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对基因技术发展的伦理与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应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现有的伦理和法律都产生了极大,中击。从生命伦理学和法理学的角度,论述基因技术所引发的基因歧视、基因资源保护、基因制药与基因治疗等若干问题,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生物科技立法,依法合理规制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通过基因可专利性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在我国实施基因专利保护有着很深的基础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基因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因保护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人体基因提供者在基因技术专利中的利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对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和人体基因提供者利益问题的规定是失衡的,严重偏向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对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进行保护十分必要.立法应当充分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应当采取立法机制和市场机制并用的办法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4.
贾元 《法学》2024,(4):77-94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刑法对之加以回应。现有刑法对基因技术利用行为规制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并在生物科技利用行为规制方面呈现被动性特点;二是现有罪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国刑法已经设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和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等罪名,但尚不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基因技术利用行为的规制需求。由于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具有强烈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强伦理性,对这类行为的规制应当以风险预防原则为基础展开。在现有刑法框架下,对相关行为可以通过对现有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的解释适用进行规制,但这样仅能起到事后惩罚作用,而无法实现风险的提前预防。所以最有效方式是通过立法途径对风险进行溯源预防,即在基因开发利用行为的研究阶段就采取较为严格的规制措施,必要时设立新的罪名。  相似文献   

5.
就业基因歧视与我国未来法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携带某种可能致病的非正常基因的人,在未来的就业中可能受到歧视。为了避免就业基因歧视影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专家们都在寻找对策,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基因资源的国家,难免会遇到这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关于基因歧视方面的立法,设计我国的反就业基因歧视法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宏 《河北法学》2006,24(9):151-154
由于基因科学迅速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显突出.从民法上的隐私权出发,提出基因隐私权的概念,并继而探讨基因隐私权与其他权利,尤其是基因知情权的冲突.通过比较美国与我国对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对基因隐私权进行系统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基因技术法研究作者:刘长秋刘迎霜出版者:法律出版社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基因技术法律问题的生命法学专著,从基因技术所引发的法律问题着手,对基因权利、基因技术引发的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论析,并从部门法学的角度探讨了基因技术的民法、刑法、行政法及国际法调整;此外,本书还专门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角度对基因技术法进行了探究,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学术研究上的空白。生命法学探析作者:倪正茂出版者:法律出版社《生命法学探析》为作者《生命法学引论》(2005年5月出版)的续著,进而探讨了生命社会关系及其法律调节的源头与发展,生…  相似文献   

8.
基因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法提出了诸多挑战。一方面,各国立法基本上承认并保护基因技术专利;另一方面,人类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权利及应当享有的利益在理论上仍待进一步研究。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人类基因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权利性质,并最终得出人类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应当享有基因信息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论基因的专利法律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基因技术予以专利法律保护是必要而且急需的。世界各国对于如何设定基因保护的专利制度以及保护的程度、范围始终存有争议,但国际公约和各国的国内立法却在积极、稳妥、不间断地探索和发展着。我国正采取法律手段,不断强化基国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防止基因技术滥用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加紧制定关于基因研究、开发和利用的立法 ,防止基因技术被滥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国家的经验。2000年9月7日欧洲议会通过投票反对用克隆技术进行医学研究 ,包括从事克隆人类胚胎的基因技术 ,同时呼吁联合国重视并关注基因技术的滥用及后果 ,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人类克隆技术。同年11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一项关于禁止克隆人的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克隆人类的行为皆为犯罪 ,最高可被判10年有期徒刑或被处以9万美元罚款。该法案同时禁止使用人类的生殖细胞与动物的生殖细胞互殖技术 ,以避免该实验会制造出“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