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大陆音乐创作人高进创作、大壮演唱的《我们不一样》不仅在大陆各个音乐榜上占据榜首,而且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了解,目前歌曲在台湾岛内KTV点歌排行榜已经超过了张惠妹,成为台湾年轻人进KTV首选歌曲,这首歌也成为台湾岛内的"偶像级"歌曲。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的创作者高进,聊一聊这首歌成为"爆款"的秘诀和创作的趣事。  相似文献   

2.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3.
卫铁民  陈健兴 《台声》2004,(11):50-50
台湾高校录取率近九成,大学生素质不但引发教育专家感慨,大学生自己都觉得很逊,并自认竞争力不如大陆大学生。 台湾人力银行 14 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台湾的在校生 ( 包括高中职、大学、研究所 ),有 91% 觉得岛内大学生素质低;且七成九的在校生认为,台湾的大学生比不上大陆的大学生。由于进入全球化时代,台湾年轻人与大陆年轻人的竞争日益明显。调查显示,台湾的在校生只有 8% 认为自己比大陆年轻人强,有 12% 觉得差不多,高达79% 的大学生觉得大陆大学生竞争力比台湾强。 台湾在校生对岛内大学生们的素质评分只有 55.4 分。因此,多数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4.
苏进强 《台声》2014,(10):61-61
最近台湾岛内有两份民调出炉,第一份是"台湾竞争力论坛"自2013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季度调查,显示岛内民众具中华民族认同的比例达87%,认同自己属"泛中国人"的比例虽然较低,但也有60%,与岛内某些政治人物言及"台独"是主流的论述大相径庭。第二份是《联合报》所做的调查,显示岛内年轻人超过半数有意愿赴大陆工作,这又与一般人认为台湾年轻人多排斥、贬抑大陆的成见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22)
<正>当代台湾青年成长的30多年,岛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深刻地影响到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心理。相较于年长群体,尤其是外省第一代而言,台湾年轻人在大陆缺乏亲缘联系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陆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对中国的认同"先天不足"。岛内的政治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充斥分离主义元素,则是造成台湾青年中国认同薄弱的主因。在政治方面,"台独"势力30年来不遗余力地从事分裂活动,使"台湾主体意识"的影响不断扩大。"台湾主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赴宝岛台湾进行为期10天的参观访问,接触了一些台湾老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接受台湾同胞们对大陆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询。由于两岸隔绝长达半个世纪,双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大多数台湾同胞不了解大陆,加上岛内媒体对大陆也不会多作宣传,很多台湾民众对祖国存在着隔膜意识。仍然缺乏了解在台湾期间,我发现许多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的巨大发展缺乏了解,以为大陆老百姓住的是低矮的房子、穿的是  相似文献   

7.
郑太男 《台声》2014,(5):44-44
<正>一场意外引爆的"太阳花学运",充斥着台湾年轻人对服贸协议和大陆的曲解与误解;而海峡对岸一张源自2011年台湾某综艺节目中言及"大陆人民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视频截图令茶叶蛋一夕爆红,也引发大陆一些年轻人无尽的恶搞和调侃。在台湾,类似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言论早已不是第一次产生。两岸通航前,岛内曾谣言台湾将遭遇"木马屠城",如今往返两岸的航班超过800班,结果有目共睹。今日的服贸协议同样碰到蜚短流长,比如180万大陆白领将到台湾,又或者4.8万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2)
<正>"2014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中最受瞩目的话题,不是两岸企业如何深化合作、推动产业转型,而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主题演讲。他不仅畅谈创业历程、企业创新及世代交替议题,最后还对台湾年轻人喊话"若想到大陆创业,请和我们联系"。短短30分钟的演讲值得台湾企业界和岛内年轻人深思。诚如马云在主题演讲中所言,过去15年的中国大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企业和经营模式。而反观台湾岛内的经济发展,却因意识形态之争、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10)
<正>当两岸媒体聚焦国共领导人会谈的种种时,似乎失焦了本次会议的重点:青年与基层。此次作为台湾青年代表赴大陆上海参与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青年与基层分组互动讨论中,感触良深。在本届论坛青年与基层分组讨论中,我以"两中一青"(意指中低收入、中南部、青年)身份发言。就中低收入部分,我认为应让岛内经济弱势民众,有机会与能力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福祉,大陆方面应多与岛内基层民众接触,更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我成  相似文献   

10.
两岸交流     
《台声》2004,(5)
台湾开放岛内保险业者参股大陆保险市场 台声讯在岛内保险业者希望开拓大陆市场的强烈要求下,台湾财政部门日前修正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保险业务往来许可办法”的部分条文,让台湾业者以渐进方式开拓大陆市场。修正后的许可办法重点包括:台湾业者可以持股比例不高于25%的参股方式投资大陆的保险公司;台湾业者每年投资大陆保险公司的总金额不得超过新台币20亿元;台湾业者要定期公开披露投资大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胡凌炜 《台声》2014,(12):46-46
<正>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台湾统派团体并发表讲话。从讲话在台湾岛内引发的舆论来看,对于习近平讲话的理解及其阐述的大陆对台政策,岛内各界理解尚有落差。两岸各界要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的讲话,应首先了解当前大陆对台政策,同时将台湾岛内、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笔者愿作拙文再谈一二。  相似文献   

12.
修菁 《台声》2024,(2):34-35
<正>鲜滑爽口的螺蛳粉、软糯香甜的梅花糕、口感不输冰淇淋的热奶宝、酸辣开胃的酸菜鱼……近日,台湾士林夜市摊贩开卖的一众大陆传统小吃征服了台湾民众的胃,据台湾媒体报道,大批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前去大排长龙,“抢购梅花糕”一度也成了岛内网上网友热门讨论的话题。台湾《旺报》社评分析认为,大陆美食在台湾街头火爆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修菁 《台声》2022,(17):62-63
<正>日前就读于天津市一所小学的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姐弟共同创作了一封诗歌体书信《我想告诉你》,向台湾小伙伴讲述儿童视角下的大陆样貌。蔡文珊、蔡元熹姐弟生长在一个两岸婚姻家庭,幼时常年随在岛内的阿公阿婆生活,上小学后跟随父母到大陆生活。两岸间的生活经历,让姐弟俩对生活在海峡两岸的至亲和小伙伴都抱有同样的惦念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15.
服务视点     
·信息·人民币将在台湾合法兑换为鼓励资金回流,台湾“央行”内部研究开放人民币在岛内银行挂牌。该行官员承认,随着两岸贸易量日增,台湾将开放大陆人民赴台观光,岛内已有兑换人民币的实际需求。以往,人民币挂牌与否,在台湾一直被视为政治问题,但台“央行”官员强调,该行现在没有从政治角度看这个问题。该行法务室主任许明夫表示,现时基本策略已定,如果该行能和大陆人民银行签订清算协定,让人民币和新台币有清算的机制,应可让岛内银行挂出人民币买卖汇率,让人民币可以在岛内合法兑换。许明夫认为,该行和内地人民银行签订清算协定,不需有政…  相似文献   

16.
郭雪筠 《台声》2023,(5):83-84
<正>作为在大陆长大的台湾人,彭翊如对大陆的看法当然不同于台湾本地年轻人。但她对台湾也并非全然断了联系,从小到大她每年寒暑假都回台湾,甚至在到达台湾法定打工年龄(16岁)之后,寒暑假还会在台湾餐饮业兼职。对她而言,这些年来周围的大陆同学对台湾的态度、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态度、甚至是台湾上一代人,都因为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了固有认知,或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台声》2017,(5)
<正>2016年,《台声》杂志实现两岸同步印刷,成为唯一在岛内印刷发行的大陆时政类新闻期刊。2017年《,台声》杂志针对不同读者办刊——大陆版、台湾版。为确实办好台湾版,使更多台湾乡亲通过《台声》了解大陆,我们将派出台湾版记者组带你"大陆走透透"。新年伊始,本刊台湾版记者组的首站来到了位于祖国最东北的黑龙江省。我们从大美黑土地开始,一一  相似文献   

18.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顶新为了将世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引入大陆,网罗了许多岛内专业人才和菁英人士,仅研发中心负责产品开发、研制的博士、硕士就有20多位。为使从岛内来的干部安心在大陆发展,集团在天津、广州和杭州斥巨资修建顶新园邸,让干部把妻子、儿女和父母接来同住,并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提供方便。 集团副总裁室协理、经营委员会执行秘书李家群先生是1996年7月来顶新的,此前他曾在台湾的长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20,(17)
正今年是台湾青年、山东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续川"登陆"第十年。10年中,他在大陆立业成家,也因为在大陆创业,与"台一代"的父亲有了更多对话与近距离观察,多了一份理解和读懂。"建议台湾年轻人遇到能来大陆走走看看的机会,不要放过。当你来大陆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在台湾了解的,完全不是真实的大陆。"感恩父辈当年"登陆"的勇气,庆幸倾听父辈建议后的果敢自我"登陆"。如今李续川通过10年在大陆的打拼,不仅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根"与"芽",也成为许多台青来到大陆、了解大陆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21,(7):21-23
正当前岛内疫情持续蔓延,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死亡率持续攀升,但民进党当局仍然顽固拒绝大陆疫苗。在岛内民众的生命与新冠病毒争分夺秒赛跑时,大陆各地纷纷敞开了温暖的怀抱。福建省通过台协组织、社团通知、网上预约等渠道,尽全力为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台胞、台商、台青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便利,为从台湾岛内专程来厦接种疫苗的台胞做出妥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