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警先生是西南政法学院著名教授,他一生献身于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事业,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当我们慕名采撷这方面的先进事迹时,他那清瘦的面庞略带谦色地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丁,的确没有超人之处,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了我应该做的一点工作,如果贵刊要发表关于对我的报导,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千万不要有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2.
钱端生教授,是闻名中外的法学教育家。半个多世纪来,他在法学教育领域中辛勤耕耘,为祖国培育了大批人才,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著名的学者。如今,八十四岁高龄的钱老堪称是桃李满天下。钱老生于一九○○年。在青年时代,他发奋苦学,立志以自己的知识振兴祖国。一九一九年,钱端升考取了清华大学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到美国求学,主攻政治学。一九二四年,二十四岁的钱端升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担任了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因为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很快便赢得了同行与学生的尊重,并在教育界享有很高威望。一九三四年,日寇进逼华北,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民党反动政府却一方面一味对日妥协,以卖国为能事,另一方面,加紧对  相似文献   

3.
吸烟危害健康,这一常识应该说已经家喻户晓,媒体对此也有广泛的宣传,全国各地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也愈来愈普遍。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吸烟的人数并没有减少,青少年和女性吸烟的反而愈来愈多,受二手烟危害的公民3年内增加了2亿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的控烟效果微弱。原因有很多:法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控烟社会氛围,烟草财政,公民素质参差不齐等等。毫无疑问,在控烟问题上,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在控烟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作为律师,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和许多奇奇怪怪的事,办过的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而唯有赵书勤的遭遇在我的脑子里定格,促使我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赵书勤的案子在钟祥柴湖搞得轰轰烈烈,在荆门地区“富有盛名”,在湖北也是“小有名气”,尤其是在政法界、律师界,五年的辛酸、五年的奔波;五年的屈辱,五年的企盼;五年的磨难,五年的期待,多少风风雨雨的日子呵,赵书勤终于盼来了一个结果,一个说法。翻阅案卷材料,回想整个办案过程,掩卷沉思,我不禁为赵书勤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不禁为他的遭遇而愤慨万千,我在心底说…  相似文献   

5.
刘隆亨 《法学杂志》2001,22(6):80-80
今年 1 0月 1日是法学理论家、教育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市法学会首届会长兼法学杂志社社长 ,陈守一同志 95周年诞辰。为纪念陈守一杰出的法学理论成就和高尚师德 ,北京大学法学院于 1 0月 31日召开了“纪念著名马克思主义法学家陈守一教授诞辰95周年学术思想研究会” ,以追思他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陈守一 1 90 6年生于江苏邳县 ,1 92 9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科政经专业。 1 92 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后与党失去联系 ,复于 1 939年重新入党。在“文革”初期 ,因拒绝康生的多次引诱和恐吓 ,不予“揭发”北京…  相似文献   

6.
孙亚明教授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现担任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孙老年事已高,但见其思维敏捷、步履轻快,使笔者感到惊讶。孙老似乎看出我的心思,解释道:“我是1913年生,眼瞅着就到75岁了。我一生中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体育锻炼。直到现在,每天仍坚持清晨户外活动一小时,中午从我住的14层高楼的底层一直爬到顶层。看起来生命确实在于运动啊!”接着,孙老回忆起他的生平,情随事迁,再现了那战乱、艰辛、拼搏的昔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诉法学著名教授柴发邦同志,质朴而含蓄,从不愿在公开场合显露自己,致使许多人与他虽相识,却不知他就是蜚声中外的我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民事诉讼法》的主编。我们慕名来到柴老师的家中访问,只见他的寝室陈设无华,除一台彩色电视机外,其它的箱柜都算不上新颖,然而,有谁会质疑,柴教授的法学华篇就是出自此陋室。我们的一席谈先是从柴教授著书立说开始。柴老抱着不到两周岁的小孙女靠坐在缝纫机前的木凳上,一面用手抚摸着孩子柔软的头发,一面慢声细语地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有长足般的进展,这是与中央领导同志重视法制建设分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7日,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朝阳法学研究中心三个单位联合于北京市法学会召开了纪念陈守一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到会学者、专家有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原国务院法制局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琬钟,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黄景钧,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兼秘书长周道鸾,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隆亨,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守文,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副司长姜晶,北京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云阁,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成员董良翚(董老女儿),朝阳大学校友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在沪上,提起祝文清、李坚生、石圣钰等一批因贪污受贿而被绳之以法的贪官,可谓是人人皆知。然而,对于侦破这些案件的检察官们,知晓的人并不多。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贪检处副处长徐金贵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 1985年,21岁的徐金贵踏进了檢察机关,走上了同犯罪分子作斗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1,(6):6-10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中,我国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各项得分均为倒数。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0月 1日 ,是陈守一教授诞辰 95年周年。北京大学举行了“纪念陈守一教授诞辰 95周年学术研讨座谈会” ,缅怀和纪念这位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法学教育学。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陈守一教授长期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他曾任司法部教育司司长兼中国司法干部轮训班主任和中国新法学研究院教务长 ,并在董必武同志的直接领导下 ,参与了筹建中国政法大学的工作。 195 4年 ,受董老委派 ,他又出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主任 ,为新中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初创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  相似文献   

