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巨灾频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和核危机;8月4日始,我国东部地区遭受第9号台风“梅花”历时5天的威胁,接着福建地区又受到第11号台风“南玛都”的近触致使莆田水淹全城;8月下旬,美国东部地区在5天之内相继遭到百年一遇的地震和第10号飓风“艾琳”的双重威胁和袭击;9月4日,第12号强台风“塔拉斯”又重创了日本西部。  相似文献   

2.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1,(11):40-41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巨灾频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和核危机;8月4日始,我国东部地区遭受第9号台风“梅花”历时5天的威胁,接着福建地区又受到第11号台风“南玛都”的近触致使莆田水淹全城;8月下旬,美国东部地区在5天之内相继遭到百年一遇的地震和第10号飓风“艾琳”的双重威胁和袭击;9月4日,第12号强台风“塔拉斯”又重创了日本西部。  相似文献   

3.
闽南“金三角”纪行邹霆第一次听到大、小“金三角”之说,大约是在15年前。所谓大“金三角”即福建、香港、台湾,而小“金三角”则是漳州、厦门、泉州。不久前,我自闽南“金三角”驱车观花归来,顿觉在岁月流逝的同时,昔日的漳州、厦门、泉州也已大改旧貌,宛如三位...  相似文献   

4.
“我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每个月增收1000多元,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不久前,在云霄县夏星节能有限公司打工的张秀忠乐呵呵地告诉我们,“前几个月,我把在厦门打工的女儿也叫回来了,在这里打工工资不会比在厦门少,还能天天看到女儿!”  相似文献   

5.
厦门很美。但当我的几位到过厦门的外地友人,以他们的视角、感受,把对厦门的赞誉从过去的自然风光美转向现在凸显的城市美、马路美、环境美、人也美……的时候,让我不由心动。我能否以记者的职业目光,撷取一些片断,对他们所言之“美”,再作一些填空补漏的解读呢?这就是5月我作厦门行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在“云海”轮上任报务员,曾经钻进了台风眼,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5):99-99
8月8日.台风“莫拉克”肆虐台湾。它带来的强风暴雨持续几天影响台湾地区.尤其是大暴雨造成台湾中南部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被称为“八八水灾”。8月25日,台湾灾害应变中心表示,截至当天18时.台风“莫拉克”造成全台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高雄县392人。  相似文献   

8.
“来厦门度假,在这里休憩心灵。”这是2012年9月上线的专题片《我的厦门一一市长带你游》中,“导游”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片子以副市长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自述方式,通过叙事散文诗的内心独自,把厦门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融人到市长的感悟中,呈现出一个既有滨海风光、  相似文献   

9.
10月4日,在机关抗击 19号台风“龙王”、抢险救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时, 省政协办公厅组队参加了由福建省乒乓球协会主办,福建省集美大学和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承办,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办事处协办的“厦门工行牡丹卡杯” 2005年福建省业余乒乓球锦标赛。本次比赛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综合训练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7支代表队317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是我省自1998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8次全省性的业余乒乓球锦标赛。参  相似文献   

10.
柳雯 《福建通讯》2002,(9):14-15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厦门海湾城市的建设也不会是历史的一瞬,同时.厦门建设海湾城市也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但是,今天的厦门,建设海湾城市的氛围从未有过如此浓烈,海湾城市,寄托着厦门人心中无比美好的梦想,海湾城市,将是厦门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呼唤     
《春秋》2001,(5)
今年3月的一天,我和几位同志去厦门鼓浪屿。到了厦门,不约而同地乘上了去金门的游船。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金门、厦门都是镶嵌在我国东南沿海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明珠,更想看看1958年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后的金门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船上约有一百多人,男女老少,拥拥挤挤,但没有  相似文献   

