到了学生的疑问。有的学生认为,在今天,不一定非劳动才能立身。有的人不用劳动,却可以靠别的手段过上优裕的生活。比如靠乞讨可以成为万元户;靠钻空子、当“倒爷”也可腰缠万贯;靠权势地位也能坐享富贵生活。而辛辛苦苦老老实实从事脑力和体力劳动的人,往往却过着清贫的生活。有的学生据此对“劳动是立身的基石”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学生的问题不可轻视,因为对劳动问题的认识,关系到青少  相似文献   

7.
薛德震先生数十年一贯坚持论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的合理性,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历史观上的反人道主义。薛著《人的哲学论纲》提示,“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也应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客互补体系中展开。郝晓光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应廓清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文,提出以“分工”和“分配”为切入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的创新认识,对薛先生的思路,进行着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命题。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既是中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全面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命题的必要条件。一、"服务型政府"与世界文明主潮服务型政府建设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性命题。发达国家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市场经济与有限公共服务时期。19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政府充当"守夜人"角色;19世纪后半期一些发达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改革最困难、最关键的企业改革,15年来风风雨雨,从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破“三铁”,直至《条例》的颁布,历尽坎坷,却没有哪一个成为根治国有企业“慢性病”的灵丹妙药。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是改革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于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华录电子有限公司,载着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开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之  相似文献   

10.
民主并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当中。作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旗手”,罗伯特·A.达尔在《谁统治》一书中似乎并没有回答诸如“民主是什么”以及“民主的起源”这样一般性问题,也并未展开有关民主历程的宏大叙事,但却阐释了“少数人与多数人”这个“民主话语”的基本命题,而其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脉络也随之跃然纸上,开辟了民主问题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记者提问一: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人之由来》的陈列,我注意到陈列中没有引用恩格斯的语录“劳动创造了人”,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周国兴答一:《人之由来》是讲人类起源的陈列,之所以没有直接引用“劳动创造人”的语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给人以错觉,以为“劳动”是从古猿到人演化过程中唯一的因素。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这个命题的出现,原是恩格斯打算写一本题为《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的书,后来因故没有完成,却留下了序言部分。在这篇序言里恩格斯谈到了劳动  相似文献   

12.
宾恩海 《思想战线》2006,32(5):107-113
将“现代主义因素”确立为《野草》的一个重要特质来加以分析,正是谋求对《野草》中大量苦闷彷徨空虚绝望的“情感压抑”的深化理解。《野草》所指涉的众多精神命题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空幻、绝望、死亡、荒诞等基本主题有很大同构性,其艺术形式上的象征意味、非实指性、哲学品格的追求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外部特征也惊人地相似。《野草》在表现现代人的危机意识、探索人的心理深度方面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艺术表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前无古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攻坚的历史性任务,由邹东涛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则对这一伟大事业和艰巨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该课题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研究的文字成果共有3种7项,包括《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劳动力商品问题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收入分配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研究》资料汇编以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第12期和2004年第3期分别刊登了徐勇教授关于新民本主义的一篇文章和周一平教授关于新民本主义的二篇文章。徐勇教授首倡“走向新民本主义”,认为“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的转变”使“中国的改革发展和执政理念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周一平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觉意犹未尽,先对徐文没有谈到的新民本主义的“实质”及“走向”作“试论”,又对“新民本社会主义观”进行“初探”。二位先生大作的气派不能不使人惊讶,但对他们的基本观点及大多论述我不敢苟同。现简叙如下,以期引起争鸣。新权威主义决非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15.
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命题之后,如何诠释道德的实在性及道德认识路径成为认知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任务。《论语》作为儒家的首要经典,其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仅蕴含了对道德实在论的确认,同时也通过“学”与“乐”的关系阐述,使情感体验成为道德认知的有效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君子不愠”避免使儒学陷入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泥潭。  相似文献   

16.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唐铁汉在接受《新视野》(2007.1)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革的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置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笔者日前采访了浦东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有着多年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的俞波法官,请她就与劳动者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根据“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对“十五大”报告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并结合“十五大”两年来的新经验、新创造,作出了一些新的概括,有新的发展,对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新的举措、新的思路。例如《决定》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需要控制在四大行业的领域;强调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首次提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提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核心;采取双向进入的办法处理好“…  相似文献   

20.
云翔 《人权》2006,(6):9-1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切实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那么,今年以来,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我们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可改善的空间?记者就此采访了《劳动法》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叶静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