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手编织好生活现在,农四师七十七团许多女职工已意识到想致富就得当多面手。这不,前不久该团工会搞了个“绣品、编织、刺绣展”,全团迅速掀起了手工绣品、刺绣热。看这些闲不住的女工们,她们忙完地里忙家里,忙完手头活儿又忙编织、刺绣加工活儿。该团八连年仅20岁的女青年吐孙古丽带着4 位姐妹开了一家专门手工缝制和刺绣民族服饰的店铺,生意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月3日,五师九十一团60余名手工编织爱好者参加了该团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巧女手工编织培训班,为团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的平台。此次培训内容以串珠为主,同时还普及了编织、十字绣、刺绣等多种手工技艺的理论知识,培训老师现场讲解并操作示范手法技巧,手把手地纠正学员们的姿势,指导她们进行练习,学员们一边拿着串珠编织,一  相似文献   

3.
<正>8月1日,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幕。大会以"奋斗逐梦·绣美山河"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高峰论坛、参观考察、研讨交流,深度挖掘中国手工刺绣的传统文化内涵,彰显手工刺绣的时代价值,发挥蒙古族刺绣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打造"草原丝路"文化新品牌。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中国纺织工  相似文献   

4.
八十三团四连新工人杨俊启说:“现在要我离开四连,我才舍不得哩。” 1992年,杨俊启和爱人、父亲一起,从河南老家驻家店来到八十三团,被分配到该团四连,和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需要突破的是如何与科技融合,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创意开发出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让王府刺绣传递出时尚气息,并借助"互联网+"的快车,让刺绣产业走得更远、更长。——白晶莹做工精美的工艺包、抱枕、桌旗、五彩缤纷的挂件……一件件极具图什业图王府刺绣特色的手工刺绣品,前些天在2018深  相似文献   

6.
"不离乡土,不花一分钱成本,仅凭一双手就可以实现月入千元甚至万元."几年前,这样的好事是汶川数千名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村民们从事的是一种手工活,叫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的合称.二者均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不仅与藏族、羌族群众生活密切,还更能代表藏羌文化与世界对话.  相似文献   

7.
正1月5日,笔者从八师一四四团工会、妇联获悉,该团工会、妇联在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3月3日期间,联合对该团1256名一线女职工开展第20期"科技之冬"实用技术、法律知识培训工作。据了解,此次培训的内容有推广种、养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指导女职工手工编织等,为丰富女职工业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一线女职工多元增收打好基础。同时组织一线女职工认真学习《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女职工法律维权意识。该团工  相似文献   

8.
正3月9日,五师工会与九十一团工会在师党校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一期中式烹调培训班,参培的44人都是来自基层连队的职工。在该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下,该团举办多种形式的电商培训班,教会广大职工如何在网上开店,如何经营,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手工制品通过网络这一平台销售出去,为广大职工增收致富拓宽渠道。为进一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五师八十六团投资1000万元,在博乐市东郊兴建的"少数民族风情一条街"即将完工,为该团30余名少数民族女职工优先租赁到店面,有了创业增收的平台。10月26日,该团五连职工迪丽拜尔·达吾提忙着盘点整理自己的毛衣编织品,再过几天,她的编织店就要搬进风情一条街隆重开张了。"谁能想到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呀,团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农二师二十九团工会深入开展了"抵御金融危机、向祖国60华诞献礼"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并以促进职工增产增收致富为突破口,以群众性参与抓好该团的"标准园、示范园、攻关园"三园建设和"四田"建设为主体,有力地促进了该团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二师三十三团工会以党群共建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突出"四抓",全面推动"女工之家"建设。"四抓"即:抓宣传,营造氛围。该团工会紧紧抓住党群共建和创先争优的契机,将"女工之家"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合力推进"女工之家"建设。抓调研,摸清需求。该团工会组成3个调研小组,分头对全团各基层单位"女工之家"经费落实、设施配备、活动开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最近,农二师三十团工会主席张秀琴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园三连职工杨文华家中走访,向这位家庭困难的职工送去生活用品,同时递上印有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的"工会联系卡",叮嘱他有困难找工会。这是该团工会正在深入开展的结对帮扶、情暖职工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团工会要求全团所有的基层工会干部扎实开展"四必访、四必  相似文献   

