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涌现出了一批头脑灵活、目光敏锐的知识型职工,他们看科技书种地,靠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成为众多职工学习的榜样。三连职工游精国是该团出了名的科技致富能手,他特别讲究科学种  相似文献   

2.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库鲁克库姆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铁干里克,是一个风头水尾的地方,风沙肆虐,环境极其恶劣,这里也是二师三十四团驻地。恶劣的环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可三十四团十连职工方再富1994年从四川老家来到这儿承包土地,一干却是20个年头。他和妻子孙先群一靠团场优惠政策、二靠勤劳,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承包的80余亩棉花,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致富能人"。如今,他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76岁的曹学春曾是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站长,1998年退休后,他谢绝企业高薪聘请,投身于全县果树栽培试验中,在大山深处的7400多个果园间一干就是16年,成功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了"燕红桃""寒富苹果"等耐寒品种,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路。新品种果树"落地开花"宽甸地处山区,过去水果种植品种单一,只有零星的老品种苹果、桃子,难以形成规模。上世纪90年代,宽甸把开发山区资源、发展鲜果生产作为重点项目,引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7,(2)
在通化县大安镇上四平村有一位农民党员刘吉春,今年38岁。几年来,他靠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他那古铜色的脸庞,记载着长年的艰辛和劳累,也镶嵌着刚毅与执著。"致富不忘众乡亲,好事做遍小山村",既是上四平村村民对他的真心赞扬,也是他不辞辛劳为民办实事的真实写照。他无愧于县委授予的"农民党员致富标兵"的光荣称号。十几年前,刚走出校门的刘吉春看到家乡百姓生活贫困,有的村民连孩子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他便暗下  相似文献   

6.
正王乐义,中共党员,山东寿光人。他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他无私地将大棚技术在全国推广,使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被誉为"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7,(13)
几年来,双辽市委着眼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坚持不懈地实施党内扶贫致富工程,使贫困党员走上了致富道路,并初步探索了一条"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前,农十师一八三团“科技之冬”活动中,又一批致富的新职工走上讲台,向人们现身讲解自己扎根团场的“致富经”,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在农二师且末支队有一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致富能人叫贾玉伦,貌不惊人的他作为从四川来疆安家落户的一名职工,坚持靠勤劳和智慧致富、靠科技致富,靠政策致富的信念.他积极参加团连两级科技培训,并利用冬闲、农闲学习关于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技书刊,把所学的新技术、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种植和养殖方面,潜心致力于走种养结合之路,从而走上了的富裕路,成为职工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朝荣,一个乌蒙汉子,秉承着"只要生命不结束就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信念,将一个曾令人生畏"不适宜人居"的海雀村,变绿、变富。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中,他为群众服务的心始终没有变。同样作为党支部书记和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虽未曾谋面,但我与他的处境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不曾被家人理解、带领群众致富过程中也曾陷入低谷、又曾因群众认可而  相似文献   

11.
九师一六八团把培养开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的"科技二传手"作为建设新型团场的关键环节来抓,让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就像球场上的"二传手"那样,在团场职工致富的舞台上"传、帮、接、带",带动一批职工走上致富路。据了解,该团每年都要利用团、连科普阵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对职工进行种植技术、畜禽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  相似文献   

12.
杨一  张玮 《新长征》2012,(3):45-45
实施“三项工程”以来,通化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创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健全完善党员创业帮扶机制,鼓励党员带头发展项目,使一批批党员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军事学院刚刚创建时,经中央军委批准,曾吸纳了近600名原国民党军队中起义、投诚、被俘的高级军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学的主要力量。这部分教员曾被称作"旧军官",后来,为了回避其历史出身,又改称为"非党教员"。此后,随着南京军事学院自己培养出的党员教员一批批走上教学第一线,以及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军任教,"非党教员"的数量和比例遂逐年减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上级安排转业到原籍或江苏省、南京市的人民政协等单位工  相似文献   

14.
<正>沈浩挂职小岗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6年间,推动小岗村走上了致富道路。村民三次集体摁下鲜红的手印,要求留下这位"离不开的好干部"。2009年11月6日,他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15.
赵爽 《兵团工运》2021,(5):27-28
张拥军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事,在四师七十六团很多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2020年12月,张拥军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他多年干事创业、帮扶他人的褒奖. 艰苦创业 开办养殖合作社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正多年来,彭阳县依靠"领头雁"带领群众致富。"一个好支部,带富一方人"。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打造致富带头人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七一"前夕,记者深入彭阳县红河、城阳、新集、白  相似文献   

17.
退伍军人陆鹏是沈阳市康平县方家镇王家村的一名普通党员。改革开放以来,眼看着许多人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心里十分着急。他虽然不怕吃苦,但由于既没有致富项目,又缺乏资金,多年来他不得不苦熬岁月,黧黑的脸庞上布满愁云。因为生活拮据,陆鹏感到自己很难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2001年,村党支部动员  相似文献   

18.
在大安区团结镇莲花村,一提起陈林,村民们无不称赞这位农民党员.是他,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村民走上了种姜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农十二师五一农场七连职工田兆齐,经营机车、承包土地,在农场开展的各种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应用进程中,始终率先示范。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引领身边的职工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一线职工党员丁武奎,2010年种植的74.7亩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籽棉34吨,平均亩产籽棉456公斤.2010年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这些年,丁武奎通过科学种田,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他是连队的"一面红旗",是大伙信服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2003年以来,丁武奎连续7年被团评为"植棉能手",多次被团评为"致富明星"、"先进生产者"、"五好家庭"等多种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