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当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但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兄于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另外加上因网吧、运动、旅游意外和不慎交友造成的对青少年的伤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一个既现实又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青少年本人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希望,孩子的堕落是希望的陨落。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但教育失当是导致青少年堕落最直接的原因。当前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口号而没有效果,关键是没有认识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没有把“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区分开来。而进行“文化”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传统经典启迪青少年,从而淳化人风,使其心智开明,从自我修养、自省、自反直到自我完善,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从电视中经常看到,国外许多篮球运动员身上,都纹有各种各样的图案,以显示自己的性格、爱好、追求等,美国许多崇拜知名运动员的青少年,往往也喜欢在自己身上纹上同样的图案,成为所谓的纹身“追星族”.我国也有一些青少年仿效此举,在自己身体上画条龙、画只鹰、画条蛇之类的图案,或者写上几个字,以显示自己的“美”,当别人批评这种行为时,还满不在乎,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是自己的私事,与别人完全不搭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者背后到底是什么动力使其形成犯罪需求。犯罪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实施犯罪的内部动力。犯罪人的需要与犯罪诱因是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主要来源。同时,青少年的个体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当前的学校应试教育都影响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混乱和消极的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有密切联系.学校、家庭和政府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构中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所有的青少年都不愿自己受害,但愿望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现实生活中,不就有少数青少年受害了吗?因此,青少年就要想到一旦受害后怎么办的问题.有一个学生叫芳芳,15岁那年失去了双亲,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她哥哥有个同事经常到她家来玩.由于芳芳年龄甚小,与哥哥的同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一次,哥哥的那个同事又  相似文献   

12.
一日,王君走进市内一家小庙游玩,见数十人围住一老妪,皆屏息静听。只见老妪眼定定地喃喃自语:“一月前,我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附在我身上,我心慌气短,吃不香、睡不稳。后来听人指点,我就买了很多香烛来庙里祷告。嘿,真神了!当天我就全好了。”王君当然  相似文献   

13.
法律赋予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作为青少年来说,也有与自身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就更加广泛.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对青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普法教育的开展,使得更多的青少年懂得了自己享有那些合法权利,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理直气壮地进行维权斗争.但是,对于那些犯有各种各样罪错的青少年,对自己是不是还有合法权益,具体有哪些权益是法律确认的,还能不能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却是不太了解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在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暴力的施者和受者绝大多数都是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而原本应该安全宁静的校园也日日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之中。如何防治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如何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预防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点。鉴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青少年校园暴力防止措施的完善将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犯罪日趋恶化问题,澳大利亚颁布了新法律和出台了新举措,对青少年刑事司法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如"两会"制度的确立,极具人道主义的青少年罪犯改造措施等.将澳大利亚青少年刑事司法的改革与我国的实践进行比较,澳大利亚少年刑事司法具有"简易化"、"交易化"、"轻刑化"、"社会化"四个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18至25岁青少年是总人口中饮酒最多的一群.直到16或17岁为止,男孩和女孩的饮酒人数比例尚无差别,虽然男孩饮酒的次数多得多.17岁以后,男青少年比女青少年更有可能成为酒瘾者.女青少年的酒类消费高峰在19岁,而男青少年饮酒量持续增长,直到20岁出头.形成稳定的婚恋关系和成为父母与酒类消费量的减少相关联.这可能是由于有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寻求其它的消闲活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10年中,英国青少年饮酒增加,但对此有所争议.最近的研究(OPCS1994)显示,11-15岁儿童每周饮酒的比例从13%显著地增加到17%.在这个年龄组,饮酒量也从平均5.4个单位增加到6.4个单位(如果把在先前一周完全没有喝过酒的儿童也包括在内的话).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外化为种种非正常的行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除偶然的过失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心理误差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种由心理误差引发的违法犯罪的自知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错误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误差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处在成熟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祖先的文化和精神,另一方面根据他们内在的无限潜力而不断创新.青少年人口占人类的三分之一,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亡盛衰.现在韩国民族青少年人口有 1310万人,北韩(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780万人,海外160万人.韩民族的将来将依赖于青少年.因此,为使青少年开发无限的可能性以及成为智德兼才的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国家重要课题.帅此要求我们特别重视青少年育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无锡市锡山区,有一个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电话号码-“185”。“185”寓意“要保护”保护什么?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便捷、规范、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这是锡山区检察院在2000年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后,成绩面前不停步,又变被动接受维权为主动要求维权,于2001年7月面向该地区广大青少年推出的维权热线。现在,这条“185”热线已为社会各界所熟知、青少年所喜爱,被称为是广大青少年人生起步时的“知心朋友”。对此,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把该院青少年维权活动形象地比喻为由过去的“单行道”变成了“立交桥”。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