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特立教子     
梁堂华 《党课》2010,(20):84-88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教子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院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6,(1)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成立于1941年9月,先后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民族学院、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等8所院校合并而成,校名由毛泽东同志确定。延安大学的历史从陕北公学成立之日算  相似文献   

4.
发扬延安精神办好老区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9月22日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1943年至1944年,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1944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5月24日,毛  相似文献   

5.
杨红彬 《党史博采》2011,(11):49-51
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培养工业技术专门人才的学校。它的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延安迁至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与原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合并,仍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6.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23,(4):50-51
<正>党史知识 延安时期,我们党创办了哪些干部学校?(上)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适应全民族抗战和边区建设需要的干部教育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创办了35所干部院校,培养了数十万名党的事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中国革命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基石和领导骨干。综合人才类学校,培养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领域的实际工作干部。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既懂军事又懂政治、既懂经济又懂文化的复合型干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邓中夏,在其短暂而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与教育结下了深深的情怀。他在主政上海大学期间提出的"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建设"的办学宗旨,不仅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革命干部作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今天建设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它成立于1941年9月,先后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民族学院、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等8所院校合并而成,校名由毛泽东同志确定。延安大学的历史从陕北公学成立之日算起,可以上溯到1937年11月。  相似文献   

9.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虽地处偏远,但也不是被科学遗忘的角落。1939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后又将它改建为一个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的高等学府———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冬,63岁的徐特立任该院院长。之后3年,《徐特立与延安自然科学院》共同走过了一段拓荒远行的路,也成就了徐特立从事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业职业教育如何面向新世纪的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如何定位等问题的思考,探索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使农业职业教育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高质量、高效益、特色鲜明地向前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近几年来,我们浠水理工中专党总支,认真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明确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探索学校基层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资源优势,转化和推广高新实用科学技术,为浠水经济建设培养“永久牌”的实用人才。建立和完善“学校 基地 农户”模式,推动经济发展,把职业教育办成回报浠水人民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傅作义将军,对人才的培育极为重视。他常说:“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1931年,他主政绥远时,深感人才奇缺。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国家建设人才,傅作义在当时人力、物力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大办教育。他亲自兼任奋斗中学、奋斗小学校长,并表示抗战胜利后,将解甲归田,效法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效法创办南洋华侨中学、厦门大学的陈嘉庚,致力于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人才。 傅作义在绥远的办学方针是:“德智体兼修,教学做合一”,在德育方面,他尤其重视爱国主…  相似文献   

13.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是我省一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9年。4年来,该校通过“先‘订单’、再培训、后就业”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劳动力资源向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的转变。目前,全校有教职工678人,比创办时增加33倍;有在校学生1.13万余人,比创办时增加182倍;年招生能力近6000人,居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首位。该校4年共安置学生2万多人,每年实现工资收入3亿多元;为1300多名贫困学生家长和下岗职工安置了工作;帮助1.7万多户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该校的办学模式、发展速度和规模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轰动。确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4):63-F0003
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成立。1922-1927年的上海大学,作为南方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培养我党及中国革命人才的高等学府,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改革开放后成立的上海大学,继承二十年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办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时期的黄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当时被称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是上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军校也因此得名。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黄埔军校也以它独树一帜的办学精神,当年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创新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率先创办“星期六校长课堂”,为培养专家型教育教学管理人才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是推进教育改革。要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家风     
正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在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1927年,50岁的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在中央苏区工作。1934年参加了长征,在延安时从事党的教育宣传事业(1940年底至1943年初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他从教长达70余年,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  相似文献   

19.
正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基层党建是提高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要手段。一、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及理念对学生的观念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是由湖北籍才女贺彦微于1916年创办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办学历史。是新疆近代教育的摇篮。解放前毛泽民的夫人朱旦华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者曾在这里工作,进行革命活动,使她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撒播革命火种的重要基地,成为新疆抗日救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全国解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