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基富 《传承》2014,(11):8-10
湘江战役是胜还是败,这在史学界仍存在争议。从湘江战役的作战目的和结果来看,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应该是胜利的,而不是打了败仗。理由是党中央政治部的政治动员令目的就是胜利过湘江,胜利渡过湘江开辟了今后的发展前途。红军将士回忆湘江战役的胜利,红军以少胜多确保中央和军委顺利过江,按毛泽东论长征的胜败推断湘江战役是胜利的。  相似文献   

2.
张经武(1906—1971),又名张仁山,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炎陵县沔渡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红军总部第6局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2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3纵队参谋长、军委第2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副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参谋长,中共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副参谋长、参谋长,西北军区参谋长。  相似文献   

3.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是刘志丹、谢子长1932年创建的一支陕北红军部队,老一辈先烈金戈铁马,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新的历史时期,该师党委坚持用红军精神激励官兵艰苦创业、自强奋进,部队全面建设一年一个台阶,先后有20多项工作受到军委、总部和两级军区的表彰。红军师的辉煌战史,让人荡气回肠;革命先烈的报国信念,催人奋进。为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使红军精神薪火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红军发展到十万人。五月下旬,党中央在上海召开苏区代表会议。六月初,又召开军委扩大会议,研究红军的编制问题,计划将活动在赣南和闽西、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编为红军第一、二三、四共四个军团,然后再扩编为四个方面军。当时彭德怀同志任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  相似文献   

5.
1935年6月,当中央红军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一些细心的人发现,时任军委纵队政治委员的陈云突然消失了。就在他们纷纷猜测陈云是否“掉队”(当时红军内部对牺牲的另一种说法)时,这位肩负着中央秘密使命的红军高级干部已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6.
张经武(1906—1971)又名张仁山,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3岁时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后在爱国名将樊钟秀创办的建国军军官学校就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中央军委五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邱会作这个名字,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颇为熟悉。1929年邱会作参加红军,亲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后,刚满20岁的邱会作被任命为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负责军委直属纵队的行政事务,被周恩来称为“娃娃科长”。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典藏了历史,也象征着光明;凝聚了力量,也引领着未来。近日,省委党校大胆探索2017年海南省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在抓好党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试行党性体验式教学,带领广大学员深入琼崖革命摇篮——母瑞山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党性体验式教学。在这三天中,学员们听的是琼崖革命斗争史、革命歌曲和红军先辈的感人故事,穿的是红军服装,住的是红军旅馆,看的是红军先辈留下的遗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4):72-72
在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叶剑英元帅都扮演着关键角色。1927年7月,叶剑英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意欲“解决”中央红军,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密电,及时报信,在关键时刻换救了红军。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脱离险境。  相似文献   

10.
正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先后只有28天,但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中央红军过广西的19天,红军经历了长征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战役——湘江战役,以损失过半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保存了红军主力,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红军长征过广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严明的纪律和模范行动赢得了桂北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他们踊跃参军,舍生忘死救护红军伤病员,积极  相似文献   

11.
卿助南 《传承》2004,(6):28-29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兴安、全州、灌阳的湘江地域,与蒋介石精心布置“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反动派30万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血战,这就是著名的湘江战役。战役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用热血和生命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从以下四个渡口渡过湘江,冲过桂黄路,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进入越城岭山区。大坪———红军首先突破的渡口1934年11月25日,由于敌人内部矛盾,从兴安到全州60公里湘江无人防守。军委侦知后,决定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26日,右翼一军团前锋第二师及军直属队从…  相似文献   

12.
方槐:1917年出生,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飞行大队长,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3.
朱瑞,江苏宿迁人,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历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延安炮兵学校校长,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等职。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不幸牺牲。2009年9月,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长征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民族团结的旗帜。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更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1,(5):35-36
<正>1968年12月1日,刘岩从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被借调到"军委办事组"工作。《党史博览》第4期刊登刘岩的回忆文章,讲述其在"军委办事组"期间的所见所闻。现摘登如下。1969年11月的一天,干部室任免组组长张世兴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份干部任职批件,说:"让起草任职命令呢。"我接过来一看,是"军委办事组"写给毛泽东的请示,内容就一行字:"建议李德生同志任总政治部第  相似文献   

16.
<正>李振亚(1908—1948),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崇,藤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西路军毕占云支队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任第三大队第五队队长。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国民革命军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军事教官、广东东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东江特委军委参谋长。1940年9月到海南岛,历任琼崖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参谋长、琼崖抗日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对某教导师去年来自三省二十七个市、县的3,667名新兵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就当代新战士的特点和新形势下带新兵的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红军从东往西进入广西有三大关口,分别是灌阳县的雷口关、永安关与全州县的清水关,这三大关口与灌阳县文市镇的高木关并列为桂北地区湘、桂边界的四大名关。这四大关相距并不远,但古时山势险恶,无路可通。红军进入广西人数最多的关口当数雷口关,这是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与红三军团、军委二纵队入关的地方。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最先进入广西的关口是永安关,时为1934年11月25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22)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毕士悌随中央军委直属干部团一起行动。此后,他历经惨烈的湘江阻击战、二克遵义等战斗,曾1天强行军120华里夺占娄山关,确保了中共中央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80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干部和战士,有很多十分年轻的红军将领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为长征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毕士悌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也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20.
正有关红军长征过广西的文字很多,但有一个视角的观察较少,这个视角就是红军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根据庾新顺《决定中国命运的19天》一文,中央红军于1934年11月25日进入广西的灌阳和全州两县。至12月13日,中央红军全部离开广西北部,进入湖南通道县境。中央红军在广西的时间前后共19天。通常对这段历史的关注都聚焦于湘江战役——这是决定红军命运的一战。但在湘江战役的同时及之后,红军与广西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