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级学院学生是一个新兴的学生群体.本文从克服学生焦虑情绪,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增加语言环境等方面,讨论了教师对二级学院英语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怎样使哲学理论课富有魅力?注意授课的语言艺术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运用描述或写实性语言,可以揭示哲学范畴的确切含义,解决学生理解难的问题;运用形象语言克服学生的抽象感;运用典故俗语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3.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篇、语用、文化等层面上的区分和联系以及中英文化差异和话语规则差异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语言意识以及语言使用时的文化敏感性,重视迁移规律的影响和作用,正确地把握语言迁移规律,努力克服母语干扰的负效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听力课在英语教学中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与实践,我认为,应该注意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培养语音语调、词汇的能力中国学生在最初上听力课的时候,常有个通病:就是容易听懂中国老师所读的教材内容而一换外国人读的教材就难以听懂。我认为这关键在于有的学生对于外国人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还不是很耳熟,对于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L的音变等训练得还不够,加之词汇量不足的话,就会引起语言上听的困难,因此,要克服这种听力上的困难,除了多听。多记扩大…  相似文献   

5.
二级学院学生是一个新兴的学生群体。本文从克服学生焦虑情绪,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增加语言环境等方面,讨论了教师对二级学院英语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法语言的失范表现多个方面,且立法语言的失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克服立法语言失范化,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要采取编制立法语言库、建立立法的语言审查程序等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的语法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述,并提出今后教学中的重点,应注重明确语言学习目的,克服母语影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鼓励学生多写作,以适应教学大纲及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学生英语写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熊绘新 《工会论坛》2014,(1):152-154
在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跨文化交流,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均会产生相互作用;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之下,也同样对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与方向。本文在分析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要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全面克服文化障碍,有效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是语言知识与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从语言性因素和非语言性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障碍因素,克服这些障碍,训练学生的各种听力技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与语言相互依存,由此决定了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口译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进行文化知识传播。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网络对大学生的语言结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制订新的语言对策;要注重从教材、文件等马克思主义的源头语言进行消化与理解,提炼和整理出核心价值;要精心组织和设计语言环节,结合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并融入其中的情境;要运用语言调动兴趣,突出语言的时代特色,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文化的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一种使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者在课外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因此,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教学要求,提高或创造真实有效的交际需求,教给学生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学生在外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面向实际,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法律及其实践的纽带,法律法规及重要的法律事实都由语言传递。复杂的法律术语、模糊的法律语言、法律语言在交流中的变异等因素成为法律语言交流和沟通中的干扰,正确面对无法克服的干扰,对可以克服的干扰需要语义学、法哲学和司法人员的法律道德素养的综合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宋艳梅  包芳 《工会论坛》2013,(6):132-134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综合英语课程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s为了切实提高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水平,加强学生在英语表达中的文化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三个环节:一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兴趣;二是随时随地融入文化知识;三是引导学生留意与重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础英语教学一方面要强调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另一方面基础英语的人文特点决定其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要融合心智能力的培养。文中结合实例探讨了在基础英语课程中融通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其专业学习打好心智基础,而语言技能的增长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学好现代汉语,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极有帮助的。但是由于现代汉语内容繁多,各种语言规律既抽象又琐碎,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往往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时觉得很清楚,但课后复习或作练习时就又糊涂或是拿不准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真正学好现代汉语,打好语言的基础,这是每个现代汉语教师都会碰到的问题。我在几年的现代汉语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们学会语言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们了解社会文化差异,使之能更好地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 ,语言体现文化 ,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词语 ,同时也就是在学习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观念对学生学好语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使交际渠道畅通无阻 ,说话者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 ,有时还有赖于对非语言环境和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训练听说读写技能 ,还应重视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 ,即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应用功能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英汉翻译教学中,注重英语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根据思维对语言的约束性特征,英汉翻译中,在语言输出之前人的大脑中就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英语思维。为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学生自己要主动融入英语输入环境,进行外语思维训练,不断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