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4):62-65
同样是成长于"寡头垄断"的国内市场,中国核电巨头们是否能像久经沙场的日本财团那样形成合力?广受关注的英国欣克利角的核电项目,无疑是中国核电产业"走出去"的里程碑。一方面,这是中国核电业首次投资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中国核电业第一次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海外拓展,和此前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援建"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对于雄心勃勃的核电巨头来说,信心获取和技术提升同等重要。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核电民用的发达国家,能参与其核电项目的兴建,无疑是一次最好的信心获取之战。尤其对未来的国内核电兴建热潮来说,这无疑会  相似文献   

2.
张庆辉 《当代世界》2009,(12):84-85,94
随着核电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宏伟的核电发展规划,而铀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据中国2006年制定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度,那么天然铀的年消费量将达到7000多吨。相比2020年的未来需求,中国核电建设所需铀总量的30%以上要靠进口,  相似文献   

3.
王勇 《台湾研究》2012,(5):30-35
核能发电是台湾197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力工业,也是目前台湾第二大能源电力工业。经过30多年的长期发展,台湾已形成较完善的核能发电和运转维护技术,同时培养出一批涉及核能发电机和仪器的设计、建造、维修以及核电开发方面的核能专家。目前,全球对节能减碳技术的研发业已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4.
章剑锋 《南风窗》2012,(6):82-84
去年3月的日本福岛核危机,让全世界的核电发展都陷入困境,反核声音高涨。中国也不例外,从普通公众到科学界,原本潜在的反核力量开始面目清晰起来,声音也越来越大,他们要求信息更加透明,要求科技决策更加民主,这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核电不是坏事。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14,(26):18-18
<正>01中国核电计划忧患英《经济学人》12月6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同每年有35万~50万人冈为空气污染而早亡,而占中国总发电量4/5的燃煤发电,是空气污染的主因。为了减少燃煤发电的污染,并让发电量在2030年增加一倍,核能成为中国政府能源多元化的重点。目前,中国存建核反应堆超过24座,而且政府想在2020年前使其核能装机容量增长两倍以上。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核能已经不是一个好选择。首先,兴建大型反  相似文献   

6.
蔡成平 《南风窗》2011,(8):80-82
作为菅直人的对立面,谷垣祯一虽然拒绝出任负责防灾的内阁副首相,但在救灾初期,自民党等在野党一改"万年野党"的作风,对执政党及内阁几乎采取了全面配合的态度。知名媒体人长濑隆就此评论道,日本整个核电产业都是自民党时代留下的隐患,核电罪责不在民主党,这也是这次日本朝野迅速靠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邱兆锋 《南风窗》2014,(3):40-41
日本的退休首相由于人数众多,政见各异,很难对现政权构成明显的压力。昔日首相对安倍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外交和核电政策上。  相似文献   

8.
媒体     
《南风窗》2016,(21)
正01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机遇英《经济学人》9月24日在国际原子能大会期间,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型反应堆ACP100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这是中国继自主研发核电产品华龙一号后,推出的又一款走向国际市场的核电产品。近几年来,中国正在计划扩大对核能的开发。1994年中国首家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到现在已有36个核反应堆,在建的有20个。除此之外,另外4个已经得到官方批准,还有很多核反应堆还在计划建设阶段。中国计划到2030年,  相似文献   

9.
韩华 《当代世界》2016,(3):20-21
正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旺盛、环境意识逐渐提升的国家,中国正加大力气发展核电,计划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左右。因此,已有、在建以及筹建的核电站将遍及中国许多省份,加上中国的军用核设施,使中国面临着核安全的挑战。此外,中国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在国际及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承担着责任。中国在核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陈慧敏 《南风窗》2011,(7):32-34
日本福岛电厂核灾重新唤起全球社会对核电产业的质疑和批判,让原本要迈开核电发展步伐的各国,又停下脚步。日本关东东北地区3月11日发生前所未见的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随后并发福岛第一核电厂6个机组和福岛第二核电厂在灾难后冷却系统失灵,历经数日抢救,情况已然失控,辐射严重外泄,已被国际原子能总署列为仅次于俄国切尔诺贝利核灾事件的第六级危机。日本核灾爆发,唤醒各国已蒙尘的上世纪核灾记忆,重掀全球反核浪潮。  相似文献   

