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观察了空肠弯杆菌分离培养中微需氧法、培养时间、采样时机、运送时间、运送培养基、增菌培养法以及噻孢霉素和头孢哌酮钠等因素对该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0 0mL/LCO2 气体环境中微需氧培养比烛缸内培养空肠弯杆菌检出率高 13 .0 % ,即显示 10 0mL/LCO2 法明显优于烛缸法 (P <0 .0 1) ;空肠弯杆菌分离培养时间以 48h即可 ,无须延长培养时间 ;产蛋鸡采样时机为产蛋前 ;检样运送时间、运送培养基和增菌培养后对空肠弯杆菌检出率的影响不明显(P >0 .0 5 ) ,用单一的一种分离培养方法不能反映动物的实际带菌水平 ;噻孢霉素对空肠弯杆菌检出率的影响和抗生素药敏性试验结果表明 ,噻孢霉素不能替代头孢霉素Ⅰ ,而头孢哌酮钠可取代Camp BAP琼脂中的头孢霉素Ⅰ。  相似文献   

2.
空肠弯杆菌属于胚胎弯杆菌空肠亚种。关于从猪、鸡(腹泻患者)等粪便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较多,但目前尚未见到从奶牛粪便中分离出该菌的报告。为了解空肠弯杆菌在奶牛体内的带菌情况,作者采集133头奶牛粪便,进行了细菌学调查。 (一)材料与方法 1.样品来源:在长春市及农安县的两个牧场,用无菌棉拭子从奶牛肛门直接采样133份。 2.培养基:①分离培养基: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生产的空肠弯杆菌选择性琼脂为基础,每100ml加5~10%脱纤维羊血,50%卵黄盐水10ml;每100ml上述培养基中加入多粘菌素B250μg、万古霉素1.5mg、磺胺增效剂0.5rug,摇匀后倾注平板。②所用其他培养基均为自  相似文献   

3.
乳孕生(Lactobiogen)是一种活菌制剂,其菌种是由健康母牛阴道分离的一株产酸能力强的正常菌,属乳杆菌属。现将该菌的驯化和制作过程报告如下。 (一)乳孕生菌种的驯化 刚从阴道中分离出的菌种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本试验是在直径18厘米的干燥器内点燃蜡烛,造成微氧环境,进行培养。所用培养基为MRS培养基,培养温度37℃。经分离培养的菌种在固体斜面中只存活5~7天。因此,为了用于治疗试验,需进行驯化。驯化方法:每5天传代一次,微需氧培养和一般有氧培养交替进行。交  相似文献   

4.
对195例不同年龄腹泻病人的粪样及656只健康和腹泻畜禽的直肠和泄殖腔拭子进行空肠弯杆菌培养,总检出率为26.1%(222/851).人和畜禽的带菌率分别为健康蛋用鸡为61.0%(61/100),腹泻后备蛋用鸡为53.3%(40/75),健康后备蛋用鸡为22.0%(11/50),腹泻仔猪为88.0%(88/100),健康羔羊为5.7%(6/106),牦牛犊为12.4%(15/121)和0(0/104)腹泻病人为0.5%(1/195).蛋用鸡各组间的带菌率差异极显著(P<0.01),腹泻后备蛋用鸡的带菌率明显高于健康后备蛋用鸡(P<0.01),显示后备蛋用鸡腹泻与该菌感染相关.腹泻仔猪的带菌率很高,也提示该菌感染与仔猪腹泻存在一定关系.噻孢霉素对空肠弯杆菌检出率的影响和抗生素药敏性试验结果表明,噻孢霉素不能替代头孢霉素Ⅰ,而头孢哌酮钠(头孢必)可取代Camp-BAP琼脂中的头孢霉素Ⅰ.在100mL/LCO2气体环境中微需氧培养比烛缸内培养空肠弯杆菌检出率高13.0%,显示分离该菌以100mL/L CO2法明显优于烛缸法(P<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从奶牛、产蛋鸡、屠宰场的猪、舍饲的绵羊和山羊的粪便及肠内容物分离空肠弯杆菌的试验结果。从肠内容物取样,猪分离率为32.61%;粪便材料,猪、鸡、奶牛、山羊和绵羊分别为26.47%,13.04%,9.76%,13.33%和6.82%。利用改良的布氏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新分离株后置37℃保存,解决了弯杆菌新分离株保存难题。5株新分离株分别于10、20、30和40天检查,全部存活,效果可靠。这一方法对分离鉴定弯杆菌时菌株的短期保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抗须癣毛癣菌感染新的治疗途径,从患须癣毛癣菌病兔自然恢复皮肤分离了1株细菌,经16S rDNA基因比对,并结合菌落形态进行了鉴定,通过体内外试验测定其对须癣毛癣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分离株能在营养琼脂培养基生长,菌落为皱褶圆形,菌体呈杆状,革兰染色阳性,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相似率为99.8%,该分离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谱分析显示,分离株对须癣毛癣菌能形成抑菌圈,对白色念珠菌、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没有抑制作用。该分离株与须癣毛癣菌混合培养,能明显抑制须癣毛癣菌生长。在皮肤涂抹试验中,该分离株能逆转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皮肤病变。本试验证实了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对须癣毛癣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牦牛肠道与粪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PCR-16 S rDNA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取自四川省不同地区的牦牛粪便、肠道内容物为材料,用MRS琼脂双层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分离到50株乳酸菌,经生化鉴定为嗜热链球菌(2株)、乳酸乳球菌(1株)、保加利亚乳杆菌(5株)、嗜粪乳杆菌(10株)、嗜酸乳杆菌(8株)、乳酸乳杆菌(9株)、肠乳杆菌(10株)、弯曲乳杆菌(5株)。采用乳酸菌16 S rDNA通用引物,对分离的8种菌的16 S rDNA一段可变区序列进行扩增,均得到大小约470 bp的产物;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后与GenBank中标准菌株的核甘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均大于97.5%,同源性分析与生化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证实,牦牛肠道和粪便的乳酸菌较为丰富,且乳杆菌的数量较多,这可能与牦牛复杂的生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兽医微生物检验用血液琼脂或血清琼脂培养基的制备中,多采用牛、马、绵羊或兔血。笔者曾用山羊血或血清琼脂培养基培养巴氏杆菌,取得了满意的培养效果。为了判定山羊血在培养基中的应用价值,又以大肠埃希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葡萄球菌为试验菌,进行了试验。1 试验材料1.1 试验菌 大肠埃希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1.2 营养琼脂 上海试剂厂生产,批号960702;新鲜猪胃和鲜牛肉由茌平县肉联厂提供。1.3 羊血 选健康山羊和绵羊,无菌操作自颈静脉采…  相似文献   

