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社会实践说”在中国美学界是一个很重要的流派。由于这一流派主要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人化自然”的理论,所以他们在创立美学理论体系时,虽有不少可资借鉴的东西,但也确有许多无法克服的难点。本文提出三点质疑,向美学界求教。 一、整个自然界都“人化”了吗? “社会实践说”认为:“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唯一的自然形式。“无论哪一种美,都必须有感性的自然形式。一个没有形式(形象)的美那不是美。这种形式就正是人化的自然”。(引自《美学》第三期第17页)我认为,这种把“人化自然”看成是美的唯一的“感性的自然形式”的观点,将会遇到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因为,人们会问:如果“人化的自然”是美的唯一的感性自然形式,那么,非人化的自然界有没有美呢?要说它没有美吧,那是明显的不合实际。古今中外很多美学家都承认“非人化的自然界”有  相似文献   

2.
李翔德 《前进》2003,(8):25-27
伦理美学,是伦理学与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重要甚至核心的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伦理美的定义、本质、范畴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美是能给人以愉悦的有意味的形式,伦理美则是既能给人以愉悦又能给人以利益的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是一种行为美、人格美、关系美,因此也是一种过程美———在行为的过程中显示的美。伦理美学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其重要内容就是诚信。诚信是伦理美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作为伦理美基础的真问题,是老子提出来的,他认为“礼崩乐坏”是由统治者的“伪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美的本质问题在五十年代曾争论得很热烈,近年来美学研究形成热潮,但谈这个问题的却很少。本文想从美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角度谈点看法,并就此与朱光潜先生和李泽厚同志商榷,希望得到他们两位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一) 在我国美学界,除个别同志外,一般都主张从人类实践中去探索美的秘密,并且都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人化自然”的著名论断看作对美的本质的基  相似文献   

4.
“雷锋精神”的内涵何在?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讲话中,已有很好的概括,这里恕不重复。本文只想从美学角度探讨“雷锋精神”的重要价值。首先,“雷锋精神”触及到了美的最深层的根源,展现了美的本质。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观告诉我们: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产生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又是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美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早的存在领域。雷锋  相似文献   

5.
社会美包括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工艺美和生活美两个部分,共同特征在于:以“善”的形态表现“真”的内涵,其实用功利性相对突出。自然美从总体或本质上看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使本来威胁和限制着人的陌生、可怕和异已的自然界变成了对人有利、可亲,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人化的自然界,从而诞生了自然美,它以“真”的形式表现“善”的内容,合规律性中积淀着合目的性。艺术美作为一种物态化的心灵自由的形式,其内容是对社会美的自觉反映,其形式是对自然美的自觉运用,因而是美作为“自由的形式”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6.
西方美学的美本质研究有其独特的哲学背景,具体而言,西方哲学史有一条“本体论──认识论──本体论”的脉络。以此为基础,西方美学对美本质的研究也就有着浓厚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的历史气氛和文化传统,当代西方美学的主观性、相对性和非理性倾向并未从根本上走出西方哲学的二元论传统。  相似文献   

7.
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书俊 《岭南学刊》2003,1(3):37-40,48
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是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目前,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物质”、“劳动”、“实践”、“生活”等等,从不同方面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应是“一”,而不是“多”。只有正确把握“能动的”自然的“先在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的真正意义。也是避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归结为实践的“本体化”、单纯的“社会性动物”以及缺乏客观性的“社会精神生活”的要害所在,从而使我们正确确立人与自然、人…  相似文献   

8.
“物质”是人之存在的“本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9,22(4):43-47
存在论承诺是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根据我的解读,马克思是将“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感性生活”确立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基础就是“感性生活本体论”。那么,“物质”何以不能成为人之存在的本体呢?从理论上说,人的“感性对象”≠“感性活动”;从现实来看,人的“直观形式”≠“人本身”;从本质上说,人的“存在”≠“物质”。因此,“物质”作为人之存在的“本体”不能成立,马克思人学本体论不能归结为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他的第二部哲学大作《辩证理性批判》中所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史人学”的出发点,寻找其思维发端,...  相似文献   

