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两人前委,毛泽东拔招英才毛泽东和谭政是湖南同乡。谭政,1906年出生于湘乡县南竹山村一家书香门第。父辈指望他承继家世,光耀门婚,取名谭世名,给以“正统”文化教育。但世名很有一点“野性”,读私塾时,颇厌烦“之乎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离经叛道,后来受妻兄陈康影响,干脆远离家门,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改名谭政。谭政对声名传遍三湘大地的毛泽东早有仰慕之情,但一直无缘谋面。直到1927年他参加湘赣边秋收暴动后,才有了交臂之机。1928年夏的一天,谭政认遂川草林圩回到宁冈,组织上通知他去当工农革命军前委秘书,…  相似文献   

2.
伊方 《党史纵览》2023,(4):20-22
<正>谭政,原名谭世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将,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1927年9月,他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谭政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他总是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乐观的精神勇挑重担,不断开拓进取。这位“教书先生”出身的政工大将,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运用手中的笔以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为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悬挂在北京钓鱼台谭政故居的一副楹联,很好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终生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宁正不阿高尚风范启后人。”  相似文献   

3.
五、谭政将军二、三事 谭政(1906-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早年是小学教员。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入党。参加了北伐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抗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毛泽东的首任秘书 1927年9月9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山修水县出发,会合其他部队,去攻打长沙,举起了秋收起义的大旗。此时,谭政为第1团团…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谭政,1906年6月14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9月参加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谭政从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就一直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卓有建树,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人称"用笔战斗的大将军".2006年6月14日是谭政大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湘乡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清楚地记载着韶山毛氏的开山鼻祖毛太华是从湘乡迁去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曾对他的秘书谭政说过:“我也是半个湘乡人。”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无限眷念湘乡外婆家,深情地回忆了在湘乡东山学校求学的情景。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篇文章里,毛泽东多次提及考察湘乡农民运动的情况。建国以后,毛泽东与湘乡的亲朋故旧有着密切的交往。绯紫桥(今菲梓桥)在现在的湘乡火车站附近。然而,谁会知道,毛泽东的祖先500年前是居住在这里的呢?毛泽东的20代祖先叫毛太华,是韶山毛氏的开…  相似文献   

6.
21、写给儿子的一封信1960年秋,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一年后,就对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谭政极为不满,其原因是谭政不同意林彪提出的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可以走捷径的提法,主张要系统地学习和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著作。于是,林彪借此在军内发动了对谭政的批判斗争,并无限上纲上线,甚至把谭政说成是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政治部主任”。1960年底,在林彪的诬陷下,谭政被降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毛泽东通过听取党内和军内部分领导的意见,同意罗荣桓元帅复出,再次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就在这时,林彪就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提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6)
正★首先"革"掉自己的名字1927年春,一个叫谭世名的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汉口。刚刚辞去小学教师职务的他,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赶来,想要投笔从戎,投奔自己少年时的同学、妻舅——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特务营营长陈赓。"不管怎么样,我总算是冲出来了,现在满脑子都是新思想,根本不想教书。"见到陈赓时,谭世  相似文献   

