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当国庆节来临,举国上下庆祝我们的祖国取得光辉建设成就的时候,我就想起了1951年在朝鲜战场上度过国庆节的情景,想起那些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了鲜血和生命的战友。英雄的誓言我那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9978部队。我们这支部队是在湘西刚完成剿匪任务,接到赴朝命令的。接到赴朝命令的第二天,就利用各种交通工具或徒步行军,向长沙集结。部队在长沙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员时,得到湖南省和长沙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长沙市人民的亲切关怀与多方支援,不少长  相似文献   

2.
乡思无尽     
黄彬 《湘潮》2011,(1):1-1
我17岁参军入伍离开家乡,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了50年,党和国家把我由一个农家子弟培养成一名将军,由一名普通中学生培养成最高军事学府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以感恩之心回首往事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故乡——湖南,我怀念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感谢故乡的抚育之恩。  相似文献   

3.
任粥时不做特殊党员 红六军团离开赣边区西征,一路上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当部队打下苏平县后,进行了短期休整。党小组长小何想利用休整的机会召开党小组会,西征一开始,任弼时就和警卫员、公务员、收发员编在一个党小组里。小何看见任弼时正戴着眼镜,手拿铅笔,聚精会神地在一幅军用地图前指指划划,想起这些日子来首长太辛苦,便没有通知他参加会。当警卫员刘永珍从任弼时的门前走过时,任弼时抬起头来问道:“小刘,你干什么去?”小刘告诉他党小组长通知开会,他说:“开会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刘正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每当想起刘正同志担任省委领导,分管党史工作的情景,许多创见,许多关怀,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相似文献   

5.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1日,是江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999年12月24日,江华以93岁的高龄在杭州辞世,离开我们将近8年了。8年将要过去了,丝毫没有冲淡我对江华的思念。我常常想起他的谆谆教诲,音容笑貌,想起他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概。他走了,留下了未竟的事业,留下了不朽的精神,留下了对我们这些后辈的期待。作为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的建筑工人,是正规建筑行业的职工,长时间离开亲人在野外作业,工作很辛苦。最近我们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国家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现向贵刊咨询,我们如何掌握、运用这个新的法律武器,保护我们工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比如说.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举报?如何投诉?然后如何按法律程序获取经济赔偿等等。谢谢!  相似文献   

8.
就任南宁市市长后,莫文骅从维护社会治安入手,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1949年12月4日晚,南宁解放了。接到南宁解放的报告,莫文骅非常兴奋,难以入睡。作为一个南宁人,他离开家乡已经整整20年了,无数次梦回乡关,如今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他怎么能睡得着呢?当年随着红七军离开广西时,他就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打回来。20年过去了,今天他所率领的部队终于解放了家乡,他的心情格外激动。作为主攻部队的领导,莫文骅率兵团总部抵达南宁后,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接管城市,建立人民政权。194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宁军事管制委…  相似文献   

9.
这是红军西路军的西进行动即告失败之日——1937年3月14日。这一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于祁连山腹地石窝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史称“石窝会议”),决定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脱离部队”,返回陕北。然而,他们在离开部队以后,又是怎样化装潜行,而回到陕北的呢?笔者试图从历史的云雾深处,将这两位军政主帅回归延安的经过,如实地展现出来……徐向前、陈昌浩脱离部队陈明义、肖永银护送首长  相似文献   

10.
光阴荏苒。屈指算来,史纪言同志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二十二年了。史纪言同志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对同志、对下属温暖如春,是我熟悉而尊敬的一位老领导。岁月无情人有情,每当想起他,便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接到爸爸粟裕病危的通知,经上级批准,我从部队赶回北京,赶到解放军总医院。此时,爸爸已生命垂危。1984年2月5日下午4时30分,我陪爸爸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旅程。如今,爸爸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诲,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2.
总理周恩来     
梁衡 《学习导报》2014,(15):34-36
周恩来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其亲切自然如斯人还在眼前。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相似文献   

13.
“今天,大坝枢纽工程已建至348米高程,离最后目标356.8米已不足10米。站在大坝上,望着万顷碧波的水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永才兄弟。掐指算来,他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了。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仿佛从来都没有离开,仍一路小跑,奔波在工地上、隧道里、大坝上……也许,他的魂魄已经依附于这万顷碧波,时刻注视着我们,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相似文献   

14.
正在达旦卡日和甘布鲁山几天来,我们离开两水泉后,一直关注着周围的地形、道路和行进方向。究竟应当从哪里通过?这是我们全队关心的一件大事。这天午后,部队来到两山间的冰河口宿营。我和王风云、老周走上一座小山观察。达旦卡日和甘布鲁山大雪山真的是险要,主峰有7000多公尺高。"好一座雄伟的雪山和险要的冰河啊!"我说着从王风云手里接过望远镜,沿着冰川从左到右缓缓望去。镜头里出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分配问题的时候,我们主张,既要政治挂帅,又要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有些人一听到讲政治挂帅,就担心是不是要丢掉物质利益的原则?一听到讲物质利益原则,又怀疑政治挂帅是不是还要?好像二者不可得兼。这是一种误解。政治挂帅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无非是要我们正确地处理政治同经济的关系。在现实生活里面,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不过,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武装的党,对于共产党员和  相似文献   

16.
离开瑶山深处那个小山村已经多年,但时常会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想起那位陪伴我们的“名誉村长”。6年前,我作为省派扶贫队员进驻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塘头坪村这个贫困村。进村那天,在欢迎的人群中,一名“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体瘦、背驼、腿瘸,缺两颗上门牙,穿一件很不合身的单衣,冷得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7.
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夏夜里的满天星斗,就像想起春日里的一地阳光,就像想起深秋里的遍野硕果。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寒风中的一盆炭火,就像想起暮色中的一盏明灯,就像想起沙海中的一片绿洲。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郑培民……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张海迪、钱学森、史来贺、陈景润、张荣锁、吴金印……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有的已与泥土融为了一体,但他们不朽的精神,就像郁郁葱葱的楠竹,永远挺拔、苍翠。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时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用劳动和创造,诠释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的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途的旅伴,战场的战友,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20.
曾生同志离开我们已一周年了。每当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怀念之情,就难以自已。 我早期不认识曾生同志。但在抗战初期就常听到曾生、王作尧率领游击队伍在惠东、宝安敌后英勇抗敌的事迹,至为敬佩。王作尧是我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曾生则是初闻大名。 1949年初,我在北平起义,部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独立二十四师,仍由我任师长。当时西北以及大江以南广大地区尚待解放。北平起义的部队所有几十个师都实行改编,分别编入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