12.
李秀莹 《台声》2023,(2):73-74
<正>1月15日傍晚,李女士带着11岁的女儿小沂飞回台湾,结束在祖国大陆78天的“暖心之旅”。临别之际,她满怀感激:“谢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让我们见证了奇迹,这些天,真的感受到处处有温情。”回想2022年10月29日,她和丈夫鼓足勇气,带着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女儿,从台湾飞到厦门,再从厦门到东莞,终于在11月10日住进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相似文献   

13.
盛九元 《两岸关系》2009,(10):43-44
“莫拉克”台风财台湾经济的影响“正负并存” “莫拉克”,英文名Morakot,来源于泰国,在泰国语中的意思是“雷天使”。此次“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带来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2,(7):57-57
都说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而我的舌尖记忆当然少不了我的“故乡”——厦门。今年5月,因着毕业十年聚会的缘故,我得以重返厦门。去之前就想好,这趟厦门之旅是休闲之旅,吃货之旅。蛤蜊煎、南普陀素饼、鼓浪屿馅饼、黄金香肉松,还有好吃的南方水果,一定要尝个遍。对于这些美食的想念和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味,更因为附着于它们身上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23,(5):39-40
<正>海峡两岸交流中心联合厦门市台港澳办于3月下旬举办的“共享新机遇青春正当时”两岸青年厦门行活动圆满收官。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郑州的25位台青台商开展了历时5天的交流活动,团员们纷纷表示“收货颇丰”,并感叹祖国大陆政策好、机会多。活动特邀央视网进行全方位的融媒体宣传报道,“两岸多交流是好事,青年学生交流更重要”“两岸交流在平台架构上取得成功,祖国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好”等两岸网友留言,更引起普遍共鸣。坚定历史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员们参访了胡里山炮台、郑成功纪念馆,深刻领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了解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兴办经济特区正确决策下,厦门持续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参访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曾作为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的活动场地筼筜书院,进一步体悟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相似文献   

16.
金秋时节,建国50周年前夕,我受北京市台联选派,来到中央党校合籍干部培训班学习。在培训班里,我和来自福州的妹妹、来自厦门的堂妹以及来自江苏的堂姐,相聚在美丽的昆明湖畔。回想起自己的成长道路和生活历程,不由我思绪万千。我是一个出生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从小生长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厦门,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光,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文革”前我家的籍贯填为“厦门”。但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在饭桌上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和弟弟妹妹:“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你们的祖父在台湾被…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十四个“全国爱眼日”,思明区侨联青委会和厦门鹭达眼镜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在岳阳小区联合举办为期一天的“全国爱眼日”爱心服务进社区活动。共接受来自社区600多位居民的健康咨询,提供免费验光和免费清洗、维修眼镜350余人次。  相似文献   

18.
祝明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0):54-56
今年8月以来,台风“苏拉”、“达维”和“海葵”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带来强风暴雨以及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各地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措施有力,成功应对了台风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台商陈谈焕先生1993年有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在厦门创办“美格农艺公司”,二是把在台湾念中学的儿子接到厦门读书。时至1998年底,岁末回首,陈琰先生很为5年多前的决定欣喜──“美格农艺”正欣欣向荣;儿子陈岱明已是厦门大学国贸系大三的学生。“厦门美格农艺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同集路边,与陈先生早在1989年就参与投资的厦门凯歌高尔夫球有限公司隔路相望,属福厦公路厦门段,“美格农艺”选址于此,陈琰先生是有深谋远虑的。其实,在祖国大陆另几个大城市,陈淡幌先生早有投资:北京有家涂料制品公司、大连有电脑和鞋业、广东有电…  相似文献   

20.
莱根 《两岸关系》2008,(11):43-44
应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党部邀请,2008年9月25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市委书记何立峰率领中共厦门市委参访团一行34人,从厦门五通海空联运码头搭乘厦金直航客轮“五缘”号,启程赴金门转机前往台中市进行为期6天的党际交流活动。9月30日,何立峰一行经金门循厦金航线原路返回厦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