9.
在畜禽传染病的诊断中,常有一些临床上出现神经症状而怀疑为李氏杆菌病的病例。要确诊,最可靠的方法是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对于单核球细胞增多世李氏杆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分离,如接种后经72小时的初步培养失败,则需要将病料保存于4℃冰箱内,间隔几天再次接种分离,至少2个月。由于污染病料中的杂菌通常较多而李氏杆菌数量很少,故常用亚蹄酸钾琼脂作为选择培养基以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但经试  相似文献   

10.
将大熊猫源枝孢样枝孢霉在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十字交叉法研究了各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沙氏琼脂培养基,较差的是改良大米琼脂培养基和玉米琼脂培养基,最差的为子囊孢子培养基和察氏琼脂培养基。该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较差的是15℃和20℃,30℃和35℃中几乎不能生长。最适pH为pH5和pH6,pH4和pH8~pH11中生长稍差,最差的是pH7。不同碳源对该菌生长无显著差异。最适合该菌生长的氮源为硝酸钠,其次是草酸,生长较差的是硫酸铵,在尿素中不能生长。结果明确了枝孢样枝孢霉生长的最适宜环境,可为该菌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弯曲菌感染是人畜共患疾病之一,由于家畜排泄物污染食品引起人间弯曲菌感染暴发流行已经多次证实。为了解我区弯曲菌宿主动物种类和带菌强度,我们调查了与人有密切关系的三种家畜弯曲菌的携带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发处理:散养猪、羊粪便标本分别为210和208份,由奶牛场采集奶牛粪便标本216份。标本立即转入Carry—Blair运送培养基,24小时转种空肠弯曲菌选择性平板。(含8~10%脱纤维羊血和各种抗菌素)放43℃,5%O_2、10%CO_2和85%N_2微氧环境,培养48小时。挑氧化酶和触酶阳性菌落。再分纯后,进行各种鉴定试验。空肠弯曲菌选择性琼  相似文献   

12.
从临床上有明显咳嗽、流涕、鼻梁和鼻甲骨变形的20~60日龄仔猪的鼻拭子分离到1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rodetella bronchiseptica).该菌周身鞭毛、能运动,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产生β-溶血,在马铃薯浸液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黄棕色略带绿色的菌落,在改良马丁琼脂上形成表面光滑、隆起、针尖大的菌落;不利用糖类,V-P、MR试验为阴性,尿素分解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均为阳性;人工接种豚鼠能引起典型病变,从死亡豚鼠腹水中回收到接种细菌.  相似文献   

