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位华裔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由16个相互交织的小故事组成,表现了移民美国的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各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之间的关系和冲突,透露出华裔在多重文化交织中的思想情感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3.
我结婚的当天就做了母亲。我的大女儿叫柏青,这个名字还有点来历,她父亲在美国读书时和许多爱国的,在美国出生的台湾或香港同学一起办了一本杂志——《柏城青苗》。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编写《柏城青苗》。所以他给女儿取名“柏青”。当时,没有几个学生有孩子,大家都视柏青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母女三代:1913──1995阿娇这里有一个智力测验:两位母亲和两位女儿分三个苹果,每人分几个?答案很简单──每人分一个,因为这是三个女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下面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代女人的故事,她们是我姥姥、我妈和我。姥姥姥姥生在中国北方一个富...  相似文献   

5.
辛祥 《民主与法制》2007,(7S):64-65
“我家庭年入20万.你年薪不超两万.我能让女儿在更好的环境中受到更好的教育。”离异的母亲爱女情深,誓夺女儿抚养权。  相似文献   

6.
10年前我离了婚,那一年女儿16岁。只相隔3个月,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母亲突发了心脏病。我去大桥上接急救车,车还没到母亲就不行了。清泪挂在她的眼角,她临终时一直拉着女儿的手。我知道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眼睛     
正母亲年轻的时候,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我七八岁时,母亲在戏台上唱戏。她演花旦,眼睛灵动有神采。戏台上的母亲,扮演的总归是别人。我最喜欢母亲在家里的样子,尤其是她缝衣服的样子。灯光下,母亲的脸有柔美的轮廓,眉清目秀。她专注深情地挑起针线,有时用牙轻轻咬断线头,有时把针往头发里插一插。母亲有时会抬起头看我,她冲我笑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闪着温暖的光。  相似文献   

8.
幽默天地     
一个母亲担心她28岁的女儿找不到丈夫,便帮女儿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说:“兹有年轻貌美,且极有风趣的女继承人,征与玩世不恭、喜好遨游之男士通信结友。” 广告登出数日后,母亲问女儿结果如何?女儿说:“我不能告诉你。”母亲大怒,说:“我帮你出主意,你竟然不对我说情况。”“好吧,”女儿幽声说:“只有一封信,是爸爸的应征信。”  相似文献   

9.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中国女性》编辑们:你们好!上期的特别策划做的母亲节,很令人感动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是她怀着美好期望孕育了生命。作为一个母亲,我感到为人母的艰辛与满足。作为母亲的儿女,我又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与无私的爱。不敢提报答母亲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母亲对儿女的付出,是儿女们无  相似文献   

10.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11.
女儿考上大学母亲自杀   2005年8月1日,云南一女生考上了大学,母亲却因交不起学费而上吊自杀.   “我宁可没有考上,宁可永远在家里种田,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是我害了妈妈!“一个多月来,该女生的泪水几乎没有干过.   ……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孝顺的女儿,并且常常以此自居。记得儿时,母亲多病,每到冬季,便常常会因风寒发热,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得一出门好像耳朵和手都不是你的一样。父亲和姐姐们都要上班,放寒假在家的我便承担起了看护母亲的责任,一辆加重的自行车后坐着母亲,而我颤颤巍巍地推着车,用力地压着车头,生怕一不小心摔了,假如运气不好遇到雪后结冰的路段,那种心慌到现在偶尔还会出现在梦中……  相似文献   

13.
女人,这一胜别总是带有悲剧色彩,《性别:女》这本书就讲述了一群女人的悲剧性的故事。 作者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有着七个女儿的军区参谋长的家庭作为透视这一性别的窗口。“我”(苏镁)是母亲林耘华与父亲苏德全的第六个女儿。苏家有七个女儿,父亲以金银铜铁锡镁为顺序,分别作为他的女儿们的名字。铜子生下即夭折。金子年轻能干,是县里的干部,但由于在婚前与男友发生性关系,在舆论的四面楚歌声中自杀。银子美丽细腻,受金子之事的影响而发誓终身不谈恋  相似文献   

