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与修德     
养生之道 ,从古至今 ,浩如恒河之沙。就其重要性而言 ,则以修德为上。谈到修德与养生的关系 ,大多数人会认为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 ,或认为即使是有联系 ,也无关紧要。其实 ,修德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下面简要谈一下修德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在一定层面上 ,修德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这是长寿的重要因素。品德高尚的人 ,胸怀坦荡 ,无忧无虑 ,吃饭香甜 ,睡觉踏实。做了好事 ,受到大家的赞誉 ,心情愉悦 ,一生快乐。孔子也说过 :“仁者寿”。相反 ,如果不修德 ,品质恶劣 ,做坏事 ,损人利己 ,损公肥私 ,四邻不和 ,同事关系紧张 ,家庭危机 ,这样…  相似文献   

2.
青年体现中国力量,青春奋斗承载中国梦想。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的系列讲话,总结出"德"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标准。从青年为什么要修德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以此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天普集团董事长李先航和总经理程翠英,是“修德谷”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修德谷”的常客,学习、养生、修行、做义工……享受着《弟子规》《孝经》《了凡四训》等带来的精神食粮,同时程翠英现身说法鼓励并带动亲朋、员工、经销商及经销商的家人们来“修德谷”感受、学习。  相似文献   

4.
王珩 《台声》2018,(16)
正7月13日,2018年全国台联第十五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湖北分营开营仪式在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160余名鄂台青年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又一年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盛事。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昌宏、浙江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郭志高向营员们授旗、湖北省台联  相似文献   

5.
朱克江 《群众》2014,(8):64-65
<正>近年来,盐城相继涌现拾金不昧的环卫女工、暴雨救人的农民工群体、坚持奉献的基层公务员、带病教学的教师、舍己为人的军人等一批重大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近百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苏道德模范、"江苏好人"称号或提名奖,形成了好人频现的"盐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自我革新的变通性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清代以捍卫传统文化的名义,背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行者抛弃守旧的观念,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寻求富国强兵之路,使"海纳百川"的传统精神得以回归。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继续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商贸类高职院校,经过30年来办学的实践和积累,确定了"以浙商精神为内涵,以浙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学院把研究、汲取"浙商文化"的精髓,作为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建造"敬商、重商、亲商、勤商"四大平台,在提高学生创业创新素养、培养"浙商新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2008年,学院"浙商文化"项目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2008年度省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8.
唐昱 《精神文明导刊》2005,(7):54-55,58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数量,尤其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几乎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实力,大企业大集团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支柱和经济实力的象征。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大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础,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大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建构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胡胜 《前进论坛》2010,(6):63-64
<正>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关于传统、关于文化的话题日渐增多。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在来去匆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可谓日益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内驱力是文化,对最终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很多做人乃至做“官”的准则和规范,倘然汰除了其中的封建因素,即使在今天,也还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提出,其目的之一就是加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这种德化德治,无疑是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为“官”者重视道德修养,是使党的宗旨得以实现的前提。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德”,必须把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密切联系起来,用这一重要原则规范自己行动。党员干部只有坚定这一政治信念和党性原则,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镜 《求索》2011,(2):135-136,85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代学者的和谐观《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相互作用的。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类第一次用树叶遮身,羞耻之心便已萌生。自古以来,荣辱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就是一股不同凡响的激流,尚荣知耻、弃恶从善,从来就是为世人所称颂的优良美德。儒学的经典《论语》里,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可见,孔老夫子把知耻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很大,已经提升到治国安邦、惠泽百姓的高度上来了。这一点的确具有先见之明。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周公就明确地意识到尚荣知耻对于国家安定的…  相似文献   

14.
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炜  吴艳 《前沿》2002,(9):62-66
中国创新精神的不足 ,原因之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严重制约。其中 ,崇古、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 ,形成抑制创造力生长的社会心理基础 ;尊崇某些权威的社会伦理 ,成为阻碍个体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行为规范 ;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的社会风尚 ,影响科学精神的确立。面对新世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整合成与“技术创新为驱动”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 ,尤以以下工作最为重要 :培养公平竞争意识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培育法治精神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追求科学精神 ,提供创新的永恒动力。惟其如此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5.
胡发贵 《群众》2012,(9):77-78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讲求和谐的文化,有“和为贵”之说。其实在汉语言中,“和”这个词本身就饱含温情与温暖,象征着圆满与安宁,又含蕴着正面积极、充满希望的气息,读到诸如祥和、谦和、和善、和气、和睦等词时,总令人产生愉悦和美好的感觉与联想。  相似文献   

16.
袁济喜 《北京观察》2012,(12):66-69
现代社会不加控制的飞速发展是危险的,传统质朴的中国智慧就像刹车和方向盘的作用一样,其敬天爱人的仁性精神,直指人心的心性滋养,刚健不屈的人格力量,都会让现代过于浮躁、功利的社会更加清凉平静,培养每个人圆融练达的人格特质和自我澄明的生命智慧,让现代管理高速有效的同时更人性、更和谐。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家族的文化背景对其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韶山毛氏家族在数百年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家族传统精神 ,如勤苦进取的奋斗精神、强悍敢为的尚武精神、刻苦向学的求知精神、成全人格的修炼精神 ,这些都对毛泽东性格特征、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李益荪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在这传统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优秀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着较高文化程度和...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及民族精神三维构成。文化是民族的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认同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美德,才有可能养育起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  相似文献   

20.
蒋颖荣 《传承》2012,(17):48-49
追求幸福,是中国人乐此不疲的永恒主题。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西方价值观受到追捧以及国人普遍感到精神无根的当今社会,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幸福观问题上的思想和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