12.
13.
“徐开墅”这个名字,在法学界是广为人知的。整整50多年的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徐先生赢得了广泛的声誉。50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徐先生是怎么走过来的?在漫长的治学生涯中,徐先生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阳春3月的一个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轻轻敲开了徐先生的家门。在书房里,我看到徐先生正在伏案写着什么,宽大的写字桌临窗而放,两边都可以坐人。我马上意识到,徐先生可能常在这里面对面地给研  相似文献   

14.
周恩惠 《法学杂志》2007,28(6):157-160
北京大学已故的陈守一教授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主要奠基人.早在建国之初,奉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同志委派,担任北大党委常委兼法律系第一任主任.他是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家,有着丰富的革命经历;他毕业于老朝阳大学法科政经系,学识渊博,法学造诣精湛;他教德双誉,在他的荫庇与教诲下,学业有成的法学人才不计其数,其中许多人都成了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15.
清明节前夕,我陪同北京市法学会副秘书长彭尔琨同志,远道赶来北京大学所在地的中关园,访问了著名国际法学家赵理海教授。走进他安谧恬静的书房,一眼就见到一盆叶翠欲滴的瓜叶菊,摆在写字台附近的窗台上,一簇淡紫色的小花迎向窗外的明媚春光,它跟主人一样温文尔雅。赵理海教授谦逊地说:“我是大学里的一个普通教师,虽说教了四十余年课,可是没什么好说啊。”在我们请求下,他比较详细地讲了他是怎样开始学法的,又是怎样当教授和著书立说的,以及近年来出国讲学和参加外事活动的情况。在与赵理海教授一席长谈过程中,我们领略到这位学者的渊博学识,是向几乎一生的时间顽强索取的。在他身上仍保持着中国老一代知识份子那种一身正气、铮铮铁骨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两座山碰不到一起,两个人容易遇到一起”。我们早就想访问广州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我国著名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家夏书章教授,怎奈路遥事忙,只好一拖再拖。说来也巧,于去年岁尾,全国政府法制工作理论讨论会在桂林召开,会上见到了这位谈吐文雅,仪容不凡的老学者。会议中间,夏老既要参与大会的领导工作,又要在休息时间接待法学界的许多新老朋友,难得有闲,但他竟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了我的请求,答应了我的访问。  相似文献   

17.
早就有个愿望,想去访问北京大学法律系的芮沐教授。人们告诉我,芮先生是位“大忙人”,别看他已七十六岁高龄,可除了研究和教学外,他还担负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因此想见他恐怕不易。果然,我几次前往燕园趋访,都未能得见其面。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仍有着如此旺盛的工作精力,着实令我惊讶。十月的一天,我见缝插针,终于在一次会议之余与芮沐教授见了面。芮先生鹤发童颜。声音洪亮,只观其面,无法想象这是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见面后,我感到人们向我介绍的  相似文献   

18.
我曾见到过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报告,其中将一位国际私法的权威学者誉为“国宝”。这位“国宝”,就是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武汉大学法律系名誉系主任、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和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并被国务院聘为经济法规中心顾问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法学组委员的韩德培先生。他有威望,有地位,也有坎坷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在强手如林的报刊界,有一名“新生儿”呱呱坠地。她,就是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创办的《检察风云》月刊。《检察风云》的前身是《上海检察》,试刊于1992年1月,到1993年10月更名为《检察风云》后公开发行,至今已走过整整五年的历程。五载春秋,五年风雨,此中甘苦不言而喻。回想当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以反腐败为内容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活动十分频繁。10月25日至31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10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一次缔约国会议在约旦举行,等等,充分体现了国际刑事法律在维护国际社会稳定与安全方面的作用。与之相适应,国际刑事法学研究也日趋成熟。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国际刑事法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文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