10.
黄有东 《理论月刊》2006,(11):54-56
“:美学研究对象”即“美学对象”,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体对象;二是文本对象。传统美学把“美”作为“本体对象”基本上无疑义,而把“艺术”等作为“文本对象”却有不妥之处。美学的文本对象应该从传统的“艺术”(包括“自然”),转换到“文化”(包括相对应的“自然”)来。文化美学就是以“文化”(包括“自然”)为文本对象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审美化教学及其课前的美学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昊 《青年论坛》2003,(1):111-112
审美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其知识的传授 ,能在很大程度上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是融生活美、艺术美、科学美、自然美、道德美和创造美于一体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审美化教学课前的“美学施工” ,包括教师对受教者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深切把握 ,从审美角度对教材的深研与领悟 ,以及对教态美的精心设计。审美化教学旨在培养既善于哲学思考又长于审美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一 80年代的中国美学研究,由多层面、多视角的理论探讨,打破了以往美学僵守一域的局面。当时,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展开的种种美学探讨,曾经给国内美学研究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本文认为,在美学界围绕出自《手稿》之“美的规律”的争论,也存在着一个人为的“误区”,其“误”便突出体现在美学家们把《手稿》里一个本不复杂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了。因此,澄清“美的规律”问题,对于我们发展今日中国之美学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其中有关“美的规律”之原话如此:“……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如何定位自己美的坐标,如何辨析各种思潮和时尚的影响,更加虔诚地追寻人之美的意旨与底蕴、领悟人之美的内涵和魅力?我们从人体美和人性美的角度,重申和反思人之美的内涵,审视男女角色在这个时代的变异,认为人之美具有不随时尚而变的恒定指标和原则,倡导一种真正永恒的人性之美。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美学理想,奏响人性的华章。  相似文献   

14.
“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跨越青年黑格尔派用哲学词句所堆砌的“抽象的人”的思想武器,其不仅在反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人学空场”的同时开启了人学研究的唯物史观视域,也在揭示人类解放的两大要素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追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秉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成为当今探索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因此,全方位把握“现实的个人”思想,不仅是在增强文本与现实对话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指导我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21,(2):6-6
美从何处寻?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美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美,令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人生.社会层面的美,往往会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感动。2020年10月以来,我们追寻着“最美基层民警”学习宣传活动的脚步,去寻觅警营中那些美的身影,去寻找那些灵魂深处的感动。  相似文献   

16.
美的本质:消解、追问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本质:消解、追问与回归邹诗鹏自现代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及分析哲学发展以来,传统西方美学所探讨的美的本质受到了整体性的消解:费希特肇始的“自下而上”的实验主义美学革命表明,不存在脱离具体艺术经验的美的本质,“美是什么”不取决于形而上的先在判定,而是取...  相似文献   

17.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任何物种的尺度”、“内在固有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这三个重要概念,如何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能否正确理解马克思光辉美学思想的关键。也是能否顺利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关节。近几年来,国内美学界对此进行探讨和争论。各家的见解确实各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总体上看,各家的见解却都未必是正确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人们失误之处入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兼与  相似文献   

19.
兰明 《前沿》2008,1(3):26-29
人在“面世”时,只是自然人,是小写的人;人只有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人文教化的活动中塑造和积淀了社会本质时,才成为大写的“人”。在从小写的人走向大写的“人”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人文教化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哲学的塑造作用功不可没,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入骨髓的,它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完善的人格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人成为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学者马歇尔·伯曼把人类后现代性的"终结"图景武断地归功于马克思的肇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纯粹的谬论.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的理想主义的思想者,他的一系列经典文本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现象的深刻批判,的确开创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声:同时,马克思提出的实践生成论思想--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价值选择的结果,而且需要一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过程--始终充满了深刻的人学意蕴和辩证智慧:而且,马克思还解决了"历史之谜的解答"问题.即通过"共产主义运动"而实现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实现人"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即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从而也预示了人类-人性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即人向自然-感性的"复归"、人向个性-自由的"复归"、人向艺术-审美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