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争议预防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处理手段,可以将劳动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企业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外资企业在2012年初至2013年中所发生的劳动争议为例,总结了外资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的几个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资企业工会在进行劳动争议预防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于解决劳动争议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已不断暴露出其弊端。应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立法,实行“双轨制”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建立和完善“三方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不断深化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已迫在眉睫。笔者就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粗浅地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转型,尤其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曾被计划经济掩盖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矛盾不断地涌现出来,劳动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纠纷,工会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等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劳动争议常被视为群体性事件对待,其作为劳动争议的特质反而被忽略。从劳动争议性质分类的角度思考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处理,文章提出了新的思路:建立以性质分类为基础的权利争议、利益争议处理体制,将群体性劳动争议纳入争议分类处理的制度轨道,并进而完善现行权利争议处理体系,构建利益争议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过程中因履行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特别是我国要同时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劳动问题日趋突出,集中反映劳动问题和劳动关系“状况”的劳动争议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992年以来,我省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自1987年重新恢复、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尤以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相继出台与实施,使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成为较为完备的一项法律制度。10余年来,它为“妥善处理企业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中亦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深圳劳动纠纷问题较突出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劳动纠纷中 ,拖欠、克扣员工工资、劳动合同争议、私招乱雇员工的问题较严重。劳动纠纷主要集中在建筑、制衣、酒楼、电子等行业 ,其中又以私营、外资企业居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 ,使深圳市企业亏损量加大 ,部分企业老板把危机转嫁到员工身上 ,拖欠、克扣工资 ,甚至老板欠债逃避。二是企业、各镇 (办事处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健全 ,劳动争议无人处理。目前 85 %外资、私营、镇办企业没有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和人员 ,95 %的劳动争议都是发生在没…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劳资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行政论坛》2008,(5):10-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转型特征表现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基本完成;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加强;我国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矛盾凸显;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影响明显.从新时期新视角看我国劳资关系的演变趋势是:从经济体制转型的视角看,要突破"利益一体"的传统理论,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从社会结构变革的视角看,要摆脱"两大阶级"的传统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从意识形态发展的视角看,要超越"阶级斗争"的传统认识,正视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的民心所向;从劳资关系矛盾的视角看,要克服"传统工会"等体制难点,重视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民生需求.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亟待新的突破,具体在于:政府部门在处理劳资关系问题时扮演角色的错位、越位现象亟待改观;在法律规范和社会道义中维护劳动者群体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建立以工会为代表的工资集体协商等集体谈判制度,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劳动争议快速增加,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因此,在我国上位法对群体性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构建符合上海实际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乃是当务之急。适逢《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修正案刚刚颁布即将实施,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弱者、劳资自治、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等构建上海群体性劳动争议调处机制的理念,提出了权利争议强制仲裁等具体对策建议,希望可以推进上海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并为在国家层面构建和谐的集体劳动关系提供上海模式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要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而要理顺劳动关系,更重要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外资企业工会在预防劳动争议中的积极作为,对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劳动法制建设不断得以完善,但是劳资冲突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却频频发生,呈现出组织性和冲突性增强、处理难度加大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等特点。"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观,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更需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勇于创新。为此,刘金祥和刘玮开创性地提出了"劳动主权"的概念。所谓劳动主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个历史性变革: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转变;二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把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摆脱国家的贫弱状态作为根本目的,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新的科学结论,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赋予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方法,为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和平 《求知》2013,(6):37-38
劳动保障作为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整体顺利进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基本稳定。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说,劳动保障既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提法不仅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强调"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而且也比以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无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一大突破.同时,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生动典范.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  相似文献   

16.
陈彬 《瞭望》2007,(32)
现行的“先裁后审模式”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由于程序冗长、成本高昂等弊端,越来越难达到公正、及时地化解劳动争议,减少社会矛盾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劳动关系作为我国基本社会关系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我国现行的“先裁后审模式”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由于程序冗长、成本高昂等弊端,  相似文献   

17.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是:企业调节萎缩、虚化,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不顺畅,处理程序过于冗长等。通过强化调解、重构仲裁、改革诉讼,建立多渠道的劳动争议仲裁体系,方能构建一个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与国际接轨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  相似文献   

18.
论计划经济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兴 《学理论》2009,(5):95-97
计划经济是适应了新中国早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削,是新中国早期客观历史条件下唯一可行的发展模式。计划经济的发展成就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准备了外在条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不是历史的中断而是历史合乎规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矛盾日趋激烈,劳动争议不断增加,且群体劳动争议和集体上访尤为突出。本文在初步总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机制建设的主要途径从“四个健全”上进行了阐述: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健全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实施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法规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为达到劳动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之目的,在劳动争议仲裁中采用“先予执行”制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