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午下班的路上,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是父亲打来的,心想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在我印象中,父亲除了家里有急事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况且我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总是问我和媳妇工作都还好吗,问我儿子的学习情况,再就是说家里一切都好,没有事不要经常打电话,浪费电话费,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2.
亲情无价     
野平 《党课》2011,(8):81-81
根据单位的工作安排,这个春节我又不能回老家去探望居住在远方的父母了。为了表达自己对父母深深的内疚和思念之情,我一改过去打电话向父母请安的习惯,专门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还给父母各买了一件太空棉袄邮寄过去。  相似文献   

3.
鸡公山夏令营闭营以后,有一位重庆来的孩子,因为火车线路的问题,比别人晚走一天。我碰到这位孩子,问他:给家里打电话了吗?他说:昨天打了,今天没打。我问:为什么?他说:带的钱不够。带队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其实这孩子家里挺有钱的,家产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但是这次出来参加夏令营,父母给的零用钱只有20元。 这是一对聪明的父母。 北京,有一对夫妇买福利彩票,中了头奖。当工作人员找到他们,通知他们去领几十万元奖金时,这对夫妇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知道。 这又是一对聪明的父母。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4.
正离开家乡只身异地工作已有10年,因相隔千里之遥,很少回家,平时只能用电话与家中父母联系,且基本上都是我打去电话问候。母亲偶尔给我打电话一般也只在晚上或休息日,有时她得知我在上班后,就匆匆挂断。她的说法是,怕打扰我工作!我家世代务农,以前从没有出过吃"皇粮"的公职人员,所以母亲  相似文献   

5.
《党课》2020,(1):106-106
收到快递后的“灵魂三问”一般是这样的:快递收到了吗?开始退货了吗?被卖家花式索要好评了吗?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抱怨,称购物后遭到卖家花式催好评:“好几家店铺的客服各种发短信、打电话、留言催我给好评,难道消费者连选择给不给好评的权利都没有了?”有调查显示,85.3%的受访者遇到过服务者求好评的现象,60.5%的受访者遇到过有偿求好评的行为。在烦不胜烦之后,大多消费者选择“息事宁人”给好评。  相似文献   

6.
政策答询     
原行业统筹企业职工 退休后,独生子女 父母退休待遇不给了吗? 我是一名煤炭企业职工,有一个女儿,而且领了独生子女证。退休后,单位每月给我增加5元退休费。可是这5元钱,近几个月却不给了,我问单位领导,说是有规定。请问,他们这样做对吗? 阜新 顾振和 顾振和朋友,从你的信中,得知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其身心、学习、成长都出现了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固镇县"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我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官腔标本     
湛江一位副检察长对打电话要求采访的记者说:"你怎么可以随便打电话给我这个政法机关的领导?一点儿规矩都不懂!"这位副检察长的话,给世人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官腔标本. 何以见得?因为他的这句"名言"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今日官腔的所有特征.即:一是对下,二是炫权,三是拒民,四是忘形.  相似文献   

9.
偶然去一位老板朋友的公司玩,发现他用半个早上的时间在打电话:"老张呀,儿子上幼儿园的事情搞好了吗?王姐,还胃疼吗?小岳,猫做绝育了吗?"我失笑,这是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会客厅里接待了一位来自家乡的客人——族侄毛特夫。在亲切的交谈中,毛泽东询问道:“二哥还在吗?家里还好吗?”毛特夫回答说:“还在,他身体比过去差了一点。家里人还好,后人都不错,都参加了革命工作。”毛泽东听了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出身寒微,没有名门望族的诗礼簪缨传奇,也无光耀史册的先辈荣光。忽一日,收到安丘市政协编辑的文史类刊物《渠风》,看到一篇文章《我的革命生涯》,作者杨诚锡。名字咋这么熟呢?打眼一看,这不是我的堂舅吗?没看文章,先看黑白照片,果然是他。他有啥革命生涯?等我读完,大吃一惊。赶紧打电话给我的表弟杨贵泽,表弟说:"杨诚锡是老革命,他儿子  相似文献   

12.
饭局     
正说出来不怕笑话,在单位当了大半辈子科员,平时我不请别人吃饭,也不会有人想到请我吃饭。好在我生性喜好清静,倒也落得个悠然自得。可是最近,这种情况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大前天,平时见面都不大说话的安全科金科长突然打电话给我:"王哥,晚上有安排吗?想请你吃顿饭。"我一时脑子停转:"不用,不用。"金科长却说: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3,(2):48
父母的"嗦"、"多事"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作为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以下是网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嗦;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相似文献   

14.
想知道自己的寿命会有多长吗?可以打电话给美国的珀尔问一问。据说这位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对人体有益的举止和对身体不利的行为,并根据医学方面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个计算人的寿命的公式——如果是男性,以86岁作为基数;如果是女性,以89岁为基数。然后依次回答以下21个问题,并逐项计算:  相似文献   

15.
结婚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就很少回父母家里。其实回家,坐公车才两站路,走一走也无非十几分钟,可是我却很少回去。每次老妈打电话来抗议,我就厚着脸皮跟老妈耍赖。我的一贯借口是:“妈.这一段我很忙呢。”像那个狼来了的孩子,说得次数多了,老妈也开始不信,因此常常打电话  相似文献   

16.
孟宪利 《廉政瞭望》2008,(12):52-53
近几年,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挤上考公务员的独木桥,热闹非凡。然而,我却要泼点冷水,对从政,你准备好了吗?从政当然有许多好处,但我们也不妨想想从政有什么不好?这不但可以给那些想从政的人指明困难,也可以给那些从政的人提个醒,正所谓"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想想看,从政可能有以下10个方面的"坏处"。  相似文献   

17.
对自己的年龄都作假的人,他对别人还能有真的吗?他对党的事业还能讲忠诚吗?他对人民群众还能有真心吗?答案是否定的。时间总是一个劲地往前跑,它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生命而停下自己的脚步。不过时间也是有记忆的,而且对谁都一样公平公正,不分亲疏远近。时间在你身边即便是擦肩而过,也会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正"老人家,你的情况我都记录下来了,有结果了我就给你儿子打电话,你有事也可以给我打电话,别再辛苦地来回跑了。"9月2日,记者在双流区法院立案庭见到了周仁山。当时,他正在接待一位从外地来法院的老人,由于老人听力不好,他举起右手比划出一个"电话手势",又用左手递给对方一张写有自己电话的名片。老人感激不尽地连声说道:"谢谢,谢谢!"  相似文献   

19.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先不说文明素质,你以为是妈妈就可以这么欺负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过烦恼。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对几乎只认得钱的文盲夫妻,冒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先打电话给相关的省领导,谎称其外甥女出车祸需要帮助,等省领导打电话给下级的相关部门领导后,再直接给下级的领导打电话请求帮助。在两个多月内,这对夫妻采用一模一样的方法,先后与个省的920个国家机关联系,竟诈骗了55.5万。被骗单位连面都没有与这对夫妻见上,就将钱给他们存在了账上。罪犯为何能够得逞?该案应带给我们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