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治视域里的中共执政合法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 《长白学刊》2005,(1):10-15
任何政权的存在都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并且这个合法性还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随时代发展而适时调整.作为对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现实的积极回应,治理理论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与此相应,现代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也要相应地从政党管理向政党治理转换.已日益融入世界发展大潮的中国共产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同样不可能仅仅靠历史的合法性.以善治视域来观察,构筑当下中共执政合法性最坚实的基础性工程就是: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合理规定国家与社会的边界.这是加强中共执政能力的一个方面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交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创造能力和探索外交发展规律的体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造力。这种伟大的创造力集中蕴含于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中。一、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外交思想(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必须有稳定和平的环境。当今世界是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和发展,总是与  相似文献   

3.
司甜 《淮海论坛》2013,(1):12-14
一般说来.在政党政治社会里,主流文化形态都是执政党治国的思想和法制精神的凝聚和体现。任何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都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有价值意义的选择,提出自己特有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执政方略等,强化着一种执政导向,这种导向就是执政文化。执政文化不仅是执政党执政的灵魂和基础,而且是执政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维系和支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执政文化.也是新时期指导我党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宝贵政治资源。因此,执政文化建设必须得到重视。一、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赖以执政的基础之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来说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以此构建自己特有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下,执政文化作为政党执政实践的灵魂,越来越成为党增强自身凝聚力、提高自身吸引力、扩大执政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周莉 《群众》2011,(6):64-65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试析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龙辉 《岭南学刊》2006,3(1):30-33
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党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一般特征。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的执政党,在执政党的产生和获取政权的方式,执政党的自身角色,执政的范围,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相处方式,执政党的内部结构和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都有重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以世界眼光谋发展的发展观。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离开外部世界求得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展的开放性,要求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的视域来考察;要求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我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放在全球视野中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同时又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类型的执政党都必须应对的问题。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权力地位。当今世界不乏执政党因为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丧失了手中的政权的例证。如单独连续执政长达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任期间整个国家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长,1999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是,社会分配严重不均,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被称“为制造穷人的工厂”。结果该党丧失了民心,在2000年的大选中惨遭失败。同样,印度人民党执政8年中,GDP年…  相似文献   

8.
《思想工作》2007,(7):26-26
张杰在《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世界“现代性”进程中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产业已直接从经济和政治层面上影响和制约着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使得发展文化产业成为许多国家一种自觉的战略选择。其一,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经济的成败事关兴衰。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再可能依靠“古代性”条件下的“自给自足”来“闭关锁国”,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如何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是一国发展的根本战略性问题,也是执政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复兴,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各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综合竞争力之争,最根本的是制度之争。任何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不可能离开政治层面的合理制度安排,更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很难想象,在一个政治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不合理、政治结构分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的国家,其经济、社会能持久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7,(3)
<正>一、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这一论述不仅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人类发展问题和前途的新思考,体现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大有深意。一是指不发展不行,落后就要挨打。在全球化时代,所有民族国家都被置于同一国际环境之中,都被纳入同一竞争秩序之中。今天的国际竞争秩序是现代化的产物,发展是硬道理意味着发展是现代化的铁的逻辑。回到田园诗般的农业社会已不可能,一踏上现代化之路,就必须拼命向前跑,决不允许原地踏步。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能超越这个逻辑,即不发展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二是指发展不能靠吹,像"大跃进"时期那样高喊钢铁产量"十年超英美",农业"亩产超万斤",是发展不起来的。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按科…  相似文献   

13.
叶宏  朱颖刚 《湖湘论坛》2006,19(4):30-32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统一、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领导力量。在任何时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是在长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时代赋予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新的内涵,也赋予了我们执政党新的形象。如何通过公共关系塑造良好的执政党形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系到统一的大业,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本文试图从公关角度分析执政党通过公关塑造新形象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在任何时代,只要没有一个公共的权力来保证秩序和安全,任何人的自由和安全都是不可能的。没有了个人的平安,又何来国家的平安呢?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必须坚持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从主题到特征两个层面 ,再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征的时代理论体系 ,这是对邓小平时代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要廉政,成为人民群众拥护的执政党,就必须反腐败;不反腐难以廉政,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人认为,之所以有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使然。然而大量事实证明,执政党如果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政府廉政建设懈怠,任何国家都会面临党政高官、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反腐倡廉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即便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只要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措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应用则成为现代国家政党政治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对政治社会化、政党文化传承、政党形象塑造等方面影响巨大,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到来,执政党认同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民众的舆论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党的组织体系难以对传播危机进行及时处理,党的政治文化和党的运作方式都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务之急是正视互联网的挑战,通过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坚持党管互联网原则、提升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等方式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执政党认同。  相似文献   

18.
郭芳 《小康》2007,(7):16-18
在任何时代,只要没有一个公共的权力来保证秩序和安全,任何人的自由和安全都是不可能的,没有了个人的平安,又何来国家的平安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呼唤与一定时代经验的必然升华。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完备。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里所讲的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运而生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当今世界文化看似在互相交融,实际上都是在进行一种沟通和了解、理解。文化是有内涵的,是不可以复制和仿制、临摹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身份的象征和尊严的表现。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