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尚忍”价值观与民主政治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具有滞后性特征,因此,某些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尚忍”价值观的流行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价值观的存在则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坚决摈弃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大一统思想无不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大一统思想不仅有历史进步意义,对于维护当代中国统一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人而言,"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它渗透于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处世观、审美观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更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传统行政文化道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传统行政文化的突出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部分 ,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本质 ,因而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所重视 ,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道德继承 ,对我们现代社会科学行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它对家庭伦理的构建、民族的道德培养和国家的建设,都发挥过巨大作用。今天,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上,以理性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孝”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代共进步的重要价值资源,可以为我们当代社会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土壤,孕育于深厚的古代传统文化,兼容于明达的近代启蒙文化,倚重于恢弘的现代革命文化,凸显出丰富厚重的思想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无不生动地呈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并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中不断获得民主政治的精神养料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辉煌灿烂,其中,积淀下许多优秀的因素或成分,具有超时代性、民族性和人类性。传统文化是一种既得的东西,它造就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社会是德治社会,儒家传统提倡的“德”,代表了一种成熟完备的道德话语和秩序体系,凝聚古代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支撑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赓续绵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治国方略,应当充分发挥儒家“德”的价值功能,对之加以辩证扬弃,择善用之,以夯实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基础。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来看,儒家“德”的价值功用有三个方面,包括提升国家法治的正当性,夯实基层治理的德治基石,塑造个体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度的形成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和国家权力对法律制度的双重选择,造成了我国民法长期缺失,而代之以道德宗教礼仪等资源,这一法律传统存在了几千年,至今仍对国人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本文将这一法律传统产生的原因和在现代社会的地位等方面作略微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是立身行事性情率真的楷模。《论语》中关于"父为子隐"的论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直道真情,历经几千年仍是司法领域争论的重要命题。解读"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和谐精神是其根本价值追求。和谐文化的精神品格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法文化里面最能表现和谐思想的无疑是"慎刑"思想。认真解读传统的"慎刑"思想对现代良法善治社会能起到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宪政的理论和实践为何最初源于西方而不是中国?从宪政的民主、法治、人权等要素出发,与中国古代的民本、人治、家族本位两相对比,探寻中国古代无法生发宪政观念的缘由,并由此论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押人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感化挽救是监管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实践证明,在看守所监管实践中推行中国传统文化,用《弟子规》教育感化在押人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在监所推行《弟子规》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加以解决,促进监管场所更好地开展在押人员教育感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对后代的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行刑法与唐律疏议在时间上相差千年之久,但是却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从血亲规范角度比较二者,现行刑法与唐律血亲规范一脉相承,唐律血亲规范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对我国现代刑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 ,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永远是其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 ,因此 ,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法律文化 ,如何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实现科学合理的承接 ,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本文试从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角度 ,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中对中国法治化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并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以"道德"为基本思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德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重要资源,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学生的道德习惯、识别道德伦理等。本文即探讨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践行理念、方式与途径,以期两者在实践中更好的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传统政治文化绵亘如缕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四个传承机制:(1)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2)社会结构;(3)政治结构;(4)作为传统政治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所具有的自我增强机制。以上四个因素的长期稳定存在,是传统政治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法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家思想的主张也是想要建设一种法治社会,当然这种法治是一种最低层次的法治。法家思想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法治中国的当下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启发的,如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警惕、对法秩序的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在物质条件、社会秩序结构、法律文化本位、法的人性基础以及对法本身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悖反与冲突,而在刑罚的谦抑性、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又有相契合之处,但冲突与悖反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应当在现代法治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化路径,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现实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