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粟惠宁是1975年8月结婚的。因父母已去世,婚后我住到了岳父粟裕家,一直得到他的关照。岳父的悉心关爱,时刻萦绕在我心头岳父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我脑海。在岳父诞生100周年之际,我检点记忆,勉力成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
我是1975年8月结婚的,因父母已去世,就住到岳父粟裕家。他的悉心关爱,时刻萦绕心头,他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脑海。在岳父诞辰百年之际,捡一点记忆,勉力成文,表达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今年55岁的王能生,是四师七十九团学校副书记.作为人子,他做到了百事孝为先,特别是他与妻子15年如一日,照顾因小脑萎缩造成痴呆、瘫痪在床的岳父,在团场被传为佳话. 1995年10月20日,不幸突然降临到王能生岳父身上,他岳父在连队库房干活时,突然摔倒,随后出现走路不稳、说话含糊不清、全身无力等症状,经四师医院诊断为小脑萎缩,医生建议回家休养.当时由于舅弟刚结婚不久,家里又承包了土地,照顾不方便.  相似文献   

4.
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77岁的退休工人徐振山,41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岳母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徐振山1956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二十九团。在工作的40年里,他为人耿直,心地善良,工作踏实,多次被评为五好工人。1966年,岳父去世后,岳母芮秀芳一人在老家,当年10月,徐振山就把岳母接到新疆一起生活。41年来,徐振山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让着岳母,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  相似文献   

5.
人间真情     
农九师一六八团南区机关退休干部李效忠,与残疾人张黎明相邻居住16年,他和妻子用爱心悉心照顾张黎明的生活,用真诚和爱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2):33-33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梅家河乡三掌坪村的农民谭学军从2010年年初开始,带着瘫痪多年的母亲进城打工。三年来,他背着母亲辗转于八个工地打工。在繁重的工作后,谭学军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照顾母亲上,喂饭、擦洗,陪母亲聊天,还为了母亲喜欢的口味跑去十几公里外的市场买菜。共事多年的工友都对谭学军这份细心体贴敬佩不已。在他的悉心照顾下,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因妻子突患癌症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两年来,丈夫并没有抛弃患病的妻子,而是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让重病的妻子奇迹般开始恢复,让这个家庭又迎来了春天。这一切,都是因为丈夫黄波,一个用爱撑起这个家的坚强男人。  相似文献   

8.
26年前,河间市尊祖庄乡杨张各村农妇侯虎存,毅然把瘫痪在床的"哥哥"孙迷糊接到自家悉心照料。而此前,她的母亲已经照顾了整整30个年头。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瘫痪在床50多年的乡邻,母女俩进行了一场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心接力,演绎着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乳娘悉心照顾瘫"儿子"孙迷糊原是河间市杜王化村人,因家境贫寒,8个月时,生父母就把他卖给了附近村庄一户孙姓人家。养父母随后把他送到河间市南城各庄,找了个乳娘李清秀喂养。  相似文献   

9.
森淼 《廉政瞭望》2008,(5):46-48
25年前,他在部队服役时就开始悉心照顾驻地附近一位老太太。退伍后,他相继照顾并亲手送走十几位鳏寡孤独老人。即使在家庭支离破碎后,他依旧奔走在帮助别人的路途上。这一走,就是25个春秋。在那条孤寂的路上,他有过愉悦,有过欢欣,有过痛苦,也有过泪水,但他还是执著地走在那条人影稀少的路上……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党员文摘》2007,(1):43-43
最敬爱的夫人:过去的一年中,本人在您的直接领导下,在岳父岳母的悉心帮助下,在大小姨子的监督下,遵照您的指示和部署,兢兢业业、积极进取、各项家庭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消防部队是一弯劲弓,那么他就是绷在弦上的一支“雕羽箭”,时刻准备着——救援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任务包于一身,不为争功逐利,但为救人于水火。生活中,他与战友们生死与共,患难相交。战友病了,他关心备至,照顾入微;战友家里有困难,他慷慨解囊,寄去温暖;新兵想家,他悉心开导,共诉衷肠。  相似文献   

