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几年的绿色证书培训,现如今,在农五师八十二团种养殖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响铛铛的“科技女状元”,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成为职工们眼里的明星。潘建芬,自从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班之后,竟然成了八十二团四连的公众人物。谁家的羊有病,谁家在养羊上遇到了困难,她  相似文献   

2.
农九师一六三团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2007年,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在120公斤,纯收入14000元,20亩饲料玉米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农二师二十五团以开展"科技之冬"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团场女职工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周丽是该团六连一名参加工作仅10年的女职工。2002年团场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她承包了连队的110亩土地,当年由于管理不善,她亏了本。年底冬闲时,她积极参加团工会举办的"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班,边学边总结经验,寻找种田窍门。2003年她加  相似文献   

4.
如今,农四师六十一团职工纷纷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班,争当获取职工技能鉴定高级证书的“金牌农工”。今年,六十一团为提高农牧业一线职工的科技素质,加大了对职工的科技培训力度,团场在结合“科技之冬”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举办了“绿色证书”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为职工上课,不但教授《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栽培》等书本知识,还指导学员作实验、搞研究,分析土壤成分和病虫害,了解各种肥料的作用,学习经济作物和农作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日前,农二师三十四团有3200余名职工经过培训和考试,分别取得了兵团农业技术工人初级工、中级工及高级工的职称认定和绿色证书。近年来,该团工会注重知识型职工的培养,狠抓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和农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科技骨干。如今,绿色证书和职工技术职称成为团场职工参加农业承包的"身份证"。这些"土专家"在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农一师十四团女老板任静英,方园百十公里内没有人不认识她的。3年来,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年3月,她被农一师评为“十佳”巾帼科技致富先进能手。 今年31岁的任静英,1990年告别了四川的父母,来到十四团。凭着她的意志,拾棉花、种地,从不落在别人后面。1991年,她在三连独自承包了40亩棉花地。她不怕辛劳、精心管理,一年下来,她的棉花单产名列全团榜首,被团授予“植棉标兵”  相似文献   

7.
为不断提高农场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批留得往、用得上、扎根团场、服务团场的农业科技骨干队伍,农四师七十五团“绿色证书”培训做到五个结合。一、“绿色证书”培训与法制教育、热爱兵团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兵团屯垦戍边史教育相结合。使团场职工知法、懂法、热爱团场、热爱家园、屯垦戍边。二、“绿色证书”培训与团场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培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三、“绿色证书”培训把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现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四、“绿色证书”培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二师三十三团农业生产一线的职工们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在科技之冬培训期间,不少职工都在争相报名参加"绿色"证书的培训。该团二连职工徐光举是一名老党员,他是团场"绿色"证书培训班的第一批学  相似文献   

9.
漫漫致富路     
今年36岁的王兰华是农二师二十七团五连的一名承包职工。他承包了20亩地,又是一个大田班长。由于他父亲过早去世,母亲又是个家属,家中兄弟姐妹5个,排行老三的他14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给别人放羊、打工,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他放一年羊,别人给他两只羊作为一年的工钱,依靠放羊和打工挣来的钱减轻过重的家庭负担。1994年元旦结婚后,王兰华夫妇开始参加连队的土地承包。由于连队土地紧张,加上没有种地经验,承包了20亩地种甜菜,当年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领到钱后,他立即买了10只羊,从此走上了种养结合的道路。王兰华虽然文化不高,但他特别爱学习、好钻研,经常买科技书刊和科技光碟,认真学习,并用于自己的种植和养殖实践。每年连队办的科技之冬他总是一天不漏地认真听、用心记。  相似文献   

