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声》2019,(12)
<正>端午前夕,大连市台联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分别组织了"我在大连挺好的"为主题的台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台生代表介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领导现场解答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大连市台联号召大家进行"hello,我在大连"主题随手拍活动,通过拍摄台生自己身边的自然风景和感兴趣的事,让更多台湾同胞真实地了解大陆;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1月15日,全国台联会长黄志贤亲切接见了在京高校的部分台湾学生代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3所高校的16名台生代表参加了会见。黄志贤与"小老乡"们一一亲切握手,并聊起了家常。黄志贤说,台湾同学远离家乡到大陆求学很不容易,大家要团结好、学习好,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台联,我们就是"台胞之家",为广大台胞服务,当然也包括台生。黄志贤还询问了台生在大陆创业  相似文献   

3.
林毅 《台声》2011,(9):80-80
7月30日,台北世界世贸中心与百脑汇在北京朝阳门外百脑汇旗舰店,共同举办了台湾精品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作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同乡会组织,自海峡两岸开放以来,全国台联一直致力于为来大陆的广大台商和台生服务,帮助他们牵线搭桥、排忧解难,为他们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非常欢迎家乡企业为大陆百姓提供更好更先进更时尚的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0)
正当下,不少台生有强烈留在祖国大陆发展的心愿,他们很积极地找大陆企业实习,并且寄望陆企能因他们的努力给一份稳定的工作,完成他们心中的中国梦。本文建言,大陆方面应准备好迎接他们来发展时的长治久安制度性的设计规划。尤其针对台生本身的档案身份、五险一金、工作合同纠纷保障等实际问题,大陆方面可出台更具体的政策措施,从而鼓励大陆企业雇用台生。以下就是台生的笔  相似文献   

5.
石荣  邰宗 《台声》2014,(6):63-63
<正>5月10日晚,MAX俱乐部暨青年创业家联盟(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联盟旨在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资金、管理、资源支持,并整合MAX优势助其圆梦。并将关注在大陆的台生,为想在大陆创业的台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创业路上,我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创业梦想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彷徨、迷茫和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7)
正3月19日,北京市涉台法律事务研究会在京举办座谈会,就台生在大陆就学就业相关法律与事务问题,邀请在京台生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涉台法律研究工作者等20余人参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台生在大陆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及台生的需求和愿望。座谈会上,北京市涉台法律事务研究会工作人员就台生在大陆健保、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法律进行全面梳理和讲解,并就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征  相似文献   

7.
<正>7月9日上午,福建省台联第十期电商实训营在福州开班,来自台湾逢甲大学、铭传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以及大陆高校的台生、大陆学生近百人参加此次活动。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出席开班式。梁志强首先介绍了福建省台联的基本情况。他说,全省各级台联组织以"沟通、联谊、服务、团结"广大  相似文献   

8.
目前共有202所大陆高校通过港澳台联考招收台湾研究生,还有8所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接受考生直接申请。近年来,每年通过各种方式报考大陆研究生的台生数量都在两千人左右,录取率为四到五成。其中,报考大陆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台生居多,MBA、金融学等都是热门专业。  相似文献   

9.
郭雪筠 《台声》2023,(19):70-72
<正>“你怎么会选择去年来北京啊?”这是许多人在听到许允礼在2022年选择常驻北京时的第一个疑问。根据相关数据,疫情期间的2022年,仍有大约2000名到3000名台湾学生选择来大陆读大学,这个人数少于台生赴陆人数大增长的2018年,但显示台生在疫情期间选择来大陆读大学仍不罕见。然而,疫情期间两岸往来不便,在许多台湾民众的概念中并不是一个选择常驻大陆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吴翠芳 《台声》2004,(9):68-70
夏潮联合会,不管是台湾人或大陆人,都不甚熟悉;但对于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来说,却是耳熟能详。正是通过夏潮,很多台生才避免了报名的波折和麻烦,才得以顺利到大陆求学。可以说,夏潮是台生大陆求学的铺路者……  相似文献   

11.
蒋碧辉  王培珊  程朔 《台声》2014,(1):94-95
开栏的话 各位读者、各位台生、各位朋友们,你们好! 自2014年元月起,《台声》杂志将为在大陆学习、生活的台生们提供一个吐露心声、彼此交流、加强联络的平台,她名字叫做《台生聊聊吧》,一个新专栏呵。  相似文献   

12.
金奕 《两岸关系》2014,(2):30-3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陆学习基本情况台生来大陆就读人数大幅上升。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  相似文献   

13.
薛洋  俞舒林  张益聪  蒋雪林 《台声》2022,(20):82-85
<正>回顾过去的10年,在大陆的广大台商台企看到,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为台商台企带来了巨大机遇、创造了良好环境。广大台商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收获了新成果、做出了新贡献,他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受益者、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7月14日晚,全国台联在北京举办台胞青年夏令营。共有1200余名台胞青年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来自台湾岛内的青年558人、在大陆就读的台生343人、大陆台籍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稿约     
《台声》2010,(12):1-1
<正> 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大陆唯一由台胞主办的《台声》月刊,将秉承"报道两岸新闻、讲述台湾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反映台胞心声"办刊方向,重点报道两岸交流交往中的重大事件,翔实播报宝岛台湾的重要新闻,全面关注在大陆的台商、台生、台胞工作学习生活,系统记录两岸同胞往来过程中的点滴心得,力求在新的一年里,为广大读者呈上一本全新、权威、全面的两岸新闻杂志。为此,新年度、新面貌,改版后的2011年杂志部分栏目,现特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手记伴随着1987年两岸交流大门打开,台商到大陆投资、台青到大陆创业就业、台生到大陆深造形成风潮。如今,30年过去,大浪淘沙,继续坚守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大多迈进了中年,从最初调整自身状态适应大陆到现在努力追赶大陆潮流,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他们坚信大陆未来发展光明前景的信心。在大陆的舞台上,他们努力在时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7,(3)
<正>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交流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祖国大陆求学,在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也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青年超过1万人,而且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在大陆就业的达到数十万人,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已成为台生理想的就业目的地。两岸关系的前途和希望在青年。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所思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台声》2011,(7):112-112
我是一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我是通过一次台生聚会了解到你们的杂志的,我看到你们杂志有一个叫《我看大陆》的栏目,不知我能不能给你们投稿,写写我在大陆上学这几年的经历跟想法呢?  相似文献   

20.
吸引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在大陆就业创业,拓展台湾青年毕业生大陆就业创业的广度和深度,是新时代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和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文章采取现场访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福建省10所高校学生的实证分析,重点从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角度厘清在陆台湾青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所面临的政策重制订轻落实、就业创业成本高难度大、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从学习生活维度、区域偏好维度和愿景发展维度入手,优化政策供给内容与形式,突出各方“主体性作用”;构建精准服务平台与渠道,落实台生“同等化待遇”;注重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与规划,提供全程“闭环式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