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与分析泰国外资投资在进入21世纪后(2001-2004年期间)的增长变化趋势、投资来源结构与投资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经济背景,并概述在这段期间泰国外资投资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中国对泰国的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新的背景和契机下分析和研究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泰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泰国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2009年的数据对泰国与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泰国投资环境在东盟主要的引资国直接处于中间位置,投资环境不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提出了提高经济开放度、降低运营成本和重视教育投入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企业对任何国家的投资都面临着行业选择,本文以泰国为对象,研究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及主要原因。本文认为,随着泰国经济发展与投资优惠政策的变化,中国企业投资泰国行业选择应有所调整,并提出建议,以期对将到泰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越来越多,近年到泰国投资的中国企业也有明显增长的趋势.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促进企业在泰国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在泰国直接投资的概况日本企业对泰国(包括东盟国家)的投资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有了较大的发展。1971年在泰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日本企业仅增加34家,而1972年增加62家,1973年增加76家。从投资额来看,1971年为900万美元,1972年为3000万美元,1973年达到34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的外资投资发展趋势、特点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7.
前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过了8年时间,泰国经济已十分良好。对泰国的汽车及电气电子等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不断增加,这反映了泰国稳定的政局和始终一贯的经济管理,以及从积圾促进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姿态所看到的对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期待。过去20年期间,在泰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额中,日本约占了40%,是最大的投资国。日本在金融危机后仍继续将泰国作为核心生产基地,现在有超过1200家的日资企业雇用了约40万名泰国人,积极地进行着企业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家族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角度集中阐述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泰国华人企业集团经受重大考验、持续向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1997~1998年与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对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变化影响迥异的原因,并论述了泰国华人企业集团在中国与泰国投资和经贸合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9.
泰国与中国相互直接投资.是1975年7月1日两国建交后新兴起来的,是两国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泰国在华投资吸收境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泰国是较早到中国投资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泰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增加和提高。从泰国对中国投资地域的扩展来看,最初主要投资于中国的经济特区,接着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后来又伸延到沿江、沿边以及内陆省会城市,目前已遍及中国二十来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泰…  相似文献   

10.
一、东盟国家对华投资中的产业转移东盟国家对华投资较多的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其次是印尼、菲律宾。投资领域从早期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玩具、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饭店,到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医药卫生、机械制造、金融、电力和海运等行业。尽  相似文献   

11.
一、增长趋势概览1986年以后形成的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首先涌向泰国,泰国的外资投资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热潮”,1987-1989年期间是泰国的外资投资高潮期,这三年的外资投资累计额(按批准投资额计算)达4136亿铢,比1960-86年(共27年)的外资投资累计额(649亿株,泰国银行公布的实际投资额)大5倍。但这一外资高潮期只持续了三年(1987-89年),便由于泰国很快地出现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局促”而于1990年从迅猛增长转向沉滞与下降。1990年的外资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下同)比1989年下降161%、1991年又比1990年下降38.1%、1…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在东盟各国当中,印尼和泰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成为了日本企业最大的投资对象。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世界第四的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矿物、农水产品等天然资源,因此从市场的潜在增长性和劳动力招募、原材料筹集的角度来看,作为企业的投资对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对印尼的投资大幅度减少,其后便停留在低水平(图1)。  相似文献   

13.
泰国是东盟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泰国汽车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与跨国公司对泰国的投资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促进了泰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泰国汽车产业集群反过来又吸引了跨国公司更多的投资,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而泰国政府政策对两者的互动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泰国泰国唯一的一个出口加工区于1982年4月在叻甲邦(Lard Krabang)工业区开放,叻甲邦工业区位于曼谷以东30公里。泰国虽然有一些其他的工业区和投资促进区为投资企业提供鼓励投资的优惠待遇和已开发的社会基础设施,但他们并非专门用于面向出口的。如果目前泰国政府正在重新研究投资优惠待遇的结果是撤销泰国投资委员会为投资企业所提供的一般优惠待遇的话,那么叻甲邦出口加工区将会成为更有吸引力了,因为出口加工区的投资优惠待遇很可能是不会被撤销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根据2003年8月开始实施的对泰国日资企业的调查,就东盟、中国及日本的关系加以论述。尤其在关注投资和贸易动向的同时,就现在成为热门话题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动向进行评述,并对“东亚共同体”等地区一体化的动向加以考察。一.东亚的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动向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东亚的投资及贸易动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就直接投资来看,出现了从东盟向中国转移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外国对东盟主要5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的投资不断趋于扩大,但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1999年减少到2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观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日本对各国、各地区的直接投资实绩”,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4175万亿日元。就日本投资各大洲的情况来看,欧洲在1998年以后连续5年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图1)。第二位除了2001年度的中南美之外,其余年度均由北美占据。亚洲的比率不怎么高。 图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各大洲) (亿日元) 就1998年度以后日本对中国和东盟的直接投资来看,对东盟5国(原成员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的投资每年都多于对中国的投资(图2)。但是,1999年以后,对中直…  相似文献   

17.
前言泰国的近代工业是在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泰国通过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而配备起来的工作基础设施,通过以鼓励产业投资法案为中心的各种促进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对工业活动进行投资,以此作为促进泰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动力。泰国工业化政策的特征是:工业化方向是由六十年代(1961—71年)  相似文献   

18.
一、序言日本世界经济研究协会《世界经济评论》1988年4月号刊载了拙文《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海外直接投资》,该文曾提到最近日本资本对泰国的投资出现了高潮。本文拟以泰国作为典例研究,介绍日本对泰国资本直接投资的实况,并分别从泰国方面与日本方面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援助,作者曾于今年(指1988年)  相似文献   

19.
亚太发展中地区外资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亚太发展中地区包括了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四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等九个国家与地区。全文就2000—2003年期间亚太发展中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泰国是中国台湾地区在东南亚的重要经贸伙伴之一,双方通过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稳定发展。近年来,双方投资和劳务合作呈现出下降态势,相关贸易问题也逐渐凸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台湾地区与泰国的经济关系面临的挑战将日益显现,但其仍会继续加强与泰国的经贸及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