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学理论》2009,(18):65-66
汉代迎来了中国第一个鼎盛的大一统时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使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从而使汉王朝发展成为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汉画像石上可直接看到当时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2.
俸兰 《瞭望》1989,(4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统一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民族。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2%左右,其他民族人口只占8%,因与汉族的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8,(12)
正民进中央自2010年底开始筹办新疆少数民族校长培训班,了解到双语教学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而"汉语"不是汉族的语言,在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等民族语言中都直接翻译成"汉族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提倡使用汉语容易造成提倡一个民族要学习使用另一个民族语言的误解。需要提高推广普通话、规范国家通用语言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认识客家人     
丘岳 《侨园》2012,(12):43-43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民系,是—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为了与当地原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是"客户"、"客家"、"客家人"。众所周知,汉族各大民系,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3)
一些台湾的研究学者曾指出,所谓“四大族群”,当然是一个对于台湾人民的“血缘”来源做了重新分类的“创造”。它的出现,代表台湾的“族群政治”从一个省籍二分类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为什么会发生在反对阵营,反对论述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创造”? “省籍矛盾”的前因后果在台湾,若从民族的角度,只有汉族和一个统称为“高山族”、现在称为“原住民”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数百  相似文献   

6.
烽火托孤记     
正一边是日本关东军的围追阻截,一边是东北抗联朝鲜族游击队母子的骨肉离别;烽火激荡,铁血托孤,汉族兄弟为了保护游击队之子的安全,面对日伪敌特威逼利诱,巧于应酬,倾囊打点,陷入赤贫也在所不惜;汉族兄弟为使朝鲜族孩子免受饥苦,自家多年节衣缩食,最终把游击队之子抚养成人。汉族乡亲的义举,都是为了兑现当初对朝鲜族游击队的一声承诺:"放心吧,再苦、再难我也能把他养大!"托孤救孤,体现了中华民族血肉相联  相似文献   

7.
说起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一个成长于马背上的强大的部族.事实上匈奴也是中国古代最先和汉族发生征战且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部族.匈奴和汉族的杂居时间也最为长久,早在三皇五帝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这一部族便已存在,它饱经岁月的洗礼,在历史中缓慢前行,但它最终兴盛崛起,雄霸中国北部边疆,成为了为患汉室近200年的宿敌.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王朝,它由满族建立,因此与其他汉族王朝相比,有其独特之处,这其中又以皇位继承制度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制度的内容上看,这一制度与汉族王朝单纯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先后出现了汗位推举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从保证统治的效果上看与其他王朝相比,其内容虽复杂多样,但却保障了清一代皇位继承的相对平稳。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一,这一制度仍然无法避免几千年来汉族封建王朝宗法制的影响。从古代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与父死子继两方面进行论述,力图探寻古代宗法制对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越是东汉三国时期对散居在中国东南山区百越后裔的称谓.由于山越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因此原先百越民族所具有的一些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三国时期是山越活动最频繁,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时期,孙吴政权对世居境内的山越民族进行了长年的武力征讨,迫使其大量民众成为政府兵员或郡县户口.到唐宋时期,山越最终完全融入到了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当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新疆农业跨越式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必须开垦荒地,而要开垦荒地,就必然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需要移民。为了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增进民族团结,达到民族融合,应该增加汉族人的比例,使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因此需要移民。  相似文献   

11.
维族大学生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青萍 《青年研究》2003,9(10):9-14
本文采用CMI量表测量维族大学生75人,并与汉族大学生进行比 较,评定其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程度及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建安 《各界》2008,(3):87-88
屈居"妾"位   鄂尔德特·文绣又名蕙心,是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正宗的满族镶黄旗人,母亲是汉族女子.文绣只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妹妹文珊.   ……  相似文献   

13.
契丹民族在向封建化过渡的过程中,武力强盛一时,但也面临着如何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化社会过渡的问题。面对中原汉族的封建制度文化,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奴隶制生产、生活方式,还是积极学习借鉴汉族文化,实行封建化。历史证明,辽代统治者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而儒学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自然成为辽代统治者倾力推崇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1,(35)
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80名少数民族同学和180名汉族同学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比汉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主要原因在于适应问题、时间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发展起来的满族,是清朝的建立者。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并推进了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总结并汲取了中国汉族和满族文化的光辉成就,把中国古代宫廷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31)
袁纯清:我已经是一个陕西人2006年6月1日,新华社公布,陕西省人大决定袁纯清任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男,汉族,1952年3月生,湖南汉寿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在职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3)
12世纪初,阿骨打带领满族祖先女真人起兵反辽建立大金国,并联手宋朝军队在很短时间内灭亡辽朝。这一时期的女真与契丹族、蒙古族和汉族的交流更加广泛,满族进入空前民族大融合期时期。女真和汉族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丰富了两个民族的生活。汉族的婚俗文化对金代女真婚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女真的婚俗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3)
新疆维汉大学生作为维汉民族交往的主体之一,由于受其自身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维族学生对汉族文化的跨文化认知能力高于汉族学生对维族文化的跨文化认知能力;来自城市的维族学生其跨文化认知能力明显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来自疆内的汉族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高于来自疆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罗沁仪 《学理论》2014,(1):67-68
在我国,民族一词既用于指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又用于指代所有这些民族的多元复合体—中华民族。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的差别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民族社会分层包括同一个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和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这两个层面,而无论哪一个层面的分层都与民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杨健 《行政与法制》2000,(11):32-33
案情 公诉机关: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上诉人):陈祖金,男,54岁,汉族,南京市土地监察大队大队长。被告人:黄立,男,44岁,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市土地监察大队代理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