10.
今年41岁的徐玲是四师六十一团农九连的一名普通女工,近几年她和丈夫王旨斌一起种植了11座温室大棚和10亩果园,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科技致富女能人. 2003年徐玲夫妇承包了10亩果园,他们深知科技是致富能"金钥匙",于是夫妻俩年年都积极参加团、连举办的科技培训,迹多次到周边的兄弟团场观摩、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果园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2006年,徐玲在果树行里套栽了四季草莓,在她的精打细算和精心管理下,果园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 2010年对于徐玲来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六十一团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承包温室大棚.徐玲的心动了,立即和丈夫商量抓住这次机会,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承包11个大棚,向种植大棚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今年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经过科学投入,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120公斤,纯收入1.4万元,20亩饲料玉米单产达1000公斤,纯收入1.5元,庭院大棚纯收入达7000元,累计收入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12.
农七师一二四团十连女青年毛红梅是兵团农场的第二代职工。多年来,在父辈的影响下,她一边承包大田,一边种植大棚蔬菜,土地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年年都给予红梅丰厚的回报,使她成为一二四团的青年致富能手。今年,毛红梅在搞好自家2个简易大棚的同时,踊跃承包了58亩棉田,还积极带头承包了3个温室大棚。由于红梅勤于学习农羊、种田等建投身行业科技,善于经营大棚种植,她家大棚里的蔬菜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产品”,时令菜蔬销往外地。春去秋来,今年,毛红梅又是大田大棚两不误,她承包的58亩棉田收获籽棉她用户不方百计的18000公斤,5个大棚纯收入在3…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农八师一三二团出资请师团两级农业技术人员下基层进农田,为女职工上课20多场次,有3500余名女工受到培训,使女工在团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半边天的作用。该团十八连女工文淑兰,在2002年承包了连队的430亩棉花后,她除了把在“科技之冬”学到的植棉技术运用到实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农九师一六八团报考农艺职称、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已成为时尚。近年来,一六八团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了给  相似文献   

15.
方新荣:向市场要效益 方新荣是八十七团八连的一名女职工,1998年承包了100亩地,听别人说种甜菜挣钱她就种甜菜,结果甜菜价格下跌,当年亏损2000多元。1999年听别人说酱用番茄挣钱,她又种了90亩酱用番茄,年底亏损达4000元。连续两年的亏损,使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调整产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从2000年开始她琢磨着如何向市场要效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将承包的90亩土地分成两  相似文献   

16.
戚自兰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三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近几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她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并荣获农七师2003年“十佳”杰出青年称号。 今年34岁的戚自兰1992年随丈夫魏尊元从安徽濉溪来到一二九团三连承包土地。初来三连种地的头两年,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戚自兰夫妇承包的50多亩棉花地,收入不足3000元。看到别人承包都能大把大  相似文献   

17.
农五师八十一团工会女工委用科学技术提升“巾帼科技致富”的科技含量,每年参加培训的女职工4092人次。该团还举办特色种植养殖学习班,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市场的发展前景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特色种植养殖、温室大棚等内容为主的实用技术;在培训方式上,以集中理论培训与分散实际指导相结合,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并抓住兵师在该团举办的职工特色种植养殖“绿色证书”培  相似文献   

18.
在二师二二三团园四连,李晓荣是该团果农中的“知名人士”,她的知名度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人们知道,就是她率先在果园内清园,凭借着科技这把“金钥匙”为果农减少虫口基数和园内的病虫害.收获来自勤奋,知识来自积累.1990年以来,李晓荣长期在园四连承包20亩果园,20年如一日,因果园一年四季都有活,冬季进行冬季修剪、清园、刮老翘皮,别人都在喜气洋洋地过大年,她却悄悄在承包地用刀刮着翘皮,20亩地、大约有800棵树,平均每天刮30株,都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拾柴火、刮翘皮、清园,并对果园的柴草、树叶、病虫害等进行清理,一个冬天大约花费2个月时间.她的这一行动,也影响着周围许多承包户,一人带动一大片,为防治果园病虫害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致富之路     
科技助我上富路 白新安 今年36岁的罗华碧是农八师一四一团四连的一名职工。1986年,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对致富的希冀,离开家乡,随夫来到新疆。1994年,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单独承包了连里的80亩棉花。当年,她收获籽棉14吨,获纯利1.2万元。尝到了承包甜头的她,更坚定了种地致富的信心。 为了尽快提高科学种田的本领,她除积极参加团场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外,又自费订阅了农垦科技杂志。同时,她还虚心向技术员和有经验的承包户请教,认真总结每年  相似文献   

20.
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果实。2004年至2008年,她五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总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她就是农一师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1990年郭继红随丈夫从中原大地来到二团十八连。她从勤奋学习农场作物栽培知识入手,把农场"科技之冬"培训当作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