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4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罗绍志同志写的题为《我党第一个工人党员——李中》的文章,肯定李中是“我党最早的一名工人党员”。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郑凯卿才是我党的第一个工人党员。要确定谁是我党的第一个工人党员,除必须  相似文献   

2.
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俞秀松担任书记。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1920年8月15日,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周刊,这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建党史上的第一个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于1920年11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了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和目的,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宣言,它曾作为当时收纳党员的标准,起过临时党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党员仅有50多名。他们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在中共“一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即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  相似文献   

4.
提起何叔衡时,只要略知中共党史的人都会知道此人的,因为他是中共“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全国当时57名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有28岁的毛泽东,另外一位便是45岁的何叔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宣告成立的时候,只有50多名党员。这些党员都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说,自中共一大召开后,凡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得有入党介绍人。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规定:“党员入党时,须有正式入党半年以上之党员二人介绍。”现将中共历史上一些著名共产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上海发起时,它的组织名称是什么?现在一般习惯于称之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这当然是后起的称呼,而非原始的名称。对于中共发起时的原始名称,许多中共早期党员有着近似的回忆。施存统认为“一开始就叫‘共产党’”①。张申府也回忆说,陈独秀在征求他和李大钊的意见后,就将组织定名为“共产党”②。李达同样强调说,早期党组织的名称不是所谓的共产主义小组,而是“C.C.P”(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笔者注)③。过去由于史料阙如,所以党史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较少,一般都根据大多数当事者的回忆,推断中共发起时的组织名称就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20岁的施存统就开始积极传播新思想,他撰写的一篇题目为《非孝》的文章引发了著名的浙江"一师风潮"。随后,施存统退学与陈独秀一起在上海创建共产党,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名党员之一,他还曾与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共同创建日本共产主义小组,被陈独秀指定为日本共产主义小组的组长,期间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回国后,受共产党中央的委派,施存统开始着手恢复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共青团中央第一任书记是俞秀松,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施存统才是真正的团中央第一任书记。  相似文献   

8.
目前,美国共产党是一个合法的全国性政党,总部设在纽约市,约有1.5万名党员。其宣传刊物有《工人世界周报》、月刊《政治事务》,并有官方网站。  相似文献   

9.
信息短波     
今年5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同志百年诞辰。为纪念这位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袖,新四军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对党、烟队和苏区建设都作过巨大贡献的领导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在5月前出版了《功过千秋——项英在赣南皖南》文学传记。 项英,原名项德隆,湖北武昌人。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和上海22家日商纱厂工人的大罢工。他是中共第三至第六届  相似文献   

10.
正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就把吸收工人入党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于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的党员成分。较早接触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中共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共的成分基本以知识分子为主,工人为次,而农民尚未真正进入中共的队伍。国共合作开始后至五卅运动前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没有大的改变,但工人党员呈上升趋势,农民党员也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11.
王艺蓉 《湘潮》2024,(1):42-43
<正>文物源起湘鄂边苏区五里坪革命旧址纪念馆内藏有一本中共湘鄂边特委翻印的党员课本——《怎样做个好党员》。该课本上注有“中共湘鄂边特委翻印”“一九三一年五月”“党员课本第四册(草稿)”等字样,是当时中共湘鄂边特委用于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进行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培训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共湖南省委和各级地方党委曾一度瘫痪。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1970年4月5日,成立了湖南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先是黎原,后为华国锋)。1970年8月29日,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按照“九大”新《党章》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1971年4月以前,“普遍建立党委”,力争在1970年12月以前召开第三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成立新省委。在党的核心小组领导下,还成立了由张立宪、李振军、万达等10人组成的省党员代表大会筹委会。1970年11月24日至12月4日,中共湖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920人,代表全省101.9万多名党员。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总结成立省革委会  相似文献   

13.
做好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李淑兰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是一个有27万名职工、7万多名党员的国有大型企业。近几年来,总公司各级党组织在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在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以解决生产一线工人党员比例低、青年党员比例低...  相似文献   

14.
趁着午休时间,翻开刚邮寄过来的第7期《北京支部生活》,一个特别的标题《党员会客厅:让特色服务常态“会客”》吸引了我。党员会客厅,乍听起来,挺新鲜。原来党员会客厅不是新建了什么楼堂馆所,而是东城区史家社区党委的一套为民服务机制,通过信息高速路、民意直通车、幸福加油站和厅长志愿岗等服务项目,形成了“一路一车一站一岗”的服务模式,让社区人认识社区人,了解社区事,解决社区难,共系社区情。  相似文献   

15.
张安寿 《党员文摘》2006,(10):24-24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订有一份《党员文摘》杂志。我所在村民小组的村民有着接受知识、文化和信息的渴望和阅读报刊的需求。然而。由于农村条件所限。难以看到更多的报刊,恰好我长期订阅的《党员文摘》又是本非常不错的杂志。有人说。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才能得到更大的快乐。于是,我决定把《党员文摘》拿出来与村民们共享。开始,我在看完新到的《党员文摘》后,便拿给村民们传阅。但由于人多传阅速度慢。一个月下来.一本《党员文摘》传不了多少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也都是知识分子。过去有学者提出50多名党员中有工人,但是没有谁能找出谁是工人。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在看重职称、学历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关注陈独秀、李大钊和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学历与职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康村里领头人──记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襄汾县申村党支部书记焦玉本刊记者崔力在我面前坐着的,是一个诚实憨厚的中年汉子,是一名勤奋务实、忘我为民的优秀党员,是一位党员称道、群众爱戴的支部书记。他就是连续五年被中共临汾地委授予"红旗支部书记"称号的襄...  相似文献   

18.
中共福建省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5年10月15日至19日在福州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代表494人,代表全省107万名党员。会上,贾庆林代表省委作《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福建胜利迈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贾庆林的报告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届委员会和新一届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履行入党手续,是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的必经程序、这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性工作。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对入党程序和成为一名党员应准备那些材料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员质量,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走进安岳工业园服务中心党总支办公室,你会看到这样一本册子一《同区入驻企业党员员丁登记簿》,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党员花名册,而是一本企业党员员工管理“账本”。不仅仅是在安岳工业园,在资阳市范围内的每一个“两新”组织,都有这样一本册子,上面记录着各个组织党员员丁的基本信息及增减变化,这便是资阳市实行党员登记制以来形成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