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性别差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语体是英语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涉及到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引发的对不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同语言中,是语言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文章主要从话题选择、语音语调、语法形式和用词方面阐述两性使用语言时的主要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在英语词汇和谚语中的表现,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名字是传递性别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名字性别倾向与个体性别倾向不一致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种不一致性对传统性别观念造成冲击,也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名字性别倾向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正向名、反向名和中性名.实证研究发现,取"反向名"的家庭更追求名字的独特性,以此彰显子女与众不同,但"男名女用"与"女...  相似文献   

3.
将工作行为问卷(WBI)测试引入干部培训,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个体、不同性别和岗位被测学员的工作行为特征,为干部考察和识别提供参考,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个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4.
语法(第四章)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目的要求。掌握语法的概念和语法的性质,了解句子的主要类型和有哪些成分。 二、重点问题。1、语法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一种。 2、语法的性质:概括性、稳定性、民族性、系统性。 3、句子的主要类型。(1)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2)从语气上看,可以分为陈述句、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与成人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教学实际也是一种文化熏陶 .然而在成人 (党校 )英语教学的跨文化知识引入中存在教材陈旧 ,学员想学但畏难 ,教师不重视及授课时间不够等情况。教师要针对上述情况 ,从英语词汇文化、语法文化、对话文化、语篇组织结构和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差别入手 ,采用各种适合成人的教学方法 ,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识,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具有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概念从词源学和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后可认为:(1)"文化"概念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主要内涵是指文治和教化,它能使自然人脱离野蛮状态而变得文雅起来。(2)中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分为二法(物质、精神)、一分为三法(物质、精神、制度),但各有局限性。(3)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换句话说,人类探究和追寻真善美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就是文化。这是一个开放的、建设性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并用实例法阐明如何使用系统功能语法指导大学英语词汇、写作、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 “儿童”的含义具有笼统用法与精确用法的区别。比如,有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把青年初期以前的不同年龄阶段都包括在内,这是笼统的用法。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同  相似文献   

9.
原则参数理论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发展形势。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从诞生伊始便具有用于习得母语的天生能力,这种天生能力就是内化外部语言结构,习得母语语料的天赋,而这种天赋是所有人类共同具有的,无论国界,种族。因此,从理论上说,所有的语言之间在句法层次,词汇构成,语法系统上皆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满足公式"PG=αx UG"。此处,α代表参数,PG(particular Grammar)代表目标特定语法,而UG(Universal Grammar)则代表人类语言中的共性特征和共同语法。以英语和日语为例,这两种语言虽然语码形态有着天壤之别,但在两种语言的内部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语法体系和句法结构上。因此文章基于原则参数理论,对英日双语在句法结构上的核心成分中存在的相似之处进行阐述和对比,旨在找出一条有效的从英语到日语句法的正迁移习得路径,为第二外语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及广大高校日语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和捷径。  相似文献   

10.
艾临 《工会论坛》1998,(4):38-39
外语是成人院校的学生最怵的课程之一。若进一步问最怵哪方面?回答几乎众口一词:记不住单词。由于课时少,教材不统一等方面的原因,成人院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都存在“重语法、轻词汇”这一问题。单词是英语的建筑材料,词汇量过少,即使一时弄懂了语法,也是纸上谈兵不会持久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成人学英语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找出一套记忆单词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一、影响成人学英语词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测谎即心理生理测试。影响测谎结论准确性的因素通常包括测谎仪器灵敏精准度、测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测谎问题的编写、测试环境以及被测试者的生理情况等。而被测试者的心理差异及性别不同并不直接影响测谎结论的准确性,测谎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个体。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是语青的最基本的元素。人类的思想交流是通过词汇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足够的词汇,交流就无法完美地进行。因此,词汇的学习、记忆和掌握,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英语词汇的学习、记忆和掌握在英语学习中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学习者记忆和掌握足够的词汇是英语课堂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基础。无论是英语阅读、写作,还是口、笔头翻译,都需要足够数量的英语词汇才行,特别是应付诸如TOFEL、EPT、GRE这样的考试,更需要以强大的词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通过描述美国黑人妇女在种族和性别的压迫下寻求自我身份与价值的艰辛历程。指出种族歧视及夫权专制是她们确立自我身份的最大障碍,只有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黑人女性才能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宪法是马来西亚独立前 ,由英国政府和马来亚联合邦政府及各邦苏丹经多方商谈协议而制定的 ,所以受英、美两国宪法影响很大。该宪法规定了诸如君主立宪制、公民的基本自由权、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等制度 ,都体现了对少数种族 (马来族及土著人 )和宗教信仰者 (伊斯兰教 )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常是指将法律作为同一尺度适用于全体公民,使全体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差别而有所不同。这项原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新刑法中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1997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新  相似文献   

16.
与教育系统课堂式知识性教育和宣传系统广泛式传播性教育不同,纪检监察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两个特征:设定了内省环境,与现实具体紧密结合。纪检监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用发挥的关键是理清内省环境、内省行为与学习认知提升效果之间的关系。纪检监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机理可以概括为由四部分组成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四个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系统的中心,即个体内在的认知体系,它由元认知知识(个体意识形态)和元认识调节(个体内省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主要发生于个体内在;另一方面是纪检监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抓手,它由意识形态教育和内省环境刺激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通过正面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认识论的教育而实现,作用于元认知知识(个体意识形态),后者通过唤起个体内省过程而实现,作用于元认识调节(个体内省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与实质性民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美国社会中恼人的问题依然存在:贫穷,低劣的教育质量,种族、性别及财富的不平等,犯罪与暴力,森林、农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毁灭以及空气、水资源的污染,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一直存在,原因之一是公众缺乏知识和政治影响力来迫使行政管理当局解决它们。前进的路上障碍重重:利益集团和经济精英们控制着信息和决策过程,官僚机构的行动迟缓,“专家”对民主性治理的抵制等。其结果是,人们潜在的愿望与社会现状脱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4月全省第一次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都非常重视,都把它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突破口。市(区)县都先后召开了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纳入了“九五”规划。绝大部分市县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并有效地开展了工作。不少市县还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情况列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有的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与私营企业大户的联系制度等,从而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分析的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性别分析在推动女性个体从“弱我”转化为“强我”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有益于增强女性间协商与合作的群体意识。女性改变自身实际生活现状的发展型渴望产生了对社会性别分析的迫切需求 ,而这种需求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社会性别分析能否被创造性地运用到她们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依据原型范畴理论,V—ed(英语过去时)分别表过去、表虚拟和表口气委婉的三种不同用法是得益于隐喻概念的形成和使用的,其认知理据为空间上的距离通过人的隐喻认知机制分别被隐喻到时间域、事物或事件的真假性概念和心理认知域。在语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原型范畴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