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秋,马嘎日迪同志出生在鄂托克旗查布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里,8岁时步入乡村小学,初中毕业后,回到了生养他的查布苏木陶利嘎查参加劳动,由于他的诚实和能干赢得了社员们的一致好评。1978年刚满16岁的他就当上了村干部,而且一干就是三年,直到1981年他被安排到旗草原站工作,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草原干部.三中全会以后这位憨厚诚实、聪明能干、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很快成长为我旗草原工作战线上的一名骨干,被提拔为旗草原监理所副所长。在此基础上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1991年初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他到棋盘井镇…  相似文献   

2.
在千年古县、大枣之乡、乳业名县——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有这样一名统战干部,她任劳任怨、甘守平凡,把人生中18个春秋奉献给了党的统一战线事业。18年来,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怀,她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她,就是行唐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云香。  相似文献   

3.
从一名普通房管职工成长为供热公司副经理再到今日的丰达物业公司总经理,二十多年来通过努力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房管事业,一言一行,永远保留着工人阶级所特有的真诚与质朴,保持着与最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感情和友谊,他就是南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南开房管局丰达物业公司总经理王小冬。  相似文献   

4.
陶玲 《群众》2011,(12):90-90
当前,全国组织系统正在兴起学习李林森同志的热潮。李林森,一名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一名在巴山蜀水之间树起不朽丰碑的共产党员,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同行,缅怀李林森的最好方式,就是以他为镜,学习他对待人生、对待事业、对待群众、对待干部的忠诚和真诚,并将此转化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南召县重视非党干部实职安排工作近期,南召县非党干部实职安排工作取得新突破。前五个月,在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人事调整中,有8名非党干部提拔为乡、局级领导干部。5月份,又有5名非党干部走上副乡局级领导岗位。县委一贯重视非党干部的实职安排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  相似文献   

6.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要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湖北省两阳中学唐圣杰老师的心里话,也是他工作的基本准则。他从教30年,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年到头,他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每天半夜睡、鸡鸣起,废寝忘食,尽心尽职。同志们称他为“老黄牛”,家长们把他当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好老师。一、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唐圣杰老师就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1963年7月,唐圣杰同志听从党的安排,远离家乡,来到了祖国的西南——贵阳一中。…  相似文献   

7.
张云泉同志之所以能在人称“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2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由于他有着正确的比较观———在信念上与革命先烈比,在工作上与模范人物比,在生活上与困难群众比,从而能够满腔热情为人民群众解难,竭尽全力替党和政府分忧,把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默默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他不愧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张云泉同志的比较观,比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他看来,共产党人就应该在信念上与革命先烈比,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陈振西,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二等乙级伤残军人。他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殡改事业。一 陈振西是湖北省应城市殡葬管理所的一名整容工。他 1972年入伍,在部队因公致残,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退伍后,组织安排他到殡葬所工作,有人对他说,你是伤残军人,又是个党员,何必要干这整天与死人打交道的苦活呢?“正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服从组织安排。”他说,“如果你不来,我不来,谁来干这些工作呢?”他这一干就是10多年,在遗体整容这个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 1996年 3月,应城市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创新精神,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开拓,就是革新,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他把创新作为行动的动力,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革命行动和建设事业中,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0.
赵和语女,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残联副理事长。身患恶性肿瘤,她忍受着手术与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投身到工作中,遇到有困难残疾人的各种求助,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从事残疾人工作17年来,她从未认真休息过一个周末,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她把自己的身心全部奉献给了残疾人事业……她的身上燃烧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残联干部的执着信念和朴素追求,她在残疾人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对残疾人的无限深情,赢得了残联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寿阳县是个拥有22万人口、80万亩耕地的中等县,全县现有干部4649名,其中非党干部1834名,占到干部总数的39.4%。近几年来,县委把培养选拔非党干部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实行了培养、选拔、安排、使用四位一  相似文献   

12.
《天津人大》2008,(6):1-1
多年来,王小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一名普通房管职工成长为供热公司副经理再到今日的丰达物业公司总经理,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房管事业。他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严谨高效的管理方式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信任,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同时也赢得了自己事业上的发展,连续11次获得市区先进个人、模范标兵,连续两年被评为南开房管局窗口“十佳标兵”。  相似文献   

13.
1994年4月,刚近不惑之年的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分局孙茂筠同志,由于工作需要,从现职副科长岗位上调到了市保安公司,任保安执勤部主任,负责全市保安执勤的规范化管理及检查、督导工作,并承揽全市大型的保安服务业务。几年来,孙茂筠以他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带领执勤部全体人员,开创了执勤部工作的全新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前半生在公安战线摸爬滚打,后半生为保安事业奉献身心。”由一名公安干部到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由行政管理到有偿经营,对孙茂筠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但组织上的需要,领导和同志…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没有什么高明的从政能力,不过是常怀一颗为民服务之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黄成模,东方市委书记,一个把情倾洒在人民身上的优秀党员,一个把心全部奉献给人民的好公仆,一个把责任系在人民利益上的党的干部,一个把事业同人民安康连为一体的领导者。“立党为公不为私,执政为民不为己”,是黄成模的座右铭。军人出身的他,从部队到地方,历经多个重要岗位,深知市委书记权位的“含金量”。但他为官却从不谋私为己,始终胸怀百姓,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竭尽全力为…  相似文献   

15.
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其后,胡耀邦同志在一次统战工作会议上又指出:非党知识分子干部是我国新时期统战对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把知识分子看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依靠力量,同时又把非党知识分子干部作为党的统战对象,有人觉得这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实质上是一个如何认识非党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这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他倾情林果事业20余载,由一名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优秀党外干部;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林果品种选育与改良、适用技术研发与推广以及林果产业建设;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贡献给了当地农民兄弟……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9,(1):10-11
2008年10月24日,深受广大黄埔同学爱戴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李运昌离开了我们。李运昌会长是一位经历了中国百年风云的老人,一位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沙场的老将军,一位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的老共产党员,一位把自己的晚年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祖国统一事业的老黄埔学长,最后他还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祖国的医学研究事业,这一切都让我们无比感动和敬佩。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原地区石油销售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创办的洛阳福利石油中心,通过20多年滚雪球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周边省份最大的跨区连锁经营的福利石油企业;他是一位引领富人慈善潮流的慈善家,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奉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他就是河南省政协特邀委员、河南省十大慈善新闻人物、为社会福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郑州金亮石化公司总裁韩清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11,(14):F0002-F0002,F0003,F0004
“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鄂托克旗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工业高端化、农牧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改善民计民生,着力构建富裕、宜居、和谐的幸福鄂托克。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浩浩荡荡的开拓大军比作满天银河的话,那么,她就是一颗银河之星,然而这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新星,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照亮了璀璨的银河———她就是全国侨联先进个人、朝眷属、霍林郭勒市四届政协委员,自治区、盟侨联委员、霍林河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院长赵英姬。赵英姬同志1976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机电专业,1979年3月她毅然离开了工作条件优越的抚顺,来到了塞外边疆———自然环境恶劣的国家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百里煤海,与矿区的设计工作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