13.
<正>农八师一四七团工会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巧施"四剂良方",为工会干部"强筋健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使之有效地协助党政领导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该团工会使用的第一剂"良方"是整章建制。为了提高各级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该团工会出台  相似文献   

14.
正"布依手工刺绣十分精美,一定有光明前景。"见到韦波时,他正和妻子王伟鲜坐在纺车前谈论如何把布依刺绣发展壮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一路走来,韦波吃尽了苦头。回首自己的创业经历,他感慨颇多。2004年,为了生计,韦波曾尝试去浙江打工,但是并不顺利。回到家乡后,韦波结识了妻子——布依族绣娘王伟鲜,就一起做起了布依刺绣加工生意。2013年,韦波用积蓄在家乡普安县江西坡镇租了一间门面,开起了布依族服饰加工厂,  相似文献   

15.
巧手男     
正打毛衣、刺绣并不是女人的专利。家住农二师三十团社区49岁的贾延森爱上打毛衣、刺绣等手工,他练了一双巧手。近日,笔者见识了贾延森的巧手,贾延森有着一双粗壮的大手,但这双大手拿着几根毛衣针,顿时就变得灵巧起来。当笔者问起他打毛衣的原因时,贾延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要是别人知道我会打毛衣,有些不好吧。"虽然口中这样说,但一提起打毛衣来,贾延森便来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贵州通过参与手工业而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01万人,人均增收5000元。一个中等技能的绣娘年收入可达3万元,"美丽脱贫"正变为现实。4月1日,一条新华社刊发的《贵州绣娘将"指尖上的幸福""秀"到联合国》的消息在朋友圈里热传。消息称,凯里市季刀苗寨陈琴所在的刺绣合作社接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笔苗绣采购订单,她和合作社的妇女正加班加点赶制作品。贵州大山深处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作品亮相国际舞台,这得益于贵州深入实施的"锦绣计划"。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以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为切入点,把女职工增收致富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女职工素质培训活动。该团女工委在女职工中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程";利用"职工学校",举办女职工种植业、养殖业、手工制品等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对女职工进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为拓宽少数民族妇女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实现不出家门就能增收致富。2018年12月9日,三师五〇团少数民族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在该团夏河社区正式开班,来自连队60多名妇女参加了此次培训。冬闲变冬忙、冬忙忙充电,该团组织此次少数民族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特邀六师五家渠市新湖农场金艳手工编织合作社理事长王金艳和另一名手工编织能手前来授课。老师们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物与步骤相统一的办法,对参训学员详细讲解编织步骤,使很多妇女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培训现场,老师手把手教授学员们穿珠收线、花色搭配、造型技巧等编织  相似文献   

19.
"非常感谢工会,我这个困难户,两个孩子还能一个读研究生、一个读本科,这一切全靠工会的救助和支持。工会帮我家渡过了重重难关。"这是前不久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干部到四连检查时,特困职工曾令元满怀激情,对前来看望他的该团工会领导说的肺腑之言。多年来,该团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团党委和工会对贫困职工关怀送到家、传到人,让改革开放、团场发展的成果惠及贫困职工,工会成了贫困职工的"引路"者。该团工会完善帮扶长效机制,把"年终慰问"变成"常年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心中  相似文献   

20.
农二师二十四团20个基层单位职工(职工)书屋60万元书籍已在2月初全面配发到位,近日,该团四连的"职工书屋"就迎来不少的读者。随着团场"三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团场职工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近两年,该团各连队陆续建起了"职工书屋",它不但让职工从中学习掌握了各类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