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场两制———西单商场分流新举措王梅曹忆南像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西单商场也面临着“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严峻课题。然而,“岗”怎么下,“流”怎样分,“员”怎样减,“效”怎样增?西单商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一场两制,分流不下岗”的新途径,实...  相似文献   

2.
解决机关人员分流的根本之点在于敞开“出口”,疏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安排分流干部。具体说来,应主要做好“五字”文章:一是单位转体——“转”一批。通过“拆庙撤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人们普遍感到人员精简分流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各地都把人员分流作为机构改革的头等大事来抓,纷纷出台政策,拓宽分流渠道,努力保证人员分流既积极又稳妥地进行。但有的地方在完成人员分流任务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把“精兵”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减人”,只完成了一道人员减少的“减法题”,如此“精兵”,背离了机构改革的初衷,应当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人员分流了,但财政负担没有减轻。从完成指标任务的角度看,不少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确实减少下来,可是,细细一算账,尽管人员减少了,但财政负担并…  相似文献   

4.
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以下称分流),是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教育界人士认为它是“确定宏观教育结构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我认为,在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今天,结合工作实际,对分流的确切涵义、分流的必要性和怎样搞好分流等问题进行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分流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对分流做了如下阐述:“有计划地实行小学  相似文献   

5.
4年前,中央明确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方针是“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去年党的十五大又重申了这一方针,今年自两会召开以来,围绕“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这一方针的再就业,不但又一次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而且也是改革实践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甚至一些省已将再就业列为本省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6.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从2002年3月正式开始,至2004年5月结束。通过分离分流,学校已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生活服务公司已改制为民营性质的永红实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永兴机械公司,在“三产”部门工作的职工已转变身份,带资分流,成为改制企业的股东。整个“三产”剥离过程是一个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在改制分流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公司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认识,进行周密部署“三产”剥离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政策性很强,既关系到精化主业,促进企业发展,又…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06,(10):8-9
今年6月以来,大悟县为巩固提高先进性教育成果,实现分流待岗党员再就业,在待岗党员中开展了“学理论、学先进、学技能,引导党员发挥特长找岗位、引导党员利用资源办实体”的“三学两引”主题实践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分流待岗的党员到全县各大公司参观学习,开阔思路和视野。同时,利用县中职校、县委党校等教育培训基地,免费为分流待岗党员举办电脑操作、机电维修等培训班。  相似文献   

8.
机构改革,是国人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而分流富余人员将是机构改革难点中的难点,且越到基层,“人向哪里去”的问题就越突出。文登市乡镇干部的分流工作先行了一步。他们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作为切入点,对政府组成部门进行调整,把转变政府职能视为“挖渠”工程,精心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9.
下岗分流与﹃四先四后戴家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推动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深化过程中摸索出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路子,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应坚持“四先四后”的运作原则。先挖渠,后放水这既是解决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中职工的思...  相似文献   

10.
精简机构出路何在?人员分流流向何处?──阿左旗机关“消肿”无震痛给人启示白志毅阿拉善左旗采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人走出机关学做经济的办法,实施人员分流,对精简机构和机关“消肿”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本着...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太康县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推行二分之一轮岗分流工作制,使部分机关干部实现了由“吃税”到“纳税”的跨越,可喜可贺。2月3日,《中国改革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报道了该县的经验,国务院体改办主任刘仲藜批示:“太康县的经验对精减人员很有现实意义……”日前,记者专程赶到太康采访,目睹该县在轮岗分流、精减人员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就党政机关干部分流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200人中,80%的党政机关干部对分流存有五种担心: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健全,担心自己分流出去后生老病死无人管;二是担心分流后经济无来源,生活无着落;三是担心人员分流政策会走样,一方面,当前激励富余人员分流政策不明晰、不落实,使分流人员』心有疑虑,不敢出去,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片面地认为干部分流就是减人,担心有人乘人员分流之机谋私、报私怨;四是担心优惠政策不兑现;五是担心分流出去断了后路。一部分机关干部认为被分流后,会被人“瞧不起”,…  相似文献   

13.
一是谨防出现新的“官商勾结”现象。不少人是在“当不了官当老板,当不了大官当大款”的思想驱使下才分流的,企图在“商场”寻求得意。于是便不择手段,利用在位时培植的“亲信”搞新的官商勾结。同时,在“官商勾结”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14.
蔡雨耘 《当代党员》2023,(21):40-41
<正>9月6日,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星光社区一名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南兴路一处人行道路面存在安全隐患。根据“三事分流”工作法,该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协同南坪街道应急消防岗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彻底消除了这一隐患。南岸区“大事政府牵头快办、小事多元协商共办、私事引导群众自办”的“三事分流”工作法,被民政部评为“2014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人人都在组织之中,人人都有“家”。然而,随着一些企业实行下岗分流,某些企业破产倒闭,使本来有“家”的许多下岗、离厂的党员失去了“家”。有的下岗职工党员到个体、  相似文献   

16.
刘彦 《党建文汇》2001,(2):39-39
精简、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各地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和办法。其中有些地方图省事、怕麻烦,设个年龄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分流人员,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政策?笔者认为,减员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宽、敏感性强而又意义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就国有企业自身而言,我认为在减员问题上应坚持六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眼下,政府机构改革裁减分流一半人员的工作在即,部分机关干部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端的“铁饭碗”沉重起来,危机意识渐增。为此,有的自加压力,主动“憋”自己静下心来充电,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19.
忧虑与希望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继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分流职工之后,政府机关分流职工也势在必行。但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在分流人员中到底应该分谁?流向何处?这是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而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说更引起了群众的忧虑。近日报载,某省委的一位主要负责人在慰问下岗职工中发现了这样一件事:一对夫妇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分流人员中全被分流下岗,不得不以养猪为生。每讲到这件事,这位负责人就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工作中的悲剧,在分流职工中一定要按工作需要决定分谁和流向。”这位负责同志的话指出了在分流人员中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轮渡公司船长、共产党员魏又明从1979年当上轮渡水手开始,就决心献身轮渡事业。水手工艺有近百种,比如缆绳一般20公斤重,甩绳子得会用“巧劲儿”,“水手结”的打法也有上百种等等。他主动向老师傅请教,刻苦练习。多年的磨砺与积累,使他在1996年当上了“武汉市青年文明号”轮渡2号的船长。而这一年,刚上任的他又面临着轮渡公司的第一次“大分流”。随着轮渡客流急剧下降,部分船员将被分流到市公交公司。那时公交车司机的月薪比船长高出许多,大部分人都走了,魏又明却选择了留下。他说:“我喜欢开船,而且我相信武汉轮渡是不会消亡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