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纪明 《群众》2007,(9):43-44
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们姜堰市坚持全方位把握民生问题,努力从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点上,创新探索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使老百姓的呼声得到及时反馈,老百姓的利益持久维护,老百姓的愿望得到充分满足。  相似文献   

2.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将坚持以战略思维谋划民生问题,咬定‘民生战略’不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董尚荣 《政策》2008,(9):44-45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立足计生、做好人口工作,既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也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  相似文献   

4.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5.
李涛 《云南人大》2008,(1):33-34,36
近年来,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职权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职的重要工作,每年都有重点地选择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开展监督丁作。2007年,重点选择关系民生问题的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听取和审议了红河州人民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6.
张金如 《今日浙江》2008,(12):52-53
近年来,绍兴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经一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以抓“七助”、解“七难”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兴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使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绍兴全面改善民生任务仍然繁重而紧迫。  相似文献   

7.
谢明康 《人民政坛》2011,(12):22-22
“保障民生改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价值取向。邵武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倾听民声,大力促进民生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心坦说。“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呢,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要认真听取民声。民生是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真实诉求,好似一面镜子反映着政府工作的得与失,对待它,我们不能有半点疏忽与懈怠。”  相似文献   

8.
徐岳  邹兰 《创造》2009,(1):41-41
2008年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实践生动地证明,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强大后盾。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8,(3):1-1
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一派生机。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激动人心,令人振奋。报告贴近群众,反映民意,在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问题的同时,也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民生问题都是“两会”的最大看点。今年的“两会”,“关注民生”依然伴着和煦春风而来,在越来越人本的细节中,  相似文献   

10.
何巍 《人民论坛》2012,(23):140-141
民生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桎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对前者的挖掘与整理来解决我国民生问题,并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加以建设,可以满足民生精神层面的需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佘俊 《人大研究》2012,(4):13-13
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离开了人民.人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人大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此,关切民生应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着眼点。首先,要广泛收集民生情况。通过信访渠道、调研和视察渠道、代表联系渠道、走访代表和选民渠道、代表提建议渠道等,客观全面地收集到本地区的民生情况.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基础。其二,要研究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市,梅州市困难群众面大量多,他们要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愿望迫切,问题解决难度也大。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作为整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果断作出了“五年筹资百亿搞民生建设,争当全省民生纾困排头兵”的战略部署,并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集中有限财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杜子有 《前进》2010,(1):53-54
如何实现农业穷县的科学发展,是应县各级党组织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全县上下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推力,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关注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中心,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做好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障民生、落实民生。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民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内容,这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重视和解决好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3,(10):19-21
近年来,针对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需求和行为方式多样性趋势日益突出,群众工作的对象、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咸宁市政协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政协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把群众工作寓于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密切与群众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协商议政作为群众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围绕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理想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期待,不仅企盼民生问题得到很好解决,而且渴望生活在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9.
倪士俊 《群众》2008,(2):39-40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要求,折射的是一种对群众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对百姓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江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富民、成果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顺应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团结了民众,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戴锦明 《群众》2010,(3):53-54
<正>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问题的优先位置,围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形成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为民造福的过程,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