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航 《理论月刊》2003,(7):76-78
时"以德治国"的一般理解即是"用道德治国",但在同一文本形式中还可以理解为"道德地治国".前者是"以德"的工具性使用,后者是"以德"的内在性使用.本文将借鉴新儒家的理论线索,来探寻儒家思想中"治人"与"修己"的区别,最后辅以西方现代正义理论中正义行为与正义动机相统一的难题来证明现代政府的德治首先是要求政府修德,然后才是人民的修德,所以应该说"以德"的内在性使用逻辑先于其工具性使用.  相似文献   

2.
公方彬 《传承》2012,(19):62-63
民族精神突出文化元素,旧家精神则突出政治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由一统、厚德、包容、勤俭、克己和坚韧等元素构成。美、英、德、法等西方大旧重视强调国家精神。优秀的精神理念,透出人类进步的光芒,成为人类跨进现代文明、引领世界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代育松,重庆钢运置业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年从国企下海办企业,如今在重庆地产界已小有名气。他把企业发展与"德"文化紧密结合,以"明理厚德,热衷精业"为企业发展理念,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打拼,重庆钢运置业代理公司的发展现已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陕北民间艺术社会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青  文杰 《人民论坛》2012,(11):128-129
陕北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输出地。以通常的文化理论视野看,越是深具古典文明的区域,就越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会落后于其他地区,而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此,社会化应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这样的思考,该文分析了陕北民间艺术的社会化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化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大繁荣是文化发展的目标,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复兴的重任,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际,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6.
“富”者,钱多也,物丰也;“贵”者,位高也,权重也,德厚也.人们通常关注了“贵”的“位高”与“权重”的因素,而忽略了“贵”中尚有必不可少的“德厚”的因素.“贵”所包含的“位”、“权”、“德”三要素,以“德”为最.“德”为“贵”之魂.位高德寡,难言“贵”.富裕显贵与否最终取决于“德”之高下.换言之,富裕显贵重心在“贵”而非“富”,厚德彰显出富裕显贵的价值,“厚德”的富有显贵成就人生的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其“崇尚和谐”“注重教化”“以德立法、以法守德”的重要思想时至今日依然璀璨夺目。我们要进一步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为当今法治中国的“制度创新”与“法治教育”提供民族智慧。  相似文献   

8.
杨高男 《湖湘论坛》2006,19(3):42-44
天命、德、礼是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的内质,也是孔子确立理想社会与政治的三个理论维度。正是在寻求和“损益”传统政治文化价值资源的过程中,孔子架构起以仁为价值原点、以心性伦理为价值工具和以政治伦理为价值目的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人可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为政当官.则垂不能一日按德。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看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注意自己的言行,才有好的政绩和政声。“德成以谨言慎行为要”,在道德缺失、道德滑坡的严峻形势下,记得一个“谨”字,育德、养德、修德、成德,善莫大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通过多次讲话、演讲、回信和座谈等形式表达了对于广大青年的关怀和期望,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青年修德的思想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为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着重思考和回答了"青年修什么样的德"、"青年为什么修德"和"青年怎样修德"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指导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勤于学习求真,矢志艰苦奋斗,做"信仰型、修德型、学习型、奋斗型"青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先贤以"德"论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认为"德"是实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企业兴旺、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指引铁路企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是维系干部职工的精神纽带,是开展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点文化建设的哲学概括、文学提炼和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政者,正也。”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古往今来,做官与做人向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任何事情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从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到毛泽东指出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无不在讲做人的重要,而且都把修身做人放在了第一位。身处领导岗位的干部如何立身做人,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1,(24):64-65
德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漫长的历史积淀了德清深厚的文化底蕴。防风文化、游子文化、"瓷之源"、"前溪歌舞"源远流长。今天,德清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再次孕育了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文化——钢琴文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中国钢琴音乐谷"是德清的又一张文化名片。德清与钢琴的不解之缘还得追溯到20多年前,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清县洛舍镇就建立  相似文献   

14.
自胜者强     
作为一名干部,虽然职务有大小,分工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德”的约束。人们常说的“先做人后做官”,就是强调为官时不能忘记修德,以德润身才能以德应事待人.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干事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15.
姚奠中先生是山西大学著名教授、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蜚声海内的学界泰斗.作为民主革命先驱、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招收的七名研究生之一,也是当今唯一健在的关门弟子,姚先生虽年逾百龄仍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一生以弘扬章太炎人格精神与治学精神为己任,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善教爱国,倡扬国学,道德文章堪为典范. 道德文章,是历代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司马光把"德"作为人才与治国的最高理念,认为"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可见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在文化创造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孝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根基。而在现实中,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孝道颠倒、孝道沦丧已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青岛胶州市铺集镇党委和政府自2005年以来对“以孝治官”与“以德化民”的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创造了“德孝文化”建设的三大品牌,即德孝文化生产力品牌、德孝文化信仰品牌及德孝文化党建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17.
儒家举贤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不仅具有选拔人才的政治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教化意蕴。传统儒家认为:贤能者善教,能够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教人;举贤能本身具有导民德、正官德、养士德的教化功能。察举制和科举制是儒家举贤能思想的制度化实施,教化的推行主要通过选举的标准、内容“导”化,选举的过程方法“感”化,选举的结果“诱”化三种途径。深刻认识举贤能的教化功能,有助于当前的政德、民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经受了极不平凡的历史考验,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得以再次升华,而且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由文化价值观所涉及到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恰是刚刚经历了中国与西方某些势力的价值交锋之后,这场地震提出的文化与价值问题,这些价值议题的影响,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华民族信奉仁爱的宗教价值和理想,以自强不息、厚德栽物作为其民族精神,以平等作为其政治追求,以和谐作为其文化精神.仁爱、自强、厚德、平等、和谐,就是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文化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设"一带一路",什么文化先行?是和文化。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了一个普世真理:人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成、天和日月明、地和万物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总结起来,离不开12个字:厚德做人、和合做  相似文献   

20.
苏红丽 《求索》2011,(6):119-120,179
本文采用法律人类学的方法以凉山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多元法律文化背景下彝族传统法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指出凉山彝族"德古"是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代表者、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的存在实现了彝族法文化和国家法关系上法治资源的整合,进而维护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