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民革泊头支部委员李江通过海外亲情,引进外资1600万元,在当地传为佳话。近日,笔者采访了李江,听他介绍作为民革成员如何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加强与海外联系,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招商引资的情况。这里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李江的姑姑在美国,他爱他的姑姑,就像爱他的父亲。他姑姑一家全在美国,姑姑曾先后两次回祖国探  相似文献   

2.
警官信箱     
主持人 杨奉逍 法律服务热线:( 0371) 5991155转 22227我们的婚姻合法吗? 编辑同志:   1997年 7月,我高考落榜回家务农。一次到县城姑姑家探亲,经姑姑介绍认识严姑娘的父亲,经几次接触,严的父亲对我印象很好,便与我的姑姑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让我到严家做女婿,严家负责给我找工作、迁移户口。此后,姑姑便给我做工作,并说严姑娘人挺老实,就是有点憨,脑子从小受了点刺激,不爱讲话,除此之外都挺不错,还吹嘘严的父亲有权势,可以转城市户口并安排工作。我听后有点心动,便决定与严某见面。当时看到严某除了不爱讲话、表情…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7)
正在凌楷钧看来,从事医疗科技领域的工作,还是做公益,都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在美国读书时,我就清晰地感受到,华人未来的舞台、自己未来的舞台在大陆,我一定会回来。"随第一批来大陆开创事业的父亲1995年来到大陆就读中学,中间短暂赴美读书,后又回到大陆接手家族产业,凌楷钧到今年已在大陆生活了20年。  相似文献   

4.
▲1960年谢觉哉(中)与徐特立一起视察湖南 新中国诞生不久,当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的谢觉哉,收到了二十余年未见过面的湖南宁乡老家儿子的信。信中说他要进北京探望父亲,并想谋个事做;为节省路费,又提出给找个便车。谢老即给儿子回  相似文献   

5.
和前几次一样,他把父亲的来信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 来到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城已经快一年了,这期间,月月都要接到父亲的信,偶尔一个月还能接到两封。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三封--前三封。 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父亲一个人在乡下料理那一亩三分地,孤苦  相似文献   

6.
1992年7月31日上午,我父亲周书楷(前台湾“外交部长”、“国策顾问”),在他的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送医不治,终年80岁。此噩耗对我们大陆亲属如晴天霹雳。我们与父亲相隔40多年,直到1990年才得以见面。姑母一个多月前刚与我父在香港分手,不料竟成永诀。父亲去世后,在台北的继母屠雪贞当即向有关部门提出,一定要等大陆亲属来后才举行丧礼。9月2日,年逾七旬的姑母率我在大陆的四兄弟,从香港启德机场搭乘国泰航空公司的波音七三七航班,仅一个多小时,即抵达台北桃园机场。随着飞机落地的一刻,我们感到相隔多年的宝岛终于到了。由于有关部门事先已…  相似文献   

7.
李立 《台声》2006,(2):80-82
“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由于其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过去整整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仍扑朔迷离,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真正解开其身上的谜团。特别是他晚年曾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一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看与曹聚仁有过接触的当事人如何说?“颐和园一夕谈”惊人之举1956年6月,离别大陆整6年的曹聚仁决定重回大陆。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说“:曹聚仁是通过费彝民介绍来大陆采访的。”费彝民是香港大公报社社长。事实上他并不仅此一途。邓珂云(曹妻)说“:1956年春,曹聚仁寄我一信,内附一信,嘱我转寄北京邵力子先生,信的…  相似文献   

8.
《黄埔》2005,(1)
1978年7月15日,旅居美国纽约的黄埔一期学生贾伯涛,曾给时居上海的黄埔二期学生胡靖安写一信,拟由其女贾丽妮回中国大陆时带给胡,惜贾丽妮“当时无处投递”,遂将此信“一直珍藏在身”,随时准备“见到胡氏后裔”。2004年6月,贾丽妮应邀从美国返中国大陆,参加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恰遇黄埔二期学生胡靖安夫人胡严淑铭,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在相隔26年之后,亲手将信交与胡严老。是时,信的两位当事者早已作古,可想而知,他们在黄泉“见面”,该是多么地激动!随后,贾丽妮又从美国给本刊总编致信,表达其怀念父亲、热望中国统一的心情。同时,特别以“2004年6月16日”的时间,给其父写了“一封晚写了26年的家书”,“细诉心声”。不难想象,当其父看到这封信之时,他又该多么地欣慰!三封信不仅表达了黄埔学生之间的友谊,更反映了他们及其后代对祖国的一片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9.
一封家书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我进公司已近两年,刚进公司时给家里写信报平安的激情早已成为美丽的回忆。现在,难得动一次笔,纵然是写了信,也只是只言片语,例行公事草草了事。一次,因急于去大队部训练,仓促中我将写给女友的信与家信装错了信封,等第二天觉察时,悔之已晚。不几日,父亲便回了信。父亲在信中说:“吾儿,来信收悉,详情尽知。知你作文能力尚未退化,心中甚安。总算没枉费幼时教你努力作文的心血。然,儿将此信寄给我,即算老父之私有财产。老父极为喜爱,愿作永久收藏。如儿确需收回此信,父愿与儿等价交换。条件之一,你再修…  相似文献   

