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宪法学研究三十年:历史脉络与学术自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中国宪法学界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1978年宪法颁布三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清末立宪开始,中国人开始追求宪政理想,并进行了艰难的学术探索.一百年后的今天,特别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我们对宪法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学术梳理必须基于中国宪法学的历史脉络,要探寻宪法学所体现的学术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宪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宪法学承担不同的学术使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宪法学以其学术逻辑与主体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确立了自己的历史方位与功能。通过对宪法学学术使命与功能演变过程的分析,对宪法学30年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反思,提出“后30年宪法学”发展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基本范畴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应确立表明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范畴与学术话语。中国宪法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反思5 0年来宪法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建构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急速发展与嬗变的历史时期,频繁而热烈的学术争论是其显著标志。基于宪法学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的学术史考察发现,这20年的宪法学研究呈现出一条以"反思与重述"为基本特征的学术演进脉络,以及研讨主题和范式的两次转换与嬗变。面对持续的社会转型与国家制度建设,中国宪法学需要立足宪法文本和宪政实践来寻求新的共识,发展出一种能够解释中国问题,弥合事实和规范之间缝隙,指引中国宪政建设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宪法学是具有时代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回应人们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期待。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流行,对一百年来构建的国际秩序与国际关系,乃至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时,构建基于宪法的社会共识与知识谱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全球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正经历着一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孕育着一种新的知识革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宪法学如何履行其学术使命与责任?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宪法学需要反思传统的理论范式与框架,以历史眼光梳理学术脉络,寻找具有生命力的知识谱系,构建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的学术范畴与范式。在世界宪法学体系的转型中,中国宪法学应主动参与全球宪法问题的讨论,善于提炼中国人民的宪法经验,为世界宪法学的发展奉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现行宪法适应、见证了中国社会和改革开放,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宪法,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依据,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我们特邀部分宪法学者以笔谈形式,对一些宪法学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回顾、探讨与反思,以期进一步促进宪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宪法学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月13日.“21世纪的中国宪法学”学术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该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研讨的子课题有:①21世纪中国宪法学的体系及研究方法;②21世纪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基本思路;③21世纪中国宪法学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与会学者有40多位,其中有林来梵、朱国斌、林峰和梁美芬4位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这也是大陆以外的学者首次参加我国的宪法学研讨会。一、回国学者们首先回顾了20世纪中国宪法学发展的历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发展分成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自1982年《宪法》颁布施行30年以来,我国宪法学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中方法论的更新构成了宪法学重要学术特色,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宪法解释学、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的学术之争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学界围绕方法论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即强调规范价值;强调政治现实、片面主张适应现实、让规范做出让步;合理处理规范与现实的冲突、尽可能采取平衡方式。学界还就方法论的类型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使宪法学方法论更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宪法问题,其中分析人的价值与宪法地位成为宪法学研究的重要特色与亮点。宪法学方法上还面临如下挑战:提高宪法学方法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宪法学方法论的综合化;推动宪法解释方法的运用;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坚持宪法学方法的开放性。通过认知自身法律文化尤其是宪法文的宪法价值,形成中国宪法学的本土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宪法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2 0周年。 2 0年来现行宪法适应、见证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 ,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宪法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依据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2 0周年之际 ,我们特邀部分宪法学者以笔谈形式 ,对一些宪法学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回顾、探讨与反思 ,以期进一步促进宪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变革时期的基本权利效力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今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2 0周年。 2 0年来现行宪法适应、见证了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 ,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宪法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依据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2 0周年之际 ,我们特邀部分宪法学者以笔谈形式 ,对一些宪法学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回顾、探讨与反思 ,以期进一步促进宪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