11.
贾怀东 《南风窗》2012,(15):75-76
无论使用哪一种石化能源代替核电,日本的电力成本都将上升至少50%,对日本制造业的打击不逊色于任何一次"石油危机"。7月9日1时左右,日本关西电力位于京都北侧福井县的大饭核电站3号机反应堆实现全面运作,标志着自北海道的泊核电站3号机组5月5日关闭以来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日本全境"零核电"状态终结,同时也意味着自去年3月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停止运转的众多核反应堆拉开了重新运转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在9级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并发生核泄露,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会不会继续升级?对中国公众健康和环境是否有影响?中国核工业设施安全性能如何?日本核泄漏给核能开发带来哪些警示?这都是需要我们在重灾过后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现代技术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有着深刻的理性洞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技术伦理思想,它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系统三者的复杂互动中提出消除科技异化和人的异化,通过变革社会制度、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的双向发展趋势,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技术伦理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将社会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界价值关怀融合成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我国著名的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学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是中国骨科事业奠基人之一。1937年,中华医学会成立骨科学组,他是六位成员之一,为中国骨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56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他被认命为首任院长。他在颅骨结核诊断、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外科治疗、孟氏肩固定术和孟氏截骨术等方面成就卓著,他是实施"无创技术"与"不接  相似文献   

15.
如果将中国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比作一首交响乐的话,那么,利用外资和建立涉外企业就是它的主旋律。截止到2000年5月底,中国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06亿美元,建立涉外企业35万多个。大量外资的进入,不仅弥补了中国建设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  相似文献   

16.
于士瑞 《工会博览》2008,(21):55-55
本刊讯 鉴于住总集团在人居建设领域、特别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日前,中国房地产建筑技术促进会、中国住宅环境发展中心、中国建筑施工与监理管理学会、中国楼市品牌价值评估中心、中国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协会授予北京住总集团“人居十年&#183;2008中国建筑业最具实力品牌50强”称号,授予住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林“人居十年&#183;2008中国建设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称号,并分别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相似文献   

17.
朱占锋 《法制博览》2015,(8):30-31,9
核电产业曾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所谓的"核电安全神话"。但福岛核事故给日本核电发展带来了重创。对"零核电"主张的提出和否定反映出了日本各界对于核电发展的矛盾态度。本文对日本当前的环保法律以及能源政策展开分析,拟对零核电能否成形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8.
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行走在异国他乡,奋进者的足音永远铿锵有力。在筑梦"一带一路"的征程中,中铁六局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的建设者们不仅在越南市场站稳脚跟,还积极开拓柬埔寨、泰国、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几内亚等市场,倾情演绎着"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工匠"……在世界各地唱响劳动者之歌。坚守一线,越南河内唱响劳动赞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项目,越南河内轻轨(吉灵——河东)线全长约13公里,共设12座车站,全部为高架车站,全线建有车辆段一座。海外工程分公司越南轻轨项目总工程师张亮是中铁六局先进生产者,今年是他坚守海外越南轻轨项目的第11个年头。每当提起在海外奋斗的日子,他都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9.
崔磊 《国际展望》2011,(5):44-57
美国国内在利用核电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拥核派和反核派的分歧主要是在核电成本、核能安全以及核能是否环保等方面。受今年3月日本核危机影响,美国反核势力上升,核能辩论的重点转向核能安全,具体体现在核电站抵御灾害、核废料储存、新建核电站以及现有核电站延长运营期限等议题上。受此影响,短期内美国核能开发速度会放慢,但奥巴马政府的核能政策不会作出实质性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洪家光是中国航发黎明数控车工。他是普通车工数控车工双料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发技能大师、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60余项殊荣。他研制的金刚石滚轮精密磨削工具技术,摘取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