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乡镇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乡镇改革的路究竟该怎样走,专家们众说纷纭。通过对怀化市麻阳、沅陵县和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凤凰县等地乡镇的实地调查及网络资料的收集考证,在深化乡镇改革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期望对深化乡镇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政府职能在影响乡镇政府变革的诸多变量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乡镇政府的体制安排必须服从、服务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随着政府职能向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改革的逻辑导向方面,乡镇政府应着力加强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使职责配置达到以公共服务为中轴;在改革的具体操作方向上,农业型乡镇应以派出与合并为主,工商业型乡镇则应积极探索撤镇改市。  相似文献   

3.
乡镇机构改革既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个新课题。改革历程不短,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比较成功的改革之路。改革的动因比较复杂,成效和失误也比较明显。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国情,走一条改革的创新之路才是根本。乡镇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撤并,也不是简单的弱化,而是全方位的认识和反思。要进一步加强乡镇组织和发展经济的职能,找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切入点,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才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了地方政府的合并改革,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类:激进型、中间道路型及相对缓和型;国外进行地方政府合并改革的经验主要包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根据本国实际选择改革方略与进度,与其他改革相配套.国外地方政府合并改革对我们的启示是:推进乡镇合并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的权力,选取适当的改革进度和方略.  相似文献   

6.
乡镇政府改革的缘由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改革时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乡镇政府何去何从?改革的路径是什么?本文在简单分析乡镇政府改革的缘由的基础上,着重从体制上分析乡镇问题的原因,指出乡镇的很多问题是体制使然;文章的第三部分对几种流行的改革路径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当前可行的路径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镇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是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改革不断推进.现正进入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阶段.新形势下.乡镇改革必须以乡镇机构重建、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为中心,还原乡镇服务"三农"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乡镇机构改革在积极推进。为促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深入,需要对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层原因、基本原则、主要思路、保障机制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乡镇改革:历史困境与道路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镇改革先后经历了"社改乡"的"乡政村治"二元治理体制、减员增效下的"汲取型"与"服务型"乡镇和后税时代的多元模式,但不同时期的改革和发展模式都存在着治理目标和具体实践效果相脱节的共同问题。而要改善乡镇体制使之适应农村建设的大局,就需要深入分析乡镇改革的历史变迁,以探索新时期乡镇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7,(1):68-72
逆向合同外包是政府将已经外包出去的公共服务收回并且重新交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近年来,这一现象在国内的实践中屡有发生。从逆向合同外包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逆向合同外包现象研究,并结合实际调研所得,分析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七站八所"的重置现象,以期为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反思提供一种新视角,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8,(16)
目前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各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坚定改革的信心。当前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乡镇机构改革复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
税费改革后,事权、财权的上收引起县乡关系的全面调整。一些学者认为改革结果使乡镇政府处于"半瘫痪"状态,专款专用使得乡镇政府没有任何行动自主权,完全成为县、市政府的"附庸",乡镇政权成为"依附型""悬浮型"政权。笔者通过在东部某乡镇的实地田野调查发现,乡镇并没有处于悬浮状态,它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也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为密切。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仍然存在较大自主性,乡镇政权在村庄表现为"汲取""管理""服务"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中国的公共权力是单一的、全能的层级制。中美地方政府改革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两国地方政府改革都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都是为了提升政府能力,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注重政府职能的优化和改革中的创新;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但两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差异是明显的,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虽然乡镇集体企业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改革,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乡镇集体企业必须进行二次改革,才能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改革要将乡村留在企业的集体股份退出来,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转化,买断土地的使用权,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流动机制和流动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改革直面政府改革的基本问题,本身具有直接效应、牵动效应明显,操作难度低等优点,因而是政府改革的理想切入点.新一轮政府改革应梯次推进,以公共财政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政府职能调整,进而带动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最终完成政府现代化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改革:从权力结构的失衡走向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本轮乡镇改革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吗?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是"减人"不"减支";二是"减事"不"明事";三是"减数"不"增效";四是"止痛"不"治痛"。我国未来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应以突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为核心;设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提高乡镇公共服务有效性;完善责任流程,以强化乡镇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8.
罗骞政 《理论探索》2006,(6):122-124
乡镇政权机构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最现实可行的切入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为此,要裁减乡镇机构冗职冗员,提高工作效率;整合交叉重叠职能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强化补充薄弱缺失职能,真正发挥基层政权应有作用;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政府服务和办事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社会化改革是必然趋势。绵竹市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脱钩、分类、转制、搞活”的改革尝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取消农业税後,中国各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大规模的改革已箭在弦上。本文对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政府责任、机构对应、交叉任职、公共物品供给、经济职能、乡村撤并、社会稳定以及上级政府的呼应性改革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