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与挫折,也赢得成功与辉煌,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矢志不渝.从建党之初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从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到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历久弥坚.百年奋斗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留下宝贵经验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先进理论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毛泽东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局中,通过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民族复兴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但是从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功绩是第一位的。历史证明,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和宏大的系统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民族复兴的坚强核心,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对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中国的事情一定能办好?为什么中国能一再飞跃?奥秘就在:人民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党为人民全面从严治党。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望未来,中国将实现新一次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目标能否达成,首先要看  相似文献   

5.
张宏志 《前线》2014,(3):62-6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既然这个梦想已经产生了一百多年,那么,我们党为什么现在要特别提出中国梦呢?归根到底是为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我们党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6.
杨会春 《学习导报》2013,(11):34-3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必须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领导"两个革命",完成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通过引领"两次巨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通过进行"两段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愿景。回顾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和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总结历史经验,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的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增强了民族自信,也为人民描绘出了美好的愿景,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探索》2020,(4)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国内、国际各种力量。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党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要以党中央为核心,以政治理想、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法规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党内同心圆,凝聚党内力量。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以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和"一国两制"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内同心圆,凝聚国内力量。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条件,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合作为最大公约数,画好国际同心圆,凝聚国际支持力量。党内同心圆是核心圈层、国内同心圆是主体圈层、国际同心圆是外部圈层,三个圈层相互关联,在核心圈层的引领下,凝聚各种力量来推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0):60-6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了两次革命、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八十年,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身站起来,进而富起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八十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一、自己的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当时的首要历史使…  相似文献   

12.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13.
张晓明 《当代贵州》2023,(29):74-75
<正>光荣而艰辛的建党历程,不仅锻造出领导中国前进的全新政治力量,还淬炼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建党实践所内含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催生伟大建党实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的伟大民族。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郭益海 《实事求是》2023,(3):98-105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从逻辑架构上来看,是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前提和基础;从增强认同角度来看,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纵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在近代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自觉到自强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面向未来,正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空前团结,标志着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21,(10)
小康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庄严承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毫不动摇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建成全面小康是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兑现历史承诺的宝贵经验。全面、深入总结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并开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希望,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铭记的日子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国破山河碎的日子里,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分别于2014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把握世界大势、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坚持重视战略策略、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坚持勇于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既是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将会持续得到更加充分、更为出色的彰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将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100多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蕴涵着极其宝贵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