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机关后勤》2023,(4):64-6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浙江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公共机构减碳目标: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35万吨,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累计下降7%。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全市公共机构碳达峰实现路径研究,精准研判碳排放趋势,夯实“双碳”工作基础,为后续制定相应的碳达峰规划及节能减碳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战略部署,强调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绿色低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肖捷国务委员在2021年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共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论述,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下面,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江苏政协》2023,(4):19-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基调,专节对“双碳”工作作出系统安排。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蓝碳对沿海地区的气候、人类健康、粮食安全及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我省是蓝碳资源大省,拥有盐沼湿地生态系统,近岸潮间带滩涂面积位居全国之首,具有得天独厚的蓝碳优势,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及问题。作为“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23,(4):33-35
<正>近年来,龙泉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跑道,围绕“固碳、低碳、减碳、卖碳、护碳”五大环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司法力量为保障,谱写碳汇“五步曲”,把提升碳汇能力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扩中”“提低”行动,让深厚的绿色家底增值变现,探寻山区林农增收共富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胜 《今日海南》2023,(3):41-43
<正>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时任省长冯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南将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  相似文献   

6.
<正>引进先进的节能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能耗数据统计具体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宿舍,通过信息化系统加强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实现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也向世界宣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和创新节能举措,强化节能管理,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推进节能降碳。2021年6月,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的通知》,国管局、公安部分别出台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关于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落实公共机构和公安部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节能降碳工作。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以下简称公安部三所)对标上述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实施。  相似文献   

8.
吴胜兴  胡刚  唐伯平 《群众》2023,(14):48-5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须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双向发力。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的路径主要有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分别称之为“绿碳”和“蓝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而且无论从固碳数量还是固碳效率上看,蓝碳均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关后勤》2023,(6):42-43
<正>采取抽查和普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河南省鹤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节能降碳增效,以节能改造为重点、监督管理为手段、示范创建为载体,积极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示范引领作用,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和节约型机关,被评为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十三五”节能先进集体,荣获鹤壁市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金杯奖。  相似文献   

10.
赖力  张婧欣  曹圆媛 《群众》2022,(4):38-39
<正>绿色低碳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鲜明特征。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提高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给江苏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增强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旭晨 《重庆行政》2023,(2):105-10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市场对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重庆市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之一,正在深度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但也还存在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减排支撑不够,市场规模偏小等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重庆市碳市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和利用重庆市多层次碳市场这项“双碳”市场化基础设施平台在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下稳妥有序推动全市“双碳”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迎接十六大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清宣传思想战线肩负的重大责任,把迎接十六大的宣传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5·31”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重要讲话,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十六大奠定了思想、理论和政治基础。做好迎接十六大的宣传工作,首要任务仍然是深入学习宣传…  相似文献   

13.
李玲 《群众》2023,(1):33-3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启东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力打造“缤纷百里”海岸,全域推进“美丽启东”建设,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启东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获全省第一等次,  相似文献   

14.
刘建民 《人大论坛》2006,(12):I0002-I0002
近年来,贵定县通过深入抓好“四五”普法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关链是抓住“四类重点”、做到“七个深入”。  相似文献   

15.
杨峰 《群众》2023,(5):65-6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均对此作出明确要求。科学理解和把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江苏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协同推进的现实要求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出“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等明确要求。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有关工作部署,着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以农为本”。淄博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力促“三农”工作深入发展,为新农村建设送来了和谐农风。  相似文献   

18.
王政涛 《前进》2022,(12):49-5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等重大部署。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十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作为驻晋能源央企,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9.
费少云 《群众》2023,(6):26-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可观可感可进入的绿色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本底和“碳汇空间”,也是人民群众舒缓身心、疗愈解压的绿色港湾,对于全民健康、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着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双碳”目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围绕园林绿化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群众高品质生活,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20.
寿永年 《今日浙江》2010,(15):34-35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在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小康县"的基础上,着眼"增强碳汇能力、建设低碳城市",以共创绿色碳基金、共建“森林鄞州”为抓手,计划5年投入资金15亿元,全面实施“5+2”森林行动计划,高标准建成“省级森林城区”,使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今年6月正式成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是全国首个县(市)区级绿色碳基金,已募集基金7400万元,计划筹资1亿元,资金规模在全国同类专项中最大,有效搭建了全社会共建“森林鄞州”、共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