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治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岛崎藤村在长篇小说《家》中描写了各种女性形象,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贤良型"知识女性、"屈从型"传统女性、"谋生型"劳动女性、"卖身型"贫困女性。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处境,进而了解她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在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及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统治的终结。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借机以联合国的名义进驻日本并控制了日本政府,在战后日本社会制度改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战后美国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得到专家的指教。一、战前及战争期问日本教育概况日本是近代迅速崛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封建社会时期日本在吸收借鉴中国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和魄”,也被称为“和魄汉才”教育。19世纪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3.
河大学日本研究所是1964年成立的,从此我们就开始了日本经济的研究工作。从70年代末起,我先后参加出版的著作有:《1973~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及其特征》、《高速发展的日本工业》、《日本垄断资本》、《日本经营管理体制概况》、《战后日本财政》、《战后日本税制》、《战后日本物价史》、(1973-1989年日本经济发展史》、《当代西方经济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现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和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相似文献   

4.
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是 196 4年成立的 ,从此我们就开始了日本经济的研究工作。从 70年代末起 ,我先后参加出版的著作有 :《1973~ 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及其特征》、《高速发展的日本工业》、《日本垄断资本》、《日本经营管理体制概况》、《战后日本财政》、《战后日本税制》、《战后日本物价史》、《1973~ 1989年日本经济发展史》、《当代西方经济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现正在研究的课题有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和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已合作出版的译书有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5.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晚婚族甚至不婚族,婚外情也愈演愈烈。此外,职场女性日益增多,而家庭与事业难以兼顾的矛盾又进一步导致女性的晚婚及不婚趋势。这些现象与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女性因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而导致的婚姻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初始集团"家庭"功能的需求日益集中于满足高层次的情感性需求的现状。近年来,三部最具人气的日本影视剧《不结婚》《昼颜》《花芯》,较代表性地反映了当代日本女性婚姻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1890年10月30日发布的教育敕语是日本明治政权表达自己教育理念的经典之作。其历史地位与关联度之高,在近代日本的诸多文件中是罕见其匹的。诚如著名日本思想史学者王家骅所说:"《教育敕语》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方面,而是涉及了日本政府的全部思想文化政策,影响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成为日本天皇制国家的观念支柱之一。"①所以关于教育敕语形成过程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出版后 ,文化学学者都接受了他的这样一个假设 :任何事业之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无形的精神力量 ,而这种精神力量必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韦伯强调新教伦理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精神是近代欧洲独有的价值体系 ,正是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回到东方社会 ,日本是东方最早资本主义化的国家 ,那么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伦理精神是谁奠定的呢 ?翻开日本思想史 ,我们不难发现铃木正三的思想在其中的伟大意义。一铃木正三出生于公元 15 97年 ,是日本爱知县人 ,早年他是直属于…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德川幕府自1603年建立起,较为稳固地统治了日本二百多年。但在进入19世纪的时候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国外,船坚炮利的欧美资本主义大国急于敲开日本锁国的大门;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则造就了以商人资本家、下级武士和农民为骨干的幕府反对派。在这种情况之下,德川幕府所采取的一些改良和补求措施已无济于事,终于在1868年1月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以天皇亲政为旗号的明治政府。 一般认为,1872年8月,颁布的《学制》令是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开始,也是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的教育改革的开端。众多的研究者对于这一法令给予了充分的评价,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1872年8月颁布《学制》已经是明治政府成立的五年多以后(即明治5年),那么,在此之前的明治时代的最初几年中,日本教育的情况如何?当时的情况与1872 年制定《学制》令、建立近代日本国家教育制度有何联系?这类问题至今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显然不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学制》令的出现,也不利地对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学制》颁布之前的明治初年的教育做出简单的分析评介,以求教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是探讨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化特征之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步入21世纪以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通过实现超越传统课程视域的学科设置、创设符合女性的"时代特质"的课程体系、整合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机构,既推动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令自身的改革陷入到了一个可能迷失方向的困境之中。这一新的动态,对于研究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转型、探索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之方向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历经二战前后的奠基阶段和重振阶段,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分别从社会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内容、政策法规、公民馆、社会教育史等方面来概览社会教育的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日本社会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即立足终身学习开展社会教育研究、社会教育研究内容逐步突出功能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关注民间力量、社会教育政策研究注重与教育改革同步、社会教育研究范畴趋向独立等5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战后六十余年,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发展,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体系化、法制化、市场化、综合化、终身化等显著特点。研究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对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社会教育经历了以科技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依属阶段、以职业技能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以及以终身学习为愿景的社会教育完善阶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了完善以企业内部培训为平台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以“学社融合”的社会教育发展模式、完善的社会教育学科研究以及注重民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总结日本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对中国的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制度完善而具体,历史上曾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二战后其相关制度发展缓慢,许多规定已明显不符合国际亲子法的发展趋势。为全面了解日本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制度,需要从非婚生子女的确认规则及其权益保护规则两方面全面解读日本相关法律,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中日民间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子女婚生或非婚生地位的争端。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选择在亚太地区推行重振战略、大国战略和拓展战略,逐步减轻战后体制束缚,恢复亚太强国地位,进而掠夺发展空间。三步战略目标明确、实施有序,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帮助日本洗脱战争罪责,骗取国际信任,攫取发展资源。这其中饱含了日本政府的政治谋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由于日本亚太战略始终偏离正确轨道,并且为转嫁政府执政危机服务,所以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微妙。不能对日本保守政府抱有太多幻想,以防落入圈套,可以尝试联合国际力量,强化战后制裁体制,防止日本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7.
三木内阁试图利用中苏矛盾在两国之间奉行“等距离外交”,一方面表示要全力推进中日缔约,稳步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以此提高对苏交涉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想开罪苏联,在中日缔约上施加种种限制,积极推动日苏对话,以增加对关战略博弈的资本,加重对中国谈判的筹码。三木内阁企图从中苏对抗中渔翁得利、两头通吃的作法反而使日本在苏联的压力下陷入被动,也引起了美国的反感和否定,从而使其推行的“等距离外交”在实践中四处碰壁,而不得不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是日本农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为日本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农业普及教育在经济恢复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低速发展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研究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