13.
弯曲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约占各类腹泻的95%,为空肠弯曲菌所致。1981年英国报道,从腹泻病例分离9500株空肠弯曲菌,超过痢疾分离数。我市1984年几个医疗单位统计,从380例腹泻患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22株。现已证明本菌可在多种动物肠腔内存在,包括禽类、家畜中牛、狗、马、羊、猪、兔。Richardson(1979)在南非调查鸡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86.7%,并证实人的本病感染鸡是传染来源。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弯曲菌肠炎系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本试验对鸡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病变进行了观察。 (一)材料和方法 选自然感染患有腹泻症状的鸡群病鸡41只,均在300日龄左右,剖杀  相似文献   

14.
在作者进行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下简称巴氏杆菌)带菌情况的研究中,开始参考了一些资料,以消毒棉签采样,在普通血平板上进行划线培养,然而挑取疑似菌落进行鉴定,反复进行了许多次,都未获成功。后来参考了Morris的选择培养基的资料,从一些抗菌药物中进行筛选,结果以几种抗菌药物的适当配合加入马丁琼脂基础培养基中,制成了巴氏杆菌选择培养基,用以检查动物上呼吸道和扁桃体携带的巴氏杆菌,取得满意的结果。研究制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世界养鸭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本病存在 ,但还未见该菌感染绿头野鸭的报道。 1999年冬季笔者在西昌市某绿头野鸭场 ,对发病鸭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确诊是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所致。1 方法1.1 现场调查 对西昌市某发病的绿头野鸭场的饲养条件、卫生管理、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调查 ,对典型的病鸭进行剖检 ,观察病理变化。1.2 实验室检验1.2 .1 病原分离 无菌采取临床症状典型的病鸭、死鸭的心血、脑、肝 ,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 ,3 7℃厌氧培养 48h…  相似文献   

16.
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茵O1、O2、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培养后的3株茵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茵生化特性;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茵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免疫30日龄雏鸡,1-2周后产生保护力,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0%,对同型异株(湖北地方分离株)的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3株茵都能使重20 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剖解死亡雏鸡,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连续传5-10代的3株菌,其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7.
4种SS琼脂培养基分离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效果比较李槿年(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SS琼脂)是临床上分离类志贺邻单胞菌(PS)的常用培养基之一。SS琼脂培养基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 ycoplasm a ovipneum oniae,Mo)N M-151分离株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基优化方案,以解决Mo培养难的问题。收集NM-151分离株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三个生长时期的样品进行RNA-seq,通过基因表达水平和K EG G pathway富集分析,提出培养基的优化方案,并进行培养试验验证,复苏并稳定传代的菌株以1∶20分别接种于4种培养基中培养监测240 h,每隔12 h取样,利用颜色变化单位(CCU)、菌落形成单位(CFU)、pH值和D630值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和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 NPase)表达水平随生长时间的推移均呈下调趋势,但PNPase表达量远高于Py NPase表达量(P0.01);在普通培养基中,添加丝氨酸对Mo的生长没有明显作用(P0.05);添加20 mmol/L HEPE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Mo的稳定期并提高菌数(P0.05);同时添加两者的改良培养基能够明显延长Mo的稳定期,240 h仍处于稳定期未进入衰亡期,且菌数由108提高到109CFU/m L(P0.01)。证实改良培养基能够明显延长Mo的生长周期并在菌数上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与方法 (一)病猪肠内容物 选择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比较典型的病猪,死后立即作细菌学检查,肝、脾、心血及胃肠水肿液均无菌生长,肿胀的肠系膜淋巴结组织涂抹培养分离出大肠杆菌者。将5头病猪肠内容物混合,加三倍生理盐水稀释,经3000转分离心30分钟,/放入冰箱保存备用。为观察除菌后的肠内容物的致病能力,用10000转/分离心1小时,取上清液做为接种材料。 (二)琼脂培养菌体冻融液 所用菌株是从病猪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的,鉴定为O_(139):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和方法 1987~1988年我们先后两次在疫区内收集山羊流产胎儿共27份,无菌收取流产胎儿的肝、脾、心及胃液,分别装在灭菌小青霉素瓶中,-20℃冷冻保存,供细菌和衣原体分离培养用。1.病原菌分离:将收集的肝、脾、心及胃液分别接种于胰(月示)琼脂平皿、麦康凯琼脂平皿、硫乙醇酸钠半固体、四硫磺酸钠肉汤、厌氧肉肝汤等8种培养基,每份病料接种两套,分别培养于含有10%的CO_2温箱和普通温箱(37℃),逐日观察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连续培养20天以上。在作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将病料分组混合,制成1:5的乳剂,分组接种于豚鼠和兔子,经1个月的饲养观察,然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作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并剖检取材,作如上述接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