10.
许斌 《台声》2014,(12):100-103
自幼喜爱书法的吕锋,受姑姑、姑父的熏陶和言传身教,6岁开始临欧阳询的书帖,后来姑姑给了他一本启功的书法集,他如获至宝,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练字,临摹启功老师的书法。与其他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记忆不同,陪伴吕锋的是笔墨纸砚和一堆堆的草稿纸。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4月,姑姑带着他到启功老师家做客,拿出吕锋以真草书写的半山名句,让启老批评指正,启老阅后,欣喜万分,  相似文献   

11.
蔡鸿振先生是位台湾省籍同胞,今年五十来岁,离开家乡到旅大市工作已经快三十年了,现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旅大市支部秘书长。有一件事是蔡鸿振时刻铭记在心上的,这就是三十年前他告别亲人时,父亲嘱他到大陆后务必寻到祖籍,地址是: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东石乡第十都。父亲的嘱托,他虽不敢忘记,但父亲写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明清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从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珍藏的一个缺失信件的信封出发,根据信封内容,结合相关史料,考证出这是一封革命烈士邓演达流亡欧洲期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寄给时在英伦的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丘哲的信,并在丘哲所著的书籍《断金零拾》中,找到了这个信封内函的信件原文,为研究邓演达与丘哲间的革命友谊以及  相似文献   

13.
时逢美国国殇节(近似中国清明节),有三天假期,亲友们都到华府小聚。事有凑巧,前一夫收到表兄从北京来信,信中说:  相似文献   

14.
家风家魂     
正父亲十二岁那年,爷爷因为一场瘟疫离开了。长兄如父,父亲用他毅然的男人气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法想象,那些年的父亲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把他的妹妹们拉扯大并送进了学堂。如今姑姑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殷实的家庭。而当年的他,大字不识。  相似文献   

15.
头些年在一本刊物〔看到过作家甘铁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邱彭说法》。邱彭是台湾有名的大律师,自两岸关系开放以后她经常与大陆同行有交流,当过世界J\大著名律师事务所驻北京首席代表。因此,"听她说法"当不足怪。怪的是她现在又搞起厂谈婚论嫁为人当红娘的事,而且还利用因特网。于是美国一家华文报纸又有一篇介绍她的文章,题目是《邱彰想当世纪末最摩登的网络红娘》。邱彰是台湾有名的人物。她的父亲是大陆去的,母亲则是台湾当地人。邱彭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双料博士,而且两个学位各不搭边,一个是生物化学,一个是法学。后来她…  相似文献   

16.
把心留住     
保安工作平淡而且枯燥,一一天除了站岗巡逻,就是学习训练,我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的中专毕业生,换上是在老家哪里愁找不到个好工作,偏偏要到这个地方受这个罪。我咬着牙在工作单位呆了三个月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给父母写信说我要辞职回家,谁承想从小很少说过我的父亲这回却来信狠狠地骂了我一顿。父亲说我没出息,才遇到一点困难就要回家,以后还怎么干大事?父母没同意,家是不能回了,我就私下和几个同学联系要他们给我找一份别的工作干。事有凑巧,就在我收拾行装准备递上辞职信一走了之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是一…  相似文献   

17.
我与集邮     
《乡音》2007,(11)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一些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下开始集邮。那时都是收集信封上使用过的信销票,主要是在家里找,向亲戚长辈要,或者  相似文献   

18.
可疑的“中央领导”来信1998年5月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某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从北京寄来的特快专递信件,信封上发信人地址一栏端端正正地写着“北京市北长街十六号李平”。信中写道:“传新乃胡某之女婿,许某之甥婿……要安排好、使用好。”信中...  相似文献   

19.
2000年2月,一封来自美国的信寄到了江西省台办,来信者周萧家珍在信中说:“先夫周以栗昔日任职台湾空军34中队技术研究组少校作战长,驾P—2U侦察机赴大陆执行任务时被击落于临川大窝坑……如能蒙获贵台办鼎力相助,确认先夫周以栗及全体机员合葬之地并代向大陆各级有关单位申请迁葬台湾之许可则不甚感激……。”  相似文献   

20.
记港事顾问、商业奇才黄宜弘多多港事顾问、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立法局议员黄宜弘在香港的许多讲坛上,在赴美为中国争取最惠国待遇游说中,总是鲜明地表达自己观点,维护祖国尊严和利益,促进香港与大陆的合作。黄宜弘的父亲黄克立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金融家、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