14.
304路车     
赵瑜 《公民导刊》2014,(4):54-55
正公交304路车,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女儿。它的起点站是南坪,我在这里上班、住家,终点站是弹子石,女儿在这里上学、住读。我总是在每周日的下午,大包小包地提上304路车,送女儿回学校宿舍。包里有苹果牛奶、糖果饼干、换洗衣服、换季棉被,作为母亲满满的爱都变成吃的穿的装进去。而帮女儿收拾好零碎回南坪,总是暮色四合时。是的,我总是在暮色中坐上回家的304路。这路车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简约  相似文献   

15.
一篇文章两国情 那还是在我出国看望在美工作的女儿前,《前进论坛》编辑部的老师们就热忱地约我写一篇有关反映异国他乡的文章,怎乃我拙笔笨心,加之生活资料不足,实难落笔。来到美国之后,没有想到竟滞留了近两年。也许是随着日月的增幅,也许是我受到美国风土人情的感染,这才写下了短文—《美国Littile Rock—瞥》,  相似文献   

16.
掩藏的便士     
章子怡之所以走红大江南北。靠的是《我的父亲母亲》。那么。生活中章子怡的父亲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读了《公民导刊》第5期《当了母亲,你就会勇敢》一文,很有感触。作为一个八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很赞同作者所写的,母爱就是一种本能。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大的我自然有着独断、霸道、任性等毛病,心态还停留在恋爱阶段,突然多了一个小家伙让我去照顾,让我非常不适应,尤其在她还未满月,一天到晚吵闹得不行的时候,简直有离家出走的冲动。那时的我,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母亲的优秀品质:牺牲自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看着自己的妈妈和婆婆费尽心思地照顾我和女儿,我问自己,她们能够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为什么我做不到?我开始修炼内功。只有把自己做  相似文献   

18.
你在那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我在遥远的北方小城--每天,每刻,我都在想你。天气预报是我最关心的节目,因为,在那个城市里,有你,我的女儿,我的牵挂……起风了,小心感冒;天冷了,多添衣裳;入夏了,当心上火;天热了,别忘消暑。工作忙了,一定要注意身体,过生日了,记得给自己煮碗寿面……细碎的唠叨,无尽的惦念,朴实无华而又那么真切,那么感动。真切到想撒娇,感动到想哭。这样一段感情,穿越时空,无欲无求,不知要修多少年的福缘方能得到!这就是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的爱。当我们长大,当我们恋爱,当我们成家,当我们失意,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默默关怀、默默支持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母亲。女儿也许会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对母亲的爱,母亲却永远不会。又是一年的5月,春暖了,花开了,心中的感恩也该表达了。《中国女性》本期推出母亲节特别策划,让分隔两地的亲情水乳交融,让女儿表达感恩,让母亲感受温情。  相似文献   

19.
我叫阎民生,我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感谢残联又为我们残疾人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我和我的爱人都是聋哑人。女儿也是聋哑人,现正在天津理工学院上学。女儿能够上大学就是市残联关心帮助的结果。1999年,我女儿考取了天津理工学院,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和她母亲也添了一丝忧虑。她母亲下岗。她弟弟上学,一家4口人全靠我每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1月退休之后,我旅居美国首都华盛顿近两年。在美期间,除了帮女儿、女婿作些家务事之外,还写了一些评论文章,以此驳斥李登辉的“台独”言行,揭露美国反华势力妄图分裂中国领土台湾的阴谋。还利用节假日陪同我爱人、女儿到美国一些著名城市和风景区旅游、观光。到了纽约、波斯顿、费城、巴尔的摩;游览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还到了西部的洛杉矶和圣地亚哥。这里我谈谈在美国感受较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