8.
刘秋林 《湘潮》2013,(6):13-15
毛泽东和李卓然不但是同乡,而且都曾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两人的革命情谊始于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9.
谭政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勋在三军;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范启后人。”这是军委领导悼念谭政的一幅挽联,可以说是对谭政一生的高度概括和中肯评价。谭政,字世铭,号举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湘乡县湘西乡(现湘乡市龙洞乡)一个小康家庭,祖父是个绅士,父亲以教书为业。谭政5岁即入私塾,考入湘乡县立第二高小(即东山学校),因成绩优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世纪风采》2013,(5):14-16
罗荣桓与谭政都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们曾共同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转战赣南、参加长征;抗战时期,他们分别担任前方与后方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同在东北野战军工作,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他们又先后担任共和国第一、二任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在长期的战斗和工作中,两人密切配合、互相关心,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1.
湘潭、湘乡毗邻,军旅中两县人素来以同乡相认。彭德怀是湘潭人,在湘军中他有一位湘乡籍的老乡,又兼是军校同学,此人本来也有机会与彭德怀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可惜他几次辜负了彭德怀的厚望,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以人生悲剧而告终。这个人名叫李绶明。李绶明,又名李旭,湘乡下湾人,8岁入私塾,14岁进东山学校。1913年投入湘军,1922年以湘军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尉连长身份带职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黄公略同学。李缓明受训结业后返回原部队,从继续当连长到升少校营长,1924年因部队被打散回到湘乡…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开国大将谭政,是10名大将中唯一以部队政工业绩突出而被授此殊荣者。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奉命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有幸从领袖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得到了良好历练,提高了政工才能。起义结识老同学1927年9月,谭政作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自军阀朱培德的江西省陆军暂编第一师)团部书记,随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失利后,工农革命军余部向井冈山转移,于9月29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曾与许多同窗结下了深情厚谊。解放后,毛泽东没有因自己的身份变化而忘却他们。一些同学纷纷向毛泽东写信。他均一一回信,对他们的生活尽量给予同志式的帮助和关照;但对自己不便于出面为他们介绍工作的要求,则友好地给予解释。从毛泽东写给他们的书信中,体现出一个革命领袖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为政清廉的高尚风貌,而又不失浓郁的人情味。毛泽东与蒋竹如蒋竹如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湘潭人,毛泽东的同乡。五四运动时期曾参加过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蒋竹如留在该校担任教…  相似文献   

14.
1960年九十月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由于林彪的操纵,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人受到错误的批判,被诬为“谭政反党宗派集团”。谭政大将此后身处逆境,直到1979年才彻底恢复名誉,但同时也淡出军界政界。谭政在军队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1906年6月14日,谭政出生于湖南湘乡。1927年2  相似文献   

15.
刘秉勋 《湘潮》2006,(6):32-34
人们都知道,陈赓与谭政是两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位不但是同乡、同学,而且还是郎舅之亲。两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收到《湘潮》2003年第3期,封面上“毛泽东与湘乡”几个红色大字立即映入眼帘,打开扉页,“导读”中精心策划的“湘乡人才现象”深深吸引住我。该期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与湘乡关系特殊的毛泽东及湘乡的重要党史人物成思危、李卓然、李俊龙、罗健夫、谭长桥等。他们当中,既有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有普普通通的革命英雄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还有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民主人士。他们确实是湘乡无数风流人物的代表,是湘乡的骄傲!我作为一名在湘乡这块神奇土地上工作的领导干部,与90万湘乡人民一样为湘乡人才辈出而感到无比骄傲…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秋,乡下刚搞完秋收,文润泉、文梅青两兄弟,便从湘乡唐家圫来到长沙,找到在省城工作的兄弟运昌。兄弟三人商定,一同上北京看表兄毛泽东。在湖南矿冶学院工作的文凤良(文运昌之子),考虑到父辈们曾几次去北京,这次又去,怕打忧太多,便先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一星期后,湖南省委交际处的同志找到文凤良,说毛主席来电,欢迎文润泉等三位老人去北京,并要文凤良护送。于是,他们4人上了北京,住在西郊宾馆。11月8日下午,毛泽东派车把他们接到中南海住处。客厅里,在座的已有王季范老人和他带去的两个年  相似文献   

18.
李意根 《党史纵览》2008,(10):53-56
谭政(1906-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我军第二任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因其在我军政治工作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授予大将军衔。谭政一生历经坎坷.1960年因受林彪等人的迫害被打倒,“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被关了将近9年。1975年被释放后.  相似文献   

19.
罗荣桓湖南衡东县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5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谭政湖南湘乡市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1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文书。建国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宋任穷湖南浏阳人。参加秋收起义时刚18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文书。建国后曾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20.
一、天降大任1954年10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推荐,担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的谭政调任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绅商家庭。1927年,谭政在妻兄陈赓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到汉口加入了北伐军,先在陈赓担任营长的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后到营指导员办公所任准尉司书。“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谭政随陈赓一起逃出汉口。陈赓前往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