12.
"妈,快春节了,咱去看人家排节目。"2022年1月5日,小寒。吃完午饭,迎着冬日暖暖的阳光,77岁的肖建芳亲切地招呼着100岁的婆婆到社区观看迎春文艺节目排练。20多年来,肖建芳悉心照顾着婆婆,使婆婆幸福健康地活过了100岁。肖建芳在照顾婆婆同时,还伺候着患病的公公、瘫痪的丈夫、残疾的女儿,还抚养着两个外孙女长大成才,用人间大爱诠释亲情美丽。  相似文献   

13.
正24年前父母先后辞世,尽管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张,他依然将聋哑的哥哥从河南老家接到了七师一二四团家中,与家人一同生活,细心照顾。2015年11月21日,笔者来到赫留玉家中时,他正端着一盆清水,给哥哥清洗患病腿部的伤口;他的家中干净整齐,明窗几净,种植的君子兰、芦荟、鸭掌木等花木郁郁葱葱。提起照顾哥哥之事,赫留玉感慨地介绍说:这也实属无奈。24年前,当时父亲重病在身;临终嘱咐,如果不把哥哥带走,他会死不瞑目。1991年,按照父亲的嘱咐,赫留  相似文献   

14.
家和万事兴     
正今年44岁的敬菊琼曾是七师一三○团棉纺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丈夫也在厂里工作,后来,精明的敬菊琼瞅准商机,于2000年开了一家雪儿商行。2008年,胡军权在厂里工作时,不慎被机械砸断了脚背,敬菊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悉心地照顾丈夫,为丈夫买来营养品,并按照医生的嘱咐督促丈夫按时服药,经过她的悉心照顾,很快丈夫胡军权就康复了。2014年,敬菊琼、胡军权夫妇开  相似文献   

15.
大爱无廓.真情无限。世界因为爱而绚丽多彩。 在高密市,有一位用大爱和真情让人们感动的女性.她就是43岁的朝阳街道姚哥庄社区林业站站长李荣。在前夫去世后,她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前夫的家人;再婚后把后夫的儿子抚养成才;还把一颗赤诚的爱心奉献给父老乡亲,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6.
<正>33年光阴,悉心照料一位非亲非故的残疾人,纳雍县姑开乡张继阳一家,在平凡中诠释伟大。33年来,他悉心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瘫痪在床的残疾人,视对方为亲兄弟。在他年迈之际,儿子孙子接过接力棒,继续传递这份人间大爱。他叫张继阳,毕节市纳雍县姑开乡姑开社区水营组农民。他的义举感动无数人,他的事迹入选"贵州好人榜"。许下"爱的诺言"3月7日,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纳  相似文献   

17.
祝辉 《广东党史》2003,(6):47-50
万海峰是一位从放牛娃成长为上将的解放军高级将领,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砥砺了他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策思想水平,使他在一次次政治运动中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考验。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狂飚中,他对曾山一家的的悉心保护与照顾,就是对他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的一次最实际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6日是山西医科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学校为一位把毕生心血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的老校长立了半身汉白玉塑像纪念碑 ,以寄托全校师生对他永久的怀念。他就是邵象伊。(一)辛亥革命前夕的1909年 ,邵象伊出生在杭州西子湖畔。父亲邵家驹是杭州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 ,他为人正直、执教严谨、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品德对邵象伊教育很大 ,影响颇深。岳父盛佩葱在浙江医药专门学校任内科学教授 ,他学识渊博 ,待人热情 ,具有强烈的富国健民思想。青年时代的邵象伊开始就是以其父、岳父当作自己做人的治学的楷…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五连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职工冯玉兰21年如一日照顾着现年100岁的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王家荣老人,前不久笔者走进了这个特殊的家庭。1987年老伴去世后,王家荣的养子把他接到北京居住,可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1989年已80岁高龄的他执意回到新疆。冯玉兰看到老人孤身一人,就主动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近几年,老人的耳朵也背了,行动也不方便,冯玉兰对老人更加悉心呵护。每天一大早,冯玉兰都会悄悄起床,掏炉子、抱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2)
正重担下,他无暇叹息;苦难中,他矢志坚守。他用笑容照亮数十年的阴霾,用坚毅撑起一家人的幸福。他,就是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工人于化明。59岁的于化明,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岁月中,他抚养3个患病的老人,精心照顾瘫痪的妻子,养育一双儿女长大成人。说起往事,于化明记得清楚。14岁那年,父亲因工伤双目失明,当他看到满脸裹满纱布的父亲从抢救室里出来,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父亲受伤后,家中一贫如洗。一年后,于化明初中刚毕业就开始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