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奋斗》2010,(7)
<正>基层法官是具有特殊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审判权能否得以公正执行,也直接影响着司法改革的方向、进展和效果。只有使法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思维方式,才能不断适应审判职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才能始终为司法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执法为民。因此,建设学习型法院势在必行。(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是加强自我学习。法官首先应当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准确掌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在法治化的道路上前行,司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司法最主要部分的基层法院,解决纠纷的压力日益沉重,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基层法院法官的素质与社会民众对于司法的预期存在相当距离.而续职培训作为一种致力于提升法官能力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当前基层法院法官的种种迫切需要,应当在法院功能区分的基础上安排续职培训,最大可能地弥补基层法院法官在职业能力上的不足,以回应社会对基层司法的期盼和渴求.  相似文献   

3.
司法改革进行多年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改革之所以未取得人们所期盼的成效,原因众多,其中之一在于法律从业人员尤其是法官职业伦理的缺失制约了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实现法官职业化以培育和提升法官职业伦理,尽力促进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官进行独立公正的裁判从而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同时,要加大对法官职业的保障力度,增强法官的主体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增强法官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安群 《理论建设》2003,(5):58-63
法官职业化就是要求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业职业,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技能、道德和地位。法官职业化是审判工作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问题中应有之义,其有效地实施,事关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构职业化的法官队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法官是整个司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对法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给予法官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法官遴选、任职、晋升等环节,有助于激发法官队伍的内生动力,促进法官自觉提升司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对法官业绩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绩效管理,更应考虑到法官岗位的特殊性。"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P3),审判权的独立地位和法官职业所崇尚的"尊荣感和使命感"对法  相似文献   

7.
廖勇 《学习论坛》2007,23(7):70-72
法治社会中的司法公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司法体制、法官素质、监督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面临诸多障碍,应针对妨碍司法公正的成因,在实现司法自治、司法自律、强化法官素质等方面探索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8.
法官是依法独立行使国家审判的人员,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关乎到司法公正能否实现,长期以来法官职能的泛化,导致法官严重行政化,法官在适用法律时也常常受行政权力的影响,审判工作的特殊性一直不受重视,审判的独立、法官的中立难以实现,由于业界的混淆决定着法官职业的伦理也从不受重视,通过对法官与行政官员职业伦理之比较,凸现法官忠于法律、独立审判之特殊特性,并明确行政官员的泛政治化与大众化的特点,建构适合法律职业伦理之维,以树中国法治精神之理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间,一个新学科的轮廓渐趋明显:“法官职业伦理”,究其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司法裁决并非全由法律所决定,对法官功能发挥的关注增加了。如果司法裁决并非全部客观,法官的职业行为就变得相关;其次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相关司法行为不是仅限于审判活动,而且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公务员制度迈上法律的台阶,<公务员法>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是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将法官也纳入公务员.但纵观世界各国,没有任何国家完全将法官纳入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法>的这一创新是与司法改革背道而驰的,与法官高薪制和法官高龄化越步越远,而且法官竞争上岗,也违背法官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1.
改变现行法官管理模式,在法院系统确立新的法官、辅助审判人员比例,同时加大职业保障,进一步提升司法效率,筑牢司法责任制的基石。司法体制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这次改革涉及我国法院体制各个方面,不仅有技术性问题,也有遗留几十年的旧的司法模式,利益格局问题。因此,司法体制的改革自提出以来一直进展缓慢。尤其是2005年最高院下发的《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法官员额制度,由于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因此一直作为法官职业化重要内容的法官员额制度虽被列为会议日程,但至今未被确定下来。就以上问题主要从我国法院实际出发提示完善确定我国法官员额制度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正行进在法治进程中的中国人而言,司法公正尤为重要。正因为其缺失,所以其重要。本文从现有司法体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司法监督失当和法官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低等主、客观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司法公正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为人民掌好用好审判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法院工作的基本要求,其核心就是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当前,影响司法为民的最大问题是廉政。人民法官只有清廉如水,才能执法如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金钱、美色、人情的诱惑无时无处不在,人民法官始终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我国现行司法运行机制中存在着影响司法公正的制度性障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司法权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司法机关的行政化管理,对司法权监督不力等。我国司法改革的具体目标应为:法院管理的非行政化,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以及高素质法官遴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周广义 《党史博采》2006,(10):52-53
去年初,我院按照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大胆改革法官职业队伍传统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法官业绩考核为主体"的法官职业队伍评价体系,开创了法官职业队伍管理新模式.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将审判质量效率管理与法官业绩考证相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特点相结合;审判技能与调研能力相结合,所形成的这一套法官评价体系,既解决了法官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的问题,又能对法官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和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赵泉 《理论学刊》2001,(5):48-49
职业法律家是指从事司法或直接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并且有严格资格限制的专业人员。职业法律家集团是一个国家的职业法律家群体。职业法律家集团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则关系着该国法治化的程度及发展前景。一、发达的职业法律家集团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之一建立法治国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建立了法治国家。随着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 ,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法律职业。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 ,司法权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权 ,由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法官依法独立行使。为了防止法官的专横和集权 ,司法权…  相似文献   

17.
法官员额制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打开司法改革新局面的基础制度之一。法官员额制的实行是实现法官职业化、精英化的基础,其落实情况将直接影响本轮司法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新形势、新任务、高要求与基层法官队伍教育培训不够、素质提高缓慢之间的矛盾.入世后,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法制统一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将对我国人民法院司法理念和审判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法官素质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因我国基层法院点多、线长、人多,加之地域辽阔,东西部差异较大,要在短期内改变法官队伍现状,提高基层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司法能力建设是核心内容。探讨司法能力建设应当尊重司法规律,在司法权所能涵盖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不考虑顶层设计的安排,司法能力供给不足与司法系统自身的管理以及法官的数量、素质等因素直接相关,因此,提升司法管理能力、司法技术能力和司法保障能力应当是司法能力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民事司法改革中法官权力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司法中,法官手握裁判大权,既是程序的管理者,又是裁判的决定者,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民事司法改革中法官权力无疑是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