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茶馆追求闲逸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20世纪初的成都茶馆既是休闲娱乐之地,又是各种人物的活动舞台,而且经常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王笛,著名学者,四川成都人,上个世初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得克萨A&M大学教授。冯俊锋,特邀主持、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闲逸”只是茶馆的表面现象冯俊锋:如果要全面、准确解读成都文历史的话,许多学者喜欢通过人、水、桥、茶、报等5个物件,你似乎对茶格外感兴趣,并且认为成都的文化都是泡出来的,这种判断非常有意思。王笛:诚如斯言,要全面考…  相似文献   

2.
用川普说评书谁最能代表当代成都的“俗”文化呢?成都人会很肯定地告诉你,李伯清。据说,1994年,所有的成都的时尚青年腰里都要别一个随身听,耳机里传出来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和所有的成都人一样,李伯清将见面的地点选在一家茶馆。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里的城市,在宽巷子、在春熙路、在府南河边,随便拣一张椅子,叫一杯5元钱的茉莉花茶,就可以坐一天,发呆、摆龙门阵、掏耳朵、打麻将都可以。有时候,还会有说金钱板和唱四川清音的艺人,不过,更多的时候,茶馆里摆的是大屏幕背投。李伯清也是在茶馆里长大的,眼看着记者坐在他…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成都的实践中看到了成都决策者和人民的勇气和智慧,这份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对成都的实践充满信心。我相信,30年后,人们将像谈论当年的小岗村一样谈论今天的成都试验。”6月7日,来自全国各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官员、高端学者、权威专家齐聚成都,参加成都市委、市政府、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统筹城乡发展成都论坛”。论坛上,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摘发部分发言,便于各地的探索者集思广益、开拓视野,形成更多更好的办法,使我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四川剧作家魏明伦有过这样几句话:北京是话说天下大事的地方,这很好,但是普通老百姓会比较紧张。而成都就是说说小事,小事催生的是饮食文化、茶馆文化等等,茶馆文化又派生出来读报文化、龙门阵文化、曲艺文化、麻将文化。在这里,小事就是大事,所以这里的人很幸福。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四川广安县人,故他对成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把成都当作自己的家。他曾对人说:“回到成都就等于回到了家乡。”他爱吃成都的小吃,什么炒豌豆尖、拌折耳根、炒回锅肉等,都吃得有滋有味。他喜欢喝成都的盖碗茶,爱看老工人师傅用长嘴的铜壶吆喝着掺茶滴水不漏的精湛技艺。 除此之外,邓小平同志对成都的文化艺术和名胜古迹,也非常欣赏,几乎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曾三次考察全国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五次参观了杜甫草堂;五次浏览了武候祠,还到过望江公园、新都宝光寺等地,给成都人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大学到法国居里大学、埃克森公司,从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他实现了知识的成功积累。面对国外众多企业、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和挽留,他婉言谢绝,毅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四川。他在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所所长、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乐山市科技副市长等岗位上“高速轮回”……他忙碌着,但他快乐着,固为他说:“我的事业在我的祖国,报效家乡、报效四川是我的夙愿。”  相似文献   

7.
·缘起 当我们穿行于成都的寻常巷陌时,一些青砖红瓦古朴很有历史感的“老房子”不经意间会映入眼帘,这些“老房子”在岁月流逝中沉淀,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追寻一段又一段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记忆,可以细细品味那种美到极致的静谧和与世无争的宽容……因为,一座座蕴含着历史的“老房子”.梳理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相似文献   

