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煌煌数万卷辉煌灿烂书。这其中,那博大精深、流传千古的中华诗词,那妙用诗词的文化传统,那继承传统开创新风的诗词创作实践,熏陶、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春秋以来,妙用诗词的艺术不仅世代不衰,而且不断发扬光大,先贤们在军事斗争、外交谈判、人际交往中运用诗词巧妙击破对方诘难,被传为千古佳话。及至近现代,尤其在中共党史上,不少革命家、军事家乃至当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场合,常常将古人诗词信手拈来,或是吟诵明理,或是录写寄意,或是抒发胸臆……使得其文章、演讲精彩绝伦、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妙用传统诗词楹联吴直雄诗词和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深受人们青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祖国的传统诗词和楹联也十分喜爱,在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中,不时运用,有顺手拈来之妙。他所创作或引用的传统诗词和楹联,紧...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一位充满诗人气质的伟大政治家,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古今独步,令“千古词人共折腰”,而且在巧用历代诗词妙句上,亦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已有不少研究著作问世;关于毛泽东巧用诗词妙句的艺术,以前尚未看到研究专著出版。吴直华同志是位勤思好学、著述丰富的中年学者,他所著的《毛泽东妙用诗词》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毛泽东巧用历代诗词妙句的著作。该书论述了毛泽东妙用诗词艺术的缘由、特色和手法。作者选取650首对)例证,每篇选例均列出毛泽东妙用诗词的精湛文字,找出被用诗词的原诗原词,简述…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国是诗的国度,国魂凝处是诗魂。数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诗词从未间断的主脉,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中华传统诗词具有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多重特性,特别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具有永恒的魅力及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中华诗词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孔子编订的《诗经》收录从西周  相似文献   

5.
戴先英 《湘潮》2016,(1):117-1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且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都深深地扎下了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辩证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应探索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卫视历经两年探索,确立了"传承文化、凝聚力量"的文化频道定位,并逐步构建出"中华"文化系列品牌特色节目集群。从《中华好诗词》的发轫,到《中华好民歌》出世,再到今年强势推出《中华好家风》,从诗词,民歌、家风三个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特征的符号入手,以不同角度、不同视域深入挖掘,唱响中华牌,传递正能量。"看好诗词,唱好民歌,树好家风"的频道理念不仅在业界,更在广大受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毛泽东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不仅从小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且终生重视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使古老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毛泽东在私塾读书的6年里,接受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继而熟读了"四书""五经"等经史典籍,即他自己所说的"六年孔夫子"。另一方面,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妙用典故精粹》(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是毛泽东著作研究资深学者吴直雄研究员继《毛泽东楹联艺术鉴赏》(当代世界出版社,1995年5月版)、《毛泽东妙用诗词》(上、下册。京华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 2 0世纪的中国革命 ,是中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壮举 ,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毛泽东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参加者、组织领导者、党的一代领袖。他以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胸怀 ,丰富的实践经验 ,深厚的文学修养 ,写时代之事 ,塑时代之人 ,抒时代之情 ,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精神 ,成为“五四”以来用古典诗词艺术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典范 ,开中华诗歌史上一代新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 ,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教益。在这里 ,试就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10.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评价毛泽东的诗词道:"他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  相似文献   

11.
程乾波  陈述琪 《奋斗》2013,(3):58-60
正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周恩来对外交人才、外语人才培养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和千叮万嘱,永远铭刻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丰碑上。他对黑龙江大学的前身———延安外国语学校和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的亲切关怀、对外语人才的高度重视,更是铭刻在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大学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12.
<正>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强势霸屏。它不仅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也引发大家的思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该如何传承发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浸润时代人心,走上复兴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4,(7):34-35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诗词、楹联征稿活动,读者反响热烈,投稿十分踊跃。我们在党建网(www.dangjian.com)开设网上专题集中展示优秀作品。在此,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毛泽东作为长征的亲历者和指挥者,他在"马背上哼成"的几首关于长征的诗词,是长征历史的艺术再现,是长征精神的提炼升华。让我们以毛泽东在长征中的诗词为线索,沿着一代伟人大气磅礴、气宇轩昂的胸怀探索长征足迹,感悟长征精神,感受那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文献》2012,(2):110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拟于2012年9月在江苏南通联合召开"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12届年会。  相似文献   

16.
魏炜  邱小云 《求实》2007,3(4):73-75
胡锦涛关于“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统一性的鲜明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内部发展战略与外交战略的和谐统一、外交原则与外交理念的和谐统一、对本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对世界前景的理想追求的和谐统一、对国际新秩序的现实主张与理论概括的和谐统一、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坚持共产党人最高理想的和谐统一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期日本对华外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是日本外交的传统.随机应变、攀附强者以发展自己的外交特征既符合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也符合日本政治家对如何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判断.21世纪以来,日本政坛首相更替频繁,日本对华外交也经历着冷暖的交替.在变幻莫测的对华外交活动的表象之下是不变的日本现实主义外交传统.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广泛涉猎中国的文学历史典籍,有渊博的文史知识。他的诗词展示了一代伟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精深研究。但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他富涵深厚学养的诗词远远超越了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赋予其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政治生命力,对于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研究。由此而产生、积累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灿若星河,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智慧,树立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正气,规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行为,推动着中华文明开疆拓土,不断向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培养人的知识域越来越宽广,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能量中的作用力不容忽视,其中的优秀文化典籍更是这一作用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吴晓  竹风  黄萏仙 《当代贵州》2009,(21):41-41
日前,由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大学和省诗词学会承办的贵州省第二次诗教工作经验交流会暨贵州省大中学生第二届中华诗词大赛颁奖大会举行。各市(州、地)教育局、诗词学会的有关领导及获奖单位、教师、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厅长孔令中.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助理李文朝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