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 7月在泰国首先爆发的金融危机,短期内扩张到亚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随后波及俄罗斯、拉美,影响到全世界。有人说“亚洲经济奇迹完结了”,“东亚经济模式已经过时”。还有人认为亚洲经济就是恢复也不会是 V字型,而只能是 L型的长期过程。但亚洲经济 1999年即开始复苏,当前竟出现了强劲的势头,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研究亚洲经济复苏的表现、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走向,对我国有重要意义。 (一 )  经济学家们认为,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面貌与两年前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是:汇、股市回弹,利率趋降,国际收支状况改…  相似文献   

2.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已经一年多了。这次危机使东亚的许多国家外汇储备枯竭,货币贬值,股市暴跌,失业增加,经济全面倒退。面对这次危机,我国政府为了稳定亚洲经济,帮助这些国家走出困境,做了巨大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保证人民币不贬值。对这一政策措施,国际国内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是极有  相似文献   

3.
从去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迅速席卷东亚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世界经济学界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地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这一地区的未来和前景产生各种猜测。本文试对东亚经济形势作一次全面剖析,以使人们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亚洲经济奇迹没有终结经过数十年...  相似文献   

4.
(一)当今国际格局有两大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亚洲金融危机是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下发生的,也会对国际格局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在70年代已初具端倪,苏联解体后日益成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格局的结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所谓雅尔塔体制的终结。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个时候加快了步伐,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有其经济的和技术的基础,就是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的急剧增长和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也有国际政治方面的条件,就是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冷战时期遏制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亚合作进程目前进展缓慢,而且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未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大幅推进东亚合作进程.相比之下,作为东亚合作的域外国家,美国却在东亚合作进程上表现出了格外主动的姿态并开始"重返亚洲".介共产品理论认为,"外部性"是美国参与东亚合作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福利可能因为东亚合作而受到影响,美国将会成为东亚合作的关联者或参与者;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区域性会共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亚洲地区21.5%的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为东亚经济体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最终消费市场",也加深了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因此,区别于其他域外大国,美国始终是影响东亚合作的主要域外因素.东亚经济体应正确地看待美国"重返亚洲",并在东亚合作中充分考虑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尽管亚洲经济也受到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近年来美国、日本经济衰退的拖累,但它很快复苏,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随着该地区大多数国家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合作,亚洲经济前景继续看好。世界银行近期的报告认为,在东亚市场,新一轮的市场自由化、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乐观情绪都推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世行预计,2003—200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净额将每年平均增加10%。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惊奇的目光投向了亚太地区,特别是处于西太平洋的东亚地区。世界银行曾经在1990年年度报告中说,东亚经济已把它的增长速度从70年代的6.6%,提高到80年代后期的8.5%使80年代成了“亚洲经济奇迹时期”。进入90年代以来,乐亚经济仍然在世界性经济衰退中独放异彩,将要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中心。这一发展,对于亚太经济区域化发展的格局及趋向,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T’I:8O年代,东亚地区的“四小龙”,均属资源贫瘠的地区,但从60年代如起,它们都先后转变自己…  相似文献   

8.
全球社会和学术界重新思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政府以及政府职能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问题.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再次受到全球社会的关注.东亚奇迹与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表明.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东亚文化成就了不同于欧美发展路径的独特的东亚模式,其核心在于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在于政府职责与功能的全面履行,由此,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9.
刘霏 《学习月刊》2011,(22):9-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际经济决定国际政治,国际政治反作用或影响国际经济。随着国际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国家观念包括主权观念及国家运行机制受到冲击,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及任务和特点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所形成的结构状态,一般包括一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国  相似文献   

10.
一、东亚金融危机概况自去年以来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韩、泰、马、印尼等国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一下倒退10多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太高,储蓄者对银行体系和本国货币的币值丧失了信心,因而给国际金融炒家提供了狙击本国货币的机会。国际炒家先向银行借入当地货币,然后拿到外汇市场上去抛售。政府为了维系汇率的稳定,拿出国内的外汇储备去托市,但国内储蓄者见到国内货币受到狙击,信心随之崩溃,也争相抛售本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的开放型经济或多或少总要受到世界经济风波的冲击,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尚未遭受重大挫折,但一种潜在的压力是存在的。因此,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有人对我国是否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心存疑虑,特别是对我国吸引外资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肇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历时一年多时间,其影响已经超出亚洲,波及到俄罗斯、东欧地区,其势头至今仍在扩展,大有席卷世界之势。对这场危机,人们从多种角度进行了探讨,也总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但有一个方面却很少有人谈到,即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由泰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和全球股市动荡,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毫无疑问,包括金融自由化在内的经济开放,将国家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中蕴涵着巨大风险。一、此次全球性金融动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不会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但是会由此改变世界经济中各国的力量对比东亚金融动荡表明,当今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不是发展和增长资金不足,而是资金过剩危及稳定。从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4.
一、东亚金融危机对亚太经济的影响虽然东亚金融危机及其冲击尚未完结,但它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不过,由于东南亚有关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稳固,而且货币贬值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当前的金融危机是暂时性的,一般估计,两年左右东南亚经济可望恢复其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据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有关专家估计,由于东亚货币贬值和紧缩银根,该组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世界经济增势依然强劲。然而,东亚却爆发了震撼国际社会的金融危机,其经济严重受挫。长期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小虎”的泰国、刚跨入发达经济门槛的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相继成为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求助的“病猫”。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 一 东亚金融危机经历了由南往北,不断扩散、不断冲击的三个阶段。泰国作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点,1997年7月2日宣布放弃泰铢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实施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下跌17%,金融市场顿时一片混乱。受其影响,菲  相似文献   

16.
以1997年7月2日泰铢大幅度贬值为引发点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几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东亚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基于此,世人开始对“亚洲模式”能否再创辉煌表示关注。“亚洲模式”是战后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独创的一种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7月初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以来,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东南亚。首当其冲的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随后是新加坡、香港、台湾、缅甸、韩国、日本,甚至波及到美国乃至欧洲,对全世界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汇市股市持续振荡。泰国铢、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度尼西亚盾、韩国元等货币分别贬值了15%至60%以上,股市也下跌了60%至70%。受其影响,香港、台湾、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股市相继出现巨幅振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评价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东南亚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外资的直接经济效果评价(一)外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从动态的角度看,利用外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在于其对资本积累的作用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利用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已经由1981年的3.8%提高到1996年的11.81%,随后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在7%左右。自1992年起,利用外资在资金规模上已超过国家预算内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的第三大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金融全球化,1997年源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迅速演变成亚洲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在这场危机中,东南亚共计损失国民生产总值3万亿美元,股价市值缩减2万亿美元,银行不良资产上升至1万亿美元。东盟陷入了31年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日本经济也加速萧条,连续2年为负增长。受此影响,俄罗斯和巴西也爆发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亦受此拖累,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由1997年的…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先前国际社会不断看好的越南经济突然逆转,金融形势动荡,通货膨胀严峻,股市房市大跌,贸易财政赤字扩大,货币大幅贬值。越南经济前景引起全球的关注和担忧。经济界的争议在于越南金融动荡是否会引发又一次东亚金融危机,但我们认为,从目前来看,越南并不会出现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