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对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的商标 ,将该商标作为自己的商品再次出售的行为。各国法律中 ,反向假冒均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我国在 2 0 0 1年 10月 2 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中作出规定 ,但并不完善 ,应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均作出相应规定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商标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其中第五十七条对商标“相同”及“近似”的认定做出了更为详细的界定,并且引入了“混淆概念”,与之前的《商标法》相比而言,更为明确和科学。一方面,随着目前我国《商标法》的不断完善,该项法条的修改对司法实践遇到关于商标审查相似性问题的准确判定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另一方面,相较于知识产权体系健全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目前我国关于商品及商标相似的判定仍存在技术性、全面性及预防性等问题,判定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第一个明确与国际贸易相联系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并在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公约的基础上,第一次将版权、专利、商标等几乎所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融为一体.《知识产权协定》第二部分关于知识产权效力、范围和使用的标准中,第2节第15至21条就商标的国际保护和实施作了规定.我国签署了包括《知识产权协定》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有义务履行《知识产权协定》,为此2001年10月27日我国《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相似文献   

4.
商标犯罪罪名析钟书峰,诗易为顺应“打假”斗争形势的需要,1993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由于《补充规定》没有规定罪名,因此,刑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根据该《补充规定》应归纳出...  相似文献   

5.
1993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颁布《关于惩治假冒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以后,刑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对如何适用该《补充规定》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但对一些问题仍没有达成共识,直接影响对案件的查处。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干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再探讨,以便于统一认识,利于执法。一、如何理解“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标法》实施单一的注册取得制度,在商标注册上不要求商标使用,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值《商标法》进行第三次修改之际,应对现行的商标权取得制度进行重构。一方面,《商标法》应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并借鉴美国《兰哈姆法》"意图使用"内容;另一方面,《商标法》应对商标的在先使用利益给予充分的保护,以防止未注册商标的抢注。  相似文献   

7.
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冯殿美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在我国刑法、商标法、专利法已有规定惩治假冒商标、假冒专利犯罪的情况下,为弥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立法不足,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立法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他人商品(服务)上的商标、商号(姓名)抹去,偷换上自己的商标、商号(姓名),然后予以出售,构成对他人商标、商号(姓名)的反向假冒,属于严重的侵权行为,甚至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反向假冒行为同正向假冒行为相比,因其侵权动机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公然性,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故完全有必要用法律对其加以制裁。因此,多数国家的立法都将其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有些国家的立法甚至将其直接规定为犯罪。我国《商标法》和《刑法》对此尚无规定,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只禁止对商品的厂家、产地等作“虚假宣传”,并不禁止不作宣传而径行出售反向假冒商标的商品,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因此,应修改我国的《商标法》和《刑法》,增加对商标反向假冒的禁止性规定。  相似文献   

9.
从最高法院于2002年10月12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到半年之后国家工商总局相应出台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不难看出行政部门、审判机关在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上存在运作方式、理念、认定标准以及操作的规则上的巨大差异。这种认定标准的多元化,不仅使得驰名商标的商标持有人、相对人、相关人以及消费者在对待驰名商标的问题上陷入不知所措,也使对驰名商标保护的意义和力度大打折扣。因此,为了使驰名商标在认定方式、原则上保持一致,寻找到一个确定的认定驰名商标的适格主体,明确在法院或工商局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或者是对二者给出有效兼得意见,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商标可视性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局限日益显现。应以《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为契机,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非可视性商标立法的经验,突破商标可视性的局限,引入非可视性商标,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商标立法。  相似文献   

11.
商标即商品的标记,俗称商品的牌子。是区别不同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商品不同质量的标记。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其列为工业产权之一,用法律加以保护,对假冒商标、伪造商标的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苏俄刑法典规定》:“非法使用他人商标的,处六个月以下的劳动改造,或三千卢布以下的罚金”。法国、巴西、罗马尼亚等国的刑法典也有类似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历来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专用权。1950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商标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79年7月1日公布的刑法第127条,对假冒商标的犯罪行为独立为罪,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上述法律规定,对于加强商标管理,维护企业信誉,鼓励创名牌、保名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我国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商标管理制度的作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3年8月30日第三次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该法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商标法》修法后再次回顾雅戈尔公司被控"DP"商标侵权案,发现我国对商标"正当使用"制度的构建仍然不够理想化。正确认识我国商标抗辩中的"正当使用"制度,不仅要在学理上辨别商标使用行为的界限,进一步明晰"正当使用"与"混淆可能"之间"微妙"的逻辑关系;还需要从法解释角度出发,将使用商标的行为全面纳入现行《商标法》所规范的"正当使用"的评价范围,并根据实践经验对认定商标"正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类型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我国2013年修订的《商标法》对商标权人的商标使用行为设置了合理使用等制度限制。高校校名商标既涉及高校主体的私权,也关乎广大消费者利益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校名商标的规范使用和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5.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核心,作为立法宗旨之一,我国《商标法》总则第一条作了规定。但由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历史不长,尚有不完善之处,商标专用权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商标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标法》设置合法来源抗辩条款的法理依据是民法学中的善意第三人理论,其目的在于保证交易安全,鼓励市场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根据《商标法》总则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合法来源抗辩条款当然适用于服务商标侵权诉讼,但具体适用时应注意服务商标交易的特殊性,因《商标法》中缺乏相关细节规定,操作性较差,建议在《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时,设立专章对服务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性进行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中美、中欧谈判达成协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认真研究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对于修改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完善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商标注册制度、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商标管理的执法程序和商标专用权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修改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的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规范 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商标注册申请的“超国民待遇”、商标异议程序的实用性、强制注册、使用注 册商标标记等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扣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华老字号商标在国外遭抢注的事件层出不穷,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重大的不良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商标国际保护的经验,在国内立法中吸收《巴黎公约》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商标保护战略,实现从商标大国到商标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核心。作为立法宗旨之一,我国《商标法》总则第一条作了规定。但由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历史不长,尚有不完善之处,商标专用权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商标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未经授权,在同一种类或类似商品上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