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朋 《中国民政》2014,(11):9-12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必定是一个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里的法治政府;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健全、法制规范、法治昌明、法律得到普遍信仰的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刊以此为契机,回顾五年来民政法治建设,以启未来。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并部署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监督、确保宪法法律实施的重大任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监督就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法律文本真正变成社会规范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此意义上,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的根本保障。而法治监督  相似文献   

3.
法治博览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措施和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胡建淼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刊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措施和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法治的新时代,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首先,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具体包括: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三是保证公正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开辟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结合省情和实践,作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5.
杨正万 《人大论坛》2014,(12):56-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主题确立为“依法治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法治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法治建设能否带来新的面貌,都离不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树立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来,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该加强还是削弱,在认识上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信访不信法"的涉法涉诉信访,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治的产物,有违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司法行为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事实或社会事件进行法律化处理的过程,而规范所有国家机关信访工作的法规则是低阶位的国家《信访条例》。有人则认为,司法机关应该加强群众信访工作,现实中  相似文献   

7.
孔祥林 《桂海论丛》2002,18(2):91-93
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应当把法律文化的建设放在与制度变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律文化缺乏法治因素的原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进程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建设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法律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16字法治建设方针,实现了从法律经验主义到法律理念主义路径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方针。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律法规基本完善,但是法治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任重道远。地区经济发展与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法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法治建设,因此如何使法治发展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使法治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便成为我们必须深思与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吕忠梅 《世纪行》2014,(11):13-15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系统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思想和重要理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集结号,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以"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相似文献   

10.
正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实现了"有法可依"之后,"法治中国"的美好图景,着力点指向了法律的实施,特别是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方面。司法公正是衡量法治发展的标尺,如今,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对司法公正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如何让司法更加亲民;如何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纳入法治中国建设系统工程,提出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彰显出法治建设的鲜明中国特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从法律性质来看,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软法理论的兴起,为党内法规的法学认同提供了重要方法论依据。党内法规作为一种"软法",不仅具有法的一般功能,落实到与依法治国的互动关系中,还具有三重特殊功能:第一,发挥法治特性,为党的执政行为提供"法"的依据;第二,发挥规范属性,通过塑造法治型政党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第三,发挥价值个性,通过集中反映全党意志,为国家立法提供价值基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党内法规肩负着不可或缺的时代担当与历史使命,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命题,更成为我国法治实践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其他领域相比还很滞后,文化法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更好地依法管理文化十分紧迫。一、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1.立法盲点多。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仅颁布了3部法律,分别是《著作权法》、《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著作权法》不仅仅针对文化领域,也涉及其他领域。我国文化领域还存在许  相似文献   

14.
凌雁 《观察与思考》2014,(12):30-3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一次全会,此次全会,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法治史上,都是一次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会。这次全会,表明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过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是党遵循法治规律、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表明党对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王太高 《群众》2014,(12):8-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反映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认识的突破和手段的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超越和突破。如果说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的话,那么法治体系则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统一的体系,体现了法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  相似文献   

17.
袁曙宏 《当代广西》2014,(22):12-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个重大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法治建设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的深刻揭示,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关键,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4,(31):24-25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从宪法、法治、立法、依法执政等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为此,应当根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强化法治权威和良法善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行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有媒体解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加强法律的实施,特别是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保证宪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这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