8.
成都城市精神的内涵之一可以归纳为浪漫文雅之府。浪漫文雅之府是历史人文的积淀,是对成都历史上人文精神与城市气质的高度概括。一、浪漫:成都历史上文化、宗教与学术发达,名人辈出,文化与民风具有浓厚的浪漫气质建城史迄今2 30 0年的成都,人文气息浓厚,有着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巴蜀文化”可追溯到370 0年前的殷商时期。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神秘的青铜人像和灿烂的太阳神鸟,正是古代蜀人浪漫文化的集中体现。汉魏六朝是成都奠定浪漫文化内涵的时期,成都的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局面。汉代著名的四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和严遵都生…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7日,成都市民阙小姐和男朋友点击“成都通”时,发现了可以在线申请贷款的服务项目。“正好我们也有贷款买车的想法,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南宁会议之后一个多月,毛泽东又主持召开了成都会议。它是在与南宁会议相同的背景下召开的。成都会议是50年代后期“左”的指导思想形成,“大跃进”发动过程中又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正如毛泽东1958年8月24日同一些负责干部谈话时所说,去年三中全会,今年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也是成都解放50周年。 回首成都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昔日千疮百孔的旧城市如今已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大都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线,清澈明亮的府南河,气势恢弘的天府广场,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誉满全国的高效农业,形成规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令人振奋的瞩目成就,充分表明党的事业已深深根植于成都人民心中,党的宗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成都对外开放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成都对外开放起步晚,起点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中西部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文章剖析了成都在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改善投资软环境、开发区建设、对外贸易和发挥潜在优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成都应处理好开放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成都造”与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关系、对外开放中“独唱与“合唱”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成都怎么办?这是成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大焦点问题。成都是西南地区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经过联系成都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我们初步提出了建设“和谐成都”的蓝图。建设 “和谐成都”,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事实证明,一个嫌贫爱富、只说空话不做实事的政府,决不会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府;一个人心浮躁、情绪消极、工作疲沓的政府,决不会是高效廉洁的政府;一个群众有话无…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成都造”风廉蓉城,现在,“成都造”作为成都工业企业及其名优产品的一个集合概念,已被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作为代表成都工业整体形象的一杆大旗,已由成都工业的排头兵打出来了,作为成都商品在市场营销中的一块联合品牌已开始在全国叫响。那么,如何让“成都造”这杆大旗打下去并让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尹婷婷 《先锋》2024,(1):59-61
<正>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成都式幸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幸福城市一定是充满温度的城市。2023年11月24日,随着“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的揭晓,成都连续15年获此殊荣。这一年,成都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纲”和“魂”,将市民参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依托和动力源泉,统筹推进文明培育、  相似文献   

16.
全威帆 《先锋》2024,(3):46-48
<正>世园会是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为迎接这一国际盛会,成都将推出春夏秋三季“限定”世园会主题文旅活动,开展花市、蚕市、锦市等新“十二月市”系列促消费活动,一体推进营城兴业惠民,以重要赛会成功举办推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市民获得感。结合季节变化推出主题文旅产品成都如何围绕世园会,推进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成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味道     
张三在居民区附近开了一个茶馆。说是茶馆,其实喝茶的人没几个, 打麻将的人倒不少。但令张三头疼的是,很多人喜欢在张三茶馆门前倒垃圾。晴好天气时,蚊虫嗡嗡,再经捡垃圾的人扒来刨去,搞得茶馆前后臭烘烘的。风雨天气时,茶馆门前纸屑呀、菜叶呀、塑料袋呀什么的,到处乱七八糟。张三在馆门前立一牌,上写:“此处禁止倒垃圾。”垃圾照倒不误。张三又写:“此处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十元。”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城市而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一个城市诸多关联产业的发展,在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一个具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蜀文化的发源地和生长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目前成都提出要创品牌城市,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关键一步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发展文化产业。可喜的是,成都已经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文化强市”的口号,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成都,文化产业是一…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蓝色代表中国电信。如果说成都电信的爱心之举如一缕缕阳光,那么美丽的电信蓝就如同海洋,因为阳光的绚丽加盟而绽放异彩!———题记 昔日,一统天下;如今,群雄割据。随着国家宏观电信体制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拆分、重组,电信市场一家垄断的局面不复存在。环顾四周,联通、吉通、网通、移动、铁通、卫星通信……烽烟四起。竞争是一枚不得不吃的“多味果”:胜者尝其甘,败者尝其苦,残酷无情。成都电信分公司不惧竞争,总经理赵强亮出“底牌”:“服务,是电信最好的竞争手段。”“成都电…  相似文献   

20.
全威帆  江铖 《先锋》2023,(10):56-57
<正>清晨,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美空间的茶园里逐渐热闹起来,居民何杨和几位老街坊来到社区的刺绣工坊,开始了一天的绣活;坐落在成都的高校一隅,电子科大的博士生张天宇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论文,一边思考着近期的科研组会汇报……关于成都的幸福感,他们的“解读”是“巴适、安逸”,亦或“成长、收获”。关键词虽不同,但最终指向很一致——在成都,幸福是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