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主体认同需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应坚持"一体、两翼、三结合"。"一体"即"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两翼"即"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法坚持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并实现二者的结合,产生教育方法合力。"三结合"即"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应该做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揭示了"中国模式"的本质——"所谓‘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认清这一本质,必须分析四个共识——"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莫斯科共识"、"中共92共识"(中共十四大达成的关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共识),尤其要从"中共92共识"中,把握"中国模式"的七大要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其基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其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是其"绝招",四项基本原则是其根本,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是其关键,"一国两制"是中国模式解决历史纷争的创举。  相似文献   

3.
苗向东 《奋斗》2010,(12):62-63
<正>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将以往提出的"国强民富"的目标改为"民富国强",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表面上看,将"民富"置于"国强"之前,只不过是词序的变化,但细细品味,这不只是词序的变化,它蕴涵着党的"民富"先于"国强"、"民富"重于"国强"的发展思路和"全心致力民生建设,坚定民富国强之路"的决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不富则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曲折进程中,"左"倾指导思想一度主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前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大跃进"是其中颇具典型性的一个历史时段。"大跃进"时期,"以所有制变革为先"逐渐成为共识;其后,"不断革命论"在反"反冒进"中提出并得到贯彻,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酝酿和明确提出,则标志着"左"倾思想的登峰造极。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趁穷过渡",乃是"左"倾思想指导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确都有过论述,但把三个基本点体系化是江泽民同志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我们认为,其理论上的创新和贡献就是一个"联系"、两个"上升".  相似文献   

6.
"回儒"和"西儒"是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与儒家学说对话和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两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致力于"会通儒学"活动,成为儒家型穆斯林和儒家型基督徒,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代,"回儒"和"西儒"的思想活动能够带给我们多种有益启示:一是"相适应"是外来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国化是外来宗教文化适应中国社会的基本规律;三是宗教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四是文化融合与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传承的必然趋势;五是和而不同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重要原则;六是文化认同源出于人类文明在精神本真方面的相通性;七是宗教文化的社会地位与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密切相关;八是高层推动是世界文明交流融合顺畅进行的关键因素。这些重要启示,对于促进新时代的"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已为诸多研究者所重视。除此之外,《天论》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并对"法"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及作为"万物之尤者"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做出了细致分析。刘禹锡的这一社会需要"法",且"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存在关系的提出,对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薇 《世纪桥》2014,(9):33-34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本文从三个维度诠释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中国道路必须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道路,在一个组织内,任何一点的单一冒进或塌缩,都会破坏组织内部相互之间的平衡关系。中国道路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因为封闭必然挨打。中国道路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系统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9.
曲阜的"破四旧"运动始于1966年8月,止于1967年初。运动之初,当地干部组织群众努力把"破四旧"运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保"三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遭破坏。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升级和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等外地红卫兵组织的介入,"破四旧"最终演变成一场"造孔家店的反"的灾难性破坏运动。曲阜"破四旧"运动的开展,不仅未能"移风易俗"、"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反而严重地破坏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桃园经验"是"四清"运动高潮阶段的夺权样板,作为王光美第一次群众政治运动"首秀",其在全国大"热"必定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分析"桃园经验"全国大"热"的原因,增加对于60年代初期"四清"运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0):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对"和"字情有独钟。居家过日子讲究"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为人处事都说"和为贵"。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提出来,一时间, "和谐"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乃至把"和谐" 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换言之,就是还存在大量的需要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收入为例,据统计,中国亿万富翁和千万、百万富翁的财富相加,占全民总  相似文献   

13.
"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包含两种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核心的"原动力"层次;一种是处于"创先争优"精神动力外部的"外显"层次。这两种层次的精神缺一不可,二者互为依托,统一于"创先争优"的实践之中。第一层次的精神是推动第二层次精神的精神,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实现的载体、以及与实践结合的介体。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界对"文化大革命"的认知,是随着研究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各种史料的不断涌现而逐步深入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借鉴了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文化大革命"研究的重点从精英政治转向群众运动。由于这种研究受主观预设、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他们提出的"社会冲突理论"存在着明显的偏误。本文基于南京地区"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实证研究,深入地探讨了当地群众运动的起源、群众派性认同的形成以及群众派性斗争持续存在的动力等问题,对"社会冲突理论"的一些结论提出批评和质疑,并试图对"文化大革命"运动本身作出新的整体性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前30年实行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200多万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期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它本身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其主要错误是把知识分子归于资产阶级范畴。该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过1956年和1962年两次短暂的调整,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作用,这个政策最后变成了无产阶级在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全面专政"的极"左"政策。"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否定了"两个估计",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公开宣布废除"团结、教育、改造"的旧政策,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新政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进一步认识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如实地把他们看作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即一个活动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社会集团;不但要调动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要调动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公共知识分子"的队伍,唤起他们的良知,使之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重新解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科学含义,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制度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久高 《探索》2011,(3):47-50
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必然遭遇体制性的障碍。为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中心目的,充分认识它的战略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市、县、乡镇基层各项配套体制改革;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教育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积极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承担的使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去年底召开的中共宁波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今年二月召开的宁波市"两会"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宁波"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市、文明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实施"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是宁波市"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是宁波立足发展既有的优越基础、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推动宁波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快、更稳、更好前进的行动纲领;也是在新一轮城市区域竞争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精神,深入思考推进科学发展的宁波之路,积极思量在全国乃至国际发展坐标中的宁波之位,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宁波之策的思想成果。本刊特约请本市学者对"六个加快"谈谈看法,以期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努力实践"六个加快"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引资"阶段——加速发展的新浪潮,"择资"阶段——与时俱进的新选择,"导资"阶段——提质增量的新时代。我国吸引外资逐步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方式不断演进,外资政策不断完善,外资倒逼机制作用明显。我国吸引外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是坚持对外开放,有效政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不断深化吸引外资高质量发展,打造吸引外资新格局、发挥吸引外资新作用、构建吸引外资新体制、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加快自贸区新建设,以期外资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阴谋的需要,借机在美术界掀起了所谓的批"黑画"运动,声称要反击所谓"美术领域黑线回潮的复辟逆流".这些批判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歪曲篡改,十分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学"的内涵有多重含义,存在着多重性与唯一性、共性与个性、广义与狭义的关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