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初期的精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大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应着重在三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建国初期的精神。 一、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风貌 建国初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党的政治地位从旧世界的破坏者转变为新世界的建设者,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活动范围从熟悉的政治、军事领域转到较为生疏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刘少奇深刻分析和把握国情,在如何处理富农问题上力主保存富农经济,并把保存富农经济与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邓子恢正确对待富农经济的思想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调整根据地的土地政策而平衡包括富农在内的农村各阶级利益;在建国初期,通过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农村政策,达到稳定中农、发展生产,巩固党在农村统一战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邓子恢负责主持农村工作。他非常重视人才,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的利用、培养、激励的措施和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才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合法性的理论视角下,梳理建国60多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治理历程,会发现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发生了三次变迁。其大致轨迹是,建国初期以政府绩效为主,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改革开放后仍以政府绩效为主。今后,加强和改善制度与规则建设,将成为国家政权在农村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徐国普 《求实》2001,(5):51-53
建国初期 ,我国相继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村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贫下中农成了农村的主权阶层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农民协会、互助组、合作社等政治经济组织各自发挥着作用 ;党组织蓬勃发展 ,党员是农村各组织的领导者 ;家族势力逐渐削弱等方面。相对集中型的权力结构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 ,对我国社会现代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领导了旨在提高农民识字能力的扫盲运动。这个运动伴随着“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两次高潮。在农村扫盲运动中,采用了结合农村实际和贴近农民生活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成功地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农民不识字的现状。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成果。  相似文献   

8.
宋洁 《党史文苑》2006,(6):20-21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领导了旨在提高农民识字能力的扫盲运动.这个运动伴随着"速成识字法"的推广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两次高潮.在农村扫盲运动中,采用了结合农村实际和贴近农民生活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成功地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农民不识字的现状.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成果.  相似文献   

9.
邓子恢,福建省龙岩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建国初期,他由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调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主持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曾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主张,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但是,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化运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统战部主导下,广州的各民主党派共同创办了《联合报》.该报在宣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政策和新方针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国初期广东的统战工作作出了贡献.两年后,《联合报》停刊并转型成为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民主党派报刊的角色转换,是观察和了解建国初期中共新闻媒介的政策倾向以及国内媒介生态环境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1.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或私有制,是区别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之一。同全国各地一样,长泰县的农业经济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根本改变了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动、组织农民的重要形式。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建立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构筑农村反封建统一战线的客观需要,农民协会在全国风起云涌,形成了从村到大行政区的各级网络体系,其间历经了兴起、整顿、隐退三个发展阶段。由于传统思想对农民的束缚与影响、中国共产党“国家——乡村社会”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协会自身先天不足及后天缺陷,农民协会很快在农村公共舞台上消失。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以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救灾运动.其中,救灾募捐工作不仅在物质上给灾区以有力支持,而且在精神上给灾民以极大鼓舞.既弥补了建国初期国家财政紧张、救灾经费严重不足的缺陷,又广泛发动了人民群众.依靠社会力量抗灾救灾.考察建国初期党的救灾募捐工作对研究建国初期灾荒史、抗灾救灾史及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向何处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东峰  王国平 《求是》2005,(10):38-39
有着农村血液之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已存续半个多世纪,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巨大金融支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信社原有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筹资能力差、成本高、服务手段落后、资金运用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按照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原则,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农信社怎样走来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着手整顿财经纪律的同时,决定在农村建立信用合作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以来,大体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  相似文献   

15.
以建国初期生物遗传学批判为例,从自然科学的新方向、科学批判的渊源、科学批判的行政介入和科学批判的结束等方面探究建国初期科学批判的基本状况。建国初期的科学批判是一种科学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有其和当时的时代密切关联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意蕴。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为了改变农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政治上当家做主的农牧民实现在文化上的翻身解放,改善和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在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深入农村牧区最基层,为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7.
一建国初期我国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正式开始于1950年秋季。土地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建国初期我国新解放区富农与地主之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建国初期大汉族主义的表现和由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消解大汉族主义问题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采取的实质性措施,对于建国初期消解大汉族主义的历史意义与基本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巩固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一贯强调和重视这个问题。毛泽东之所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就在于他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成功地解决了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农民和农村问题。邓小平之所以领导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在于他首先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并及时将这一经验推向城市改革和其他改革,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和农村问题。江泽民同志作为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更是注…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与意识形态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资源是政权合法性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建国初期新政权通过大力维护与开发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资